哪位有范成大的“峨眉佛光”原文与译文啊?

重要的是原文~~~谢谢啦~~
我要原文啦~百度上搜不到啊~

原文: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

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译文:

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

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

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扩展资料:

峨眉宝光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佛光,它看上去像是一个五彩的光环。人们最先在峨眉山上发现这种奇观。当游客站在峨眉山金顶背向太阳而立,而前下方又弥漫着云雾时,有时会在前下方的天幕上,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观者的身影。

且人动影随,人去环空。即使两人拥抱在一起,每个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这就是四川峨眉山神奇的“佛光”现象。峨眉宝光在公元63年被发现,到现在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译文:乙未年,大雨初晴。(登山)过了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山中地名)。娑罗的树叶跟海桐很像,又比较像杨梅。花是红白色的,春夏之间开,只有在峨眉山才能看到。开始登山到一半的时候,就看到了娑罗,走到这(指过了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则满山都是了。大概在峨嵋山上,举凡草木和禽兽、虫子,都非人世间所有(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娑罗树下涅盘,峨嵋山上遍举目是娑罗,说明山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仙境之物)。往日只是听到传闻这么说的,今天才亲自体验了。我来之前是六月(农历),几天钱又降了大雪,树木和叶子上面沾有雪渍,看上去很斑斓。(峨嵋上)草木的特别之处,有像八仙(一种绣球花,花色淡紫)但是深紫色,有牵牛花但是大很多倍,有蓼(草本植物,开浅红小花)但是浅青色。听说春天是特别的花很多,但是当时山中寒冷,人们很少能够认识它们。特别的草药,也是数不胜数。(峨嵋)山高并且风躲,树木不能向上生长,枝条全部下垂。古苔像乱发一样,下垂在树木上,一直垂到地下,长大概有数丈。还有塔松,形状像杉树,但是叶子是圆细的,也不能膏,像塔一样一层一成的树立着,到山顶的时候尤其多。而且,山上毫无鸟雀,因为太高,飞不上去的缘故。

从娑罗平过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地名),就到达了顶峰上的光相寺了。也是有数十间板屋,没有人居住,中间有供着普贤菩萨的小殿。从早上登山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下午了(卯:卯时,早晨五至七时。下句“申”即谓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开始登山时氽的是夏天的衣服,越到高处越觉得冷。到了八十四盘时突然变得寒冷。等到了山顶,赶快穿上双层丝的棉袍,又加上毛料和皮的袍子一类的,把衣箱里的衣服全部拿出来穿上,又报上好几层头巾,穿上毡靴。(就这样)还是冷的发抖,无法控制自己。于是便烧旺炭火,围炉端坐。山顶上有泉水,煮米却不成饭,米碎的跟砂粒一样。山上的千年雪水,没办法烧熟食物(其实是峨眉山高,气温低,所以煮饭不熟,并非由于“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我之前知道这一点,就从山下提一缶水上来了,可是,(这些水)才够我自己用的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07
1177年,南宋诗人范成大游峨眉山,他在长达万言的《峨眉山行纪》和《峨眉组诗·登光相台观佛光》七言叙事诗中,对佛光这一奇观作了细致入微的文学纪实,为后人观察研究佛光作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

范成大(1126—1193),平江吴郡(今苏州市)人,字致能,晚年笃信佛法,自号石湖居士。其诗名重当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1174年,范成大来成都作官,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军政“一把手”。1177年任期届满,回京述职。同年五月二十九日,从成都九眼桥(今江亭码头)解缆启航,沿岷江南下,观赏两岸风光名胜,打算东出三峡入万里长江回乡探亲。六月十八日,船泊嘉州(即今乐山市),与家人畅游嘉山嘉水之后,次日弃舟乘舆登上峨眉,至七月二日下山,在山中整整游览了14天。住西峰之巅(金项)3天,四大奇观尽收眼底,对佛光观察记叙尤详。在其《峨眉山行纪》中写道:

二十八日……复指岩殿致祷。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即云海)也。”也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即散开),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绵云复布岩下,纷郁而上,将至岩数丈辄止,云平如玉池。时雨点犹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形现于虚明之外,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作,影皆随形,而不见旁人。僧云:“摄身光也。”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复现大圆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采,峰峦草木,皆鲜妍绚茜,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清现”……食顷,光渐移,过山而西。左顾雷洞山上,复现一光,如前而差小,须臾,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转徙,得得(吴地方言‘正好’)与岩正相值,色状具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而两圯各有紫云捧之。凡自午至未,云物尽净,谓之“收岩”。独“金桥”现至酉后始没……

范成大《行纪》中的这段精彩描述,语言准确、质朴、洗练、形象,如实地记载了峨眉山金顶佛光出现的不同时间、位置、色彩和幻变情景以及环境条件等特征。《行纪》中还记载有身影自见的“摄身光”;有不依靠云雾衬托的“清现”;有规模宏大、通连群峰的“金桥”;有紫云捧护、横呈天际的“吴江垂虹”等。范成大当年所见的峨眉佛光,至今仍永葆其胜,灼灼在目,每年可观日数多达80多天。

在《行纪》落笔之后,范成大精心地整理他的《峨眉组诗》26首,编入《石湖居士诗集》之中。其中最长的一首七言古风《登光相台观佛光》就是特地为“峨眉佛光”而咏唱的。这光相台在卧云庵,低于西峰之巅10米,是观赏佛光的最佳视点。诗人在序言中写道:“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亦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嘱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全诗40行:“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圆景明晖倚云立,艳如七宝庄严成。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相阴心生。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龙惊。夜神受祀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塞凌兢。天容野色倏开闭,洗山急雨如倾盆。重轮叠彩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前山忽现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林泉草木尽含裹,是为普贤大光明。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忽有金桥横。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向来无法可宣说,如问有耳如何听?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此生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题诗说偈办公案,亦使来者如吾曾。神通佛力须判断,一任热椀春雷鸣。”

且把此计试译如下:

被中国道教《三皇经》赞誉为胜峰的峨眉山,高高地插入云天之中。幼时在家乡常听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半截插在云里边。”今天一见,果不虚传。1100多年前,引渡药农蒲光登临顶峰首见佛光的白色神鹿,而今又导引着我攀登上这佛教名山的西峰之巅(金顶)。遍施吉祥的普贤大士,特地为我展开浩瀚无际的兜罗绵云,盛况空前地迎接我这不速之客。大士眉宇间放射出的毫光,与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交织成光明之网,布满了这人间天堂。

夜色徐徐地降临这辽阔的大地,宁静的岩谷之下,冉冉升起千百万盏灼灼圣灯。随风飘指,时而上浮峰顶,时而下沉岩阴,如天府平原的万家灯火,像银河空界的点点繁星。这圣洁的灯光,将从遥远的彼岸,迎来东方的黎明。

这西峰之巅的清晨,白云弥空,银涛翻滚,遥望过去,云天相接,分不清高天还是大地。山山、岭岭、林泉、草木、佛寺、人影,一切的一切都浮荡在云天海色之中。虽未到金秋季节,却是冬寒袭人。骤然间,倾盆大雨从空而降,青山如洗,苍翠欲滴。一霎时大雨扫空而过,晨光熹微,满天霞彩。晕环七色的佛光,从岩腹中分娩而出,袅袅蒸腾起来。说它是烟霞吗?不是!说它是云雾吗?也不是!奇妙绚丽的色彩真非人间所有。就是高明的画师,也无法惊叹“峨眉如画画不成”。光环中心莹莹然明洁如镜,我的身影摄入环中和这菩萨的妙相交映在一起。人们雀跃声喧:“佛光大现啦!佛光大现啦……!”这是天、地、人三者圆融无碍的佛果。真是“人生难得几回见”、“岂非三生有夙缘”?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人们的欢声笑语尚未落口,一环更大更大的圆光,出现在雷洞坪上的山头,横跨群峰,两端紫色的云彩捧护着,这就是人们异口同声赞美的“金桥”。横呈天际,久久不散。我看着看着,一下想起家乡的“三吴胜景”——“吴江垂虹”。这“吴江垂虹”桥,从幼即长在我心目中,往往思之则见。一见到桥,甚至见到一个“桥”字,也会勾起我对家乡“垂虹”难忘的回忆。今天我惊讶地看到峨眉山横跨群峰、紫云捧护的“金桥”,不知怎么,“吴江垂虹”,便从我的心窝里渐渐地隐退了。

佛光的千变万化,就是善知过去未来的仙人,也无法掐佛卜定。其绝妙之处,也和佛法直谛那样,是任何语言都不能言说的。只靠“眼识”一官之能,远远不能观其究竟。释迦牟尼说过:要“六根”共识。认识客观事物,要运用眼、耳、鼻、舌、身、意,因缘相契,才能全识、真识。特别是“意”识,从实事中求是,看来不无道理。

此行,我悟得一生中难以忘却的启示,就是老大在他的《老子五千文》中说的:天地得长久,皆因无私故。富贵、名利、得失、荣辱,终非“真我“所取。我题诗、撰文、作公案,无非是留下一点点雪泥鸿爪,让后我而来者知道我曾来此一游,得识佛光一奇而已。

这奇妙的佛光,究竟是广大的神通,还是无边的佛法,须认真地判断。我闭眼睛冥思苦想,终于没有悟出一点道理来。算了吧!我不再去思索了。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顿然而悟的。

范成大在诗的结尾,明白地否认了佛光是佛陀眉宇间放射出的光芒,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对佛光这种奇妙的自然现象要作认真判断的先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笃信佛法的佛门居士,不偏执一家之言,不抱着早已形成的固定观念,能作如是说,确确实实是难难可贵的。
第3个回答  2008-11-06
百度上肯定能搜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