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十教育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

扩展资料:

一、应用领域

在教育领域,面向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提供学籍注册入学开放课程,但是网络学习一样可以参加我们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上课学习取得相应的文凭和技能证书。

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二、互联网+的六大特征

1、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等,不一而足。

2、创新驱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3、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

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例如UGC,例如卷入式营销,例如分享经济。

5、开放生态。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6、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联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联网+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4
互联网教育是固定的、延续传统教育模式的,而教育互联网则是利用网络的便捷打造灵活的、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但作者在对教育互联网的未来叙述中,还需要注意几点与现实冲突的地方:
1.免费与增值。对于个人而言免费成了互联网的标签之一。免费安全,免费搜索,免费上网,免费WIFI, 免费办公软件等等,免费的模式让企业或者个人投入巨大,但并不一定产生效果。国人并非都是冒险之人,对于企业上有投入的可能,对于个人而言,难!
2.在线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中国乃泱泱大国,一个行业的精英人才放在国外估计差不多是一个国家总的人口。姑且按照20%精英去进行在线教育,那数量仍然很大。产品的同质化导致竞争难度加大,试问对于在线教育者仅靠个人的努力,能容易操作吗?难!
3.P2P互动的问题难度。每个人都有旅游休闲的权利和自由,对于一个投入巨大且没有太多未来的事,还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吗?
4.UGC模式和精英模式。这两种直接产生的效果是大众口味与专业课的矛盾。UGC模式产生的内容多是与人们密切相关,但专业性质不强,内容的两个极端是跟随人们的庸俗化和引导用户的专业化。这两种方向的结果是一个走向了被动,一个走向了主动,可以延伸到专业课。前者很容易带来利益,后者则需要极高的操盘能力。更何况后者还需要专业化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对于现实中的高级教育者来说,结合转化的难度,太大!
5.沉浸式学习实难运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除刚性需求外,基本上是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若非心有恒心或为事所逼,你试试去学习?互联网每一个网站都将人们的心理研究的透透彻彻,在线教育对人们心理把握经验又远远落后于其他已经成熟的行业。这就使得互联网用户,需要克服互联网中的诱惑、为某种目的学习,跟刷怪闯关一样,一层层的难度加大。这种学习的过程,难!
综上所述,教育互联网必须在企业或政府的框架下运作,且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行业与非教育行业相互配合下才能建设完成,其难度不亚于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的难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3
互联网加教育,就是把互联网应用在教育上。
第3个回答  2020-08-14

“互联网+教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势,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育,有效实现城乡结对帮扶、教学共研、管理共进、资源共享、师生互动。

1、应用+终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城云•云际视界云平台与智能终端,丰富教学方式和资源。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实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讨学习、课后师生互动学习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

2、特色的全方位教学互动

城云•云际视界的互动教学课堂可以实现高视频直播、课堂录制、在线共享学习资料等,帮助老师将知识更快、更准、更生动地传给远端的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系统中的“举手发言”,让远程课堂更有秩序;同时城云•云际视界的“课堂录制”功能,能将整个课堂教学云端保存 。

希望小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互联网+教育”的理想场景是,不分国界、不分老幼,随时随地接触全球最好的教育资源。如今,它正在破土而出、蓄势待发。它带来变革、带来冲击,也带来更多新的希望。
  对传统的冲击
  近代以来,全球大多数国家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学习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大部分人能够接受九年的正规学校教育。互联网时代,教育完全突破时空限制,一根网线和一台终端就可以链接全世界的教育课件,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现实。无论何地,人们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从互联网获得教育,是真正意义的“活到老,学到老”,“受教育年限”的概念将逐渐消失。
  “互联网+教育”将重新定义学校和老师。互联网时代,以信息为载体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再聚集和局限在有限的几所学校,而是可以近乎无成本地均匀分布在每个学校,届时“名师”的定语不再是学校,“择校”这个词将会消失。同时,传统教育体制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全部世界。“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扇可以观看外面风景的窗口。如何引导学生从“知之者”变成“好之者”,更进一步变成“乐之者”将是教师的主要作用。
  认识的误区
  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就是未来教育的全部,在互联网上可以得到所有课堂上的知识,这是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知识的灌输。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互联网可以“教之以事”,却不能“喻诸德也”,遑论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特别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老师面对面情感交流的意义尤为重要,其作用“身教重于言传”,这显然是单凭互联网无法做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是未来教育的必然。
  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就是提了好多年的教育信息化,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应该看到,不同于之前的教育信息化或者教育互联网,“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套在传统教育的躯壳上,而是把互联网的理念浇灌和渗透到教育的最深处,努力催生出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互联网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件演示、网络课堂和作业、教育管理系统信息化等,而是从“育人”的根本目的出发,重新考虑如何把互联网作为手段和方法。应该讲,“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具有本质区别。
  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并不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同时认为,与西方强调优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的教育方式相比,中国强调优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授”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有必要强化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优势,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因为从效果看,“授”只在基础知识传输上有优势,而在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上并无优势。以自由学习为特征的“互联网+教育”毫无疑问会打破中国的这种模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永远的学习激情则更为重要。
  发展的关键
  “互联网+教育”如何吸引全社会资源投入其中并形成良性循环也至关重要。互联网信息近乎零成本扩散和传递的属性,使得互联网教育难以像传统机构那样依靠教室的物理实体来限制知识“外泄”,从而实现重复授课并获利。目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如何实现持续盈利成为当前难以破解的难题,也是“互联网+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互联网本身的逻辑去剖析。回看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从来就没有直接依靠“出售”信息或者提供信息“通道”获利的,他们都是采取所谓“羊毛出在狗身上”的策略,以免费聚人气,再在人气上做文章。“互联网+教育”或者教育的互联网化,要想实现快速且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从传统教育方式中找寻答案,而是应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去探索未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