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期对陶渊明的看法是?有不屑吗?

如题所述

  应该没有过不屑,苏轼对他是相当推崇的,甚至可以说是崇拜。原因如下:

  一、苏轼之前,陶渊明在世时并未受到应有重视。在钟嵘《诗品》中,他只被列为“中品”。唐朝时,地位略有上生,但亦颇有微词。杜甫《谴兴五首》之三说:“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苏轼却认为,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显然,苏的品评比杜更深刻。苏轼有言“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苏做“和陶诗”109首。在这过程中,陶淡泊名利的态度,自然清新的诗风,沁染了苏轼。
  
二、如果说唐人还是以无意学陶为主,那么自宋苏轼以来,则掀起了一股“和陶”的热潮。苏轼为一代文坛领袖,他的口味嗜好自然会影响一大批文人。从历史上来讲,陶渊明有两大“粉丝”:第一是萧统,第二是苏轼。粉丝之间还有倾轧,苏轼因萧统非议陶渊明的《闲情赋》,则说萧统是“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他连萧统的《文选》也看不上眼,说:“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引斯可见矣。”(《东坡题跋·题文选》)不过咱们要客观的讲,《文选》对中国文学的正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苏轼崇拜陶渊明,到了什么程度呢?舍不得读陶渊明的诗!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他身体不舒服时,就找陶渊明的诗来读,但每次只读一篇,因为陶渊明的诗很少,他怕读完了,以后就没有用来排忧遣闷的了。
  
四、总之,他对于渊明,真是没有一句微词,没有一点批评,除了仰慕还是仰慕。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我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轼《与苏辙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