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是什么意思道

如题所述

《传心法要》卷一,这句话也是第一句话:“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以来无著相佛。”

无心,不著相,便能到究竟。
如何不著相?
八万四千法门,由此展开。
中观或唯识、念佛唯一心(净土)、坐定万缘空(禅)、持咒精进行(如密)…等。无量法门,说的事情,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楞严经》七处徵心而不可得,因为“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楞伽经》说性相一如:“我说一实法,离於诸觉观”;“此中无心识,如虚空阳焰;如是知诸法,而不知一法。离有无诸缘,故诸法不生;三界心迷惑,是故种种见。”
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

浅见供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