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家庭主男”的说法?

如题所述

有一个男子在路边捡到一个瓶子,他打开瓶盖,从瓶子里出来一个魔鬼,魔鬼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一个愿望”

男人说:“我要做一番大事,这件事必须是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完成过的或尝试去做的。”

“好吧!”魔鬼说,“那我把你变成家庭主妇。”

家庭主妇就是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生动写照,男人在外面工作赚钱,妻子在家操持家务,洗衣做饭,晚上迎接劳累一天归来的男人,而男人就要把一天赚的钱都要老老实实交给妻子,妻子则将这些钱有计划的花出去,来维持一家的生活。
到了现在这个社会,家庭主妇俨然就成了全职太太,一样的操持家务,但是确要有意思的多,当然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喜欢做家务,她们也有的喜欢工作,而且工作能力太强了,已经让不少男人自愧不如,但是她们已经成了成功的女强人,家里的活谁来干呢,当然就是交给他们的丈夫了,抱孩子,做家务,新时代的家庭主男就此诞生了!!
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家庭主男,开心就好,不愿干家务就请小时工了,不过得花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27
家庭主妇在美国回潮�

--------------------------------------------------------------------------------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4:39 新浪读书

连载: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作者:薛涌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最近美国人口统计局公布了一个颇为惊人的数据:在受过大学教育的妇女中,黑人和亚裔都比白人挣得多。亚裔大学毕业的妇女平均每年挣43656美元,黑人41066美元,白人仅37761美元。全美的平均水平是38447美元。�

受大学教育的人享受着高就业率,属于中产阶级。亚裔比白人挣得多,也许还容易理解,因为亚裔受的教育好。黑人长期以来处于教育劣势,如何会比白人挣得高?人们百思不解

。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黑人因为经济所迫,同时干几个工作。但这一解说,并没有统计数据作为支持。�

事实上,这些数据,表明了美国社会的一个新转型的开始。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的女权运动如火如荼,妇女纷纷出来工作,要与男人平等。在这场运动中打先锋的,是白人妇女。如今,白人妇女再开风气之先,开始重新回到家庭妇女的位置上。与几十年前不同的是,当时的家庭妇女属于文化不高的一族,如今的家庭妇女,则是文化优越的阶层,文化低的反而当不起。由于许多白人妇女回到家中,自己没有收入,自然把白人妇女的平均工资拉下来。�

现在的美国,双职工的家庭过得一般都颇为辛苦。有钱人家,则可以让当妻子的专理家务。受高等教育的白人妇女挣得少,主要是她们的配偶挣得多,不需要她们再出去挣钱。这一点,可以从如下的统计数据看出来。�

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男性中,白人平均年收入为66390美元,亚裔为52508美元,黑人则仅为45635美元。这样,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夫妻,平均收入为104151美元;一对亚裔夫妇则为96164美元;一对黑人夫妇仅挣86701美元。白人明显高出一头。我们还必须注意到,白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远远高于黑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白人夫妇都受了高等教育。但这种情况在黑人中很少。所以两个种族家庭收入的实际差距,比上面的数据显示得要大得多。�

不错,黑人妇女中有许多失业领救济的,但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女性中,这种人非常少。与此相对,没有上过大学的白人女性,一般还都有工作,但许多受了良好教育的白人妇女,是家庭主妇。�

那么,她们为什么受了那么好的教育后要回到家里呢?她们回家,不是回到厨房,而是给自己的孩子当家庭教师,高学历完全派得上用场。笔者的孩子上的学校,班上几个最出色的孩子,母亲都是家庭主妇,不仅回家相夫教子,而且一天到晚跑到学校打义工,守在自己孩子的班里不走。不久前碰到一个白人单身母亲,她一口气领养了3个中国女婴,住在附近一个学区好、房子贵的镇。她守着那么好的学区,竟放着公立学校不上,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一个孩子一年缴2万多美金的学费。但是这么投资,孩子在私立学校还是竞争不过人家。据她讲,那个学校,90%的孩子的母亲是家庭主妇,专职于孩子的教育。她则要工作,同时拉扯3个孩子,怎么能够和人家比?在美国,一般穷人找学区不好的便宜房子住,只能送孩子去差的公立学校。富裕的中产阶级住得起好学区的贵房子,孩子上好的公立学校。只有最富的才放着富人区的公立学校不上,送孩子进私立学校。在笔者孩子的学校中,母亲是家庭主

妇的还是绝对少数。但在那个奇贵的私立学校,大部分当妈的全是家庭主妇。看来,家庭主妇和私立学校一样,已经快成为上流社会的标志了。�

那么,白人妇女这样的战略是否合乎理性呢?笔者以为这不仅合乎理性,而且是一个长远的经济战略。一般在这种家庭中,男人挣六位数的年薪,当妻子的出去工作挣那点钱,就显得意义不大。况且,妇女在家,使男人免了后顾之忧,事业进展迅速,而且可以不受妻子工作地点的制约,哪里有高薪工作就去哪里。但更重要的是,目前美国中产阶级下一代的教育竞争太激烈,即使一个受了良好教育的母亲全职呆在家中,也得全力以赴地教子,不会感到闲得无聊。而这最终会保证他们的下一代在竞争中先声夺人,回报远远大于付出。

家庭主男- -

明天函授的面授又要开始了,昨天请假的时候多请了一天,反正又不扣钱,所有今天在家休息了一天,和平时的周末不一样,周末因为大家都休息,都出来玩,有时候比上班还累,今天大家都上班,只有我一个人休息,呵呵,早上睡到10点多起床,打开电视,中央五台直播的火箭对步行者的比赛已经进行了一半了,兴致勃勃的坐在床上看下半场比赛,姚命表现依然差强人意,虽然得了21分。真希望他能象奥尼尔一样横行篮下,看起来也过瘾。第四节火箭打的其烂无比,气的我竟然换了好几个台去看连续剧,最后输的很惨。

然后去洗澡,做了点面条吃,在电脑里找了一部狂蟒之灾2,看完之后记得好像家里没有鸡蛋了,去市场买了些鸡蛋和菜,回来把衣服洗了洗,做了饭,等老娘回来吃饭。点了根烟,想着一天的劳动成果,抽着小烟,上来写个blog,看看朋友的blog,感觉一个主妇就是这样的生活吧,我就好像一个家庭主男,呵呵,也蛮充实的。

参考资料:http://figo.blogchina.com/blog/583822.html

第2个回答  2006-05-27
所谓家庭主妇意思是妇女在结婚以后不在进行家庭事物以外的工作。比如在日本一些保守的家庭认为妇女在结婚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抚养后一代,即使你有着博士学位在结婚以后也要当家庭主妇。为此还引发过一些争论,一些人认为妇女既然得到了最良好的教育就应该去外面工作。另一方则认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妇女当家庭主妇应该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最后还是以妇女在结婚后当家庭主妇这一方获得了胜利。
家庭主男则和家庭妇女恰恰相反就不再说了。但据我了解和翻越资料仅仅在澳大利亚才有。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地方都存在着大男子主义思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家庭主妇是指结婚后不再参加工作,而是整天为家庭奔波忙碌,没有直接经济来源的一类女性。
现在也有家庭主男一说,但其定义与家庭主妇有些出入,是指下班之后直接回家或去买菜什么的,回到家里帮忙做家务,对老婆很体贴的一类男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05-27
所谓的家庭主妇呢,就是说主要在家庭里面的妇女,一般是生了小孩子,丈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人。就是说她主要的工作是照顾家里的人的需要和家里的各种的事情。
至于家庭主男呢,是有的,不过不多。因为大男子主义的人现在还很多,他们认为一个男人应该要赚钱在外面养家,所以在家做家务事的男子不多。但是这样的说法还是有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没有的话,那是错的,一定是一个自大的男的,一个有大男子主义的人。那样的话不用相信。
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