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宫嫔妃职位表,还有封号快点啊

如题所述

职位表:

妻:

皇后:

普通人家的男人有妻,皇帝也不例外,他也有妻,虽然皇帝有许多女人‍️,但是只有一个正妻,这个正妻就是皇后。管理后宫所有嫔妃。


妾:

皇贵妃:

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清代最先受封皇贵妃的是顺治帝的爱妃,即董鄂妃,当时满人入关时间不长,后宫制度不完备,顺治之所以加封董鄂妃,和明代无异,都是表示特殊宠爱的意思。皇贵妃也只有一人,有宫女八人。


贵妃:

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贵妃。贵妃一般为二人,贵妃也有宫女八人。


妃:

妃的地位在“贵妃”之下,地位要比四品的“嫔”要高一个等级。在清朝,妃有四人,宫女有六人。


嫔:

次于妃,嫔有六人,宫女也有六人。


偏房:

贵人:

清代的贵人于嫔位之下,为妃嫔等级第五等。但被皇帝宠幸的机会相对较大,不少清代的贵妃都是从贵人任上被临幸后,生下了儿子而升迁的。人数不限,可以分得宫女四人。


常在:

次于贵人,人数不限,可以分得宫女三人。


答应

皇帝的小妾,日常的职责就是跟随妃嫔“修炼”伺候,以备皇帝不时之需,她们这个群体基本没有定额,而且能飞黄腾达的机会比较少。人数没有限制,有两名宫女。


封号

依次为:

1.表示品格的美好的封号:德,贤,惠,淑,端,敬,宁,华,庄,仪,宜等。

4.表示皇帝个人感觉的封号:舒,静,丽,婉,怡,纯,淳,娴,慧,颖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0

1、皇后

2、正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3、从一品:夫人

4、正二品:妃

5、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6、正三品:贵嫔

7、从三品:婕妤

8、正四品:容华

9、从四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10、正五品:嫔

11、从五品: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12、正六品:贵人

13、从六品:才人、美人

14、正七品:常在、娘子

15、从七品:选侍

16、正八品:采女

17、从八品:更衣

扩展资料:

古代:皇帝称老婆叫梓童;宰相称老婆叫夫人;文人称拙荆;雅士叫执帚;商贾称贱内;酸秀才称娘子;庄稼汉叫婆姨。娘子;娘娘 ;嫔妃;内人;大太太;二太太;三姨太

地域:北方人称孩他娘;南方人叫伢他妈。大陆上称爱人;台湾叫内子或者牵手;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河北人称为家里的;河南人称为屋里头的;四川人称老婆叫堂客 ;

那些偏远之处的称呼就更有趣了:焐窝的,暖脚的,在一块睡觉儿的;吃饭一张桌儿的,睡觉一个窝儿的,下田一块坡儿的,死了埋到一个坑儿的,煮鱼蒸肉一个锅儿的 。

外国:法国人称卷心菜;阿拉伯人称黄瓜;维也纳人称蜗牛;欧洲人称南瓜。

情感类:领导;屋里的;爱人;宝贝;有修养的人称太太;普通人称老婆;年轻人称媳妇;老头子称老伴;不结婚的称女朋友;结婚后的叫对鼻子;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对老婆厌恶的叫那娘们;直呼其名的。

后妃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两位:

1、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 ,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认识刘邦,遂以吕雉许配。

楚汉战争开始不久,吕雉和刘邦父母被项羽俘虏,置军中以为人质。汉王四年(前203),项羽因形势失利,被迫与刘邦讲和,吕雉和刘邦父母获释。

次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 刘邦死后,惠帝刘盈为人仁柔,不满吕后所为,弃理朝政,吕后便执掌大权。

惠帝七年,刘盈忧郁病死后,后,“临朝称制”掌握朝政大权八年,成为中国皇朝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享年62岁。

她死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联合刘邦的旧臣,杀掉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灭吕氏家族,恢复了刘氏政权。

吕后称制期间压制功臣势力,大封诸吕为王,拔擢亲信,专擅用事。但其称制的八年期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

对外通过和亲保持和匈奴的和平,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为汉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2、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对中国历史做出了以下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

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

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

北边一度臣服的东(dong )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

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

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

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

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

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

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宫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1

以清朝为例:

1、皇后

2、正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3、从一品:夫人

4、正二品:妃

5、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6、正三品:贵嫔

7、从三品:婕妤

8、正四品:容华

9、从四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10、正五品:嫔

11、从五品: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12、正六品:贵人

13、从六品:才人、美人

14、正七品:常在、娘子

15、从七品:选侍

16、正八品:采女

17、从八品:更衣


扩展资料:

清朝后宫礼仪:

1、自妃位以上可为一宫主位,居于东西十二宫正殿中,管束一宫嫔妃,有升降宫内嫔妃的权利。

2、若一宫尚无主位时,便由宫中位分最高者暂管宫内事务。

3、后宫嫔妃每日上线需至太后、太妃、皇帝、皇后与所居宫中主位娘娘处请安,其他高位处可视情况而定。

4、嫔妃若是犯了小错,可在自己宫中禁足,不得侍寝,禁足天数由主位妃嫔决定,但不可因一己之私而将人禁足,不管是陷害还是确实犯错,要有确实的证据。

参考资料来源:最全清朝后宫等级制度-人民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①正超品:太皇太后(前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太后、太妃)
从超品:太皇太妃(前前朝娘娘)( 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以下的职位)
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
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1)
正超品: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侧后以外的妃嫔)
从超品:侧后(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贵妃之外的妃嫔)
====================以上群主选定=====================
正一品:皇贵妃 (2人)
从一品:贵妃(3人)
庶一品:侧贵妃(6人)
正二品:德妃 贤妃 淑妃 华妃(各一人)
从二品:夫人(6人)
庶二品:妃(8人)
正三品:贵嫔(15人)

从三品:贵姬(6人)
庶三品:昭仪 昭容 昭媛 昭华(各2人)
正四品:婕妤(4人)
从四品:修仪 修容 修媛 修华(各2人)
庶四品:贵仪 贵容 贵媛 (各4人)
正五品:姬嫔(16人)
从五品:容华 婉容(32人)
庶五品:婉仪 贤仪 德仪(各8人)
正六品:贵人(16人,首位大)
从六品:嫔(32人)
庶六品:小仪 小媛 良人(首位大,各6人)
正七品:美人 才人(等大,各8人)
从七品:选侍 娘子 舞涓(首位大,16人)
庶七品:常在 (等大,32人)
正八品:宝林 良媛 良娣(首位大,各10人)
从八品:娘子 承徽(等大,各8人)
庶八品:顺汐 顺承(首位大,各16人)
正九品:御女 采女 淑女(各15人)
从九品:芳婉 柔婉 (各8人)
庶九品:答应 (不限)
正十品:充衣 (不限)

从十品:更衣 (不限)
庶十品:小主 (不限)

②仙尊懿圣品【尊锦圣皇后】《 倾国倾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知书达理。出口成章, 可殿试》
圣尊懿极品【。尊辞仙懿后。】(1位,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的妃子)

懿超尊圣品【。皇陌灵鸢后。】(1位,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超尊圣品【。圣臣凝仙后。】(1位,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尊圣超品【。封华曦辞后。】(1位,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尊尊超品【。御灵凤尊后。】(一位,协助。管理后宫,有权升降除以上所有嫔妃的职位)

懿尊尊超品【。御卿澜御后。】(一位,协助皇后管理后宫,能升降除以上所有妃嫔的职位)

懿御尊仙品【。御梓诺宁后。】 (1位,协助管理后宫,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以上嫔妃可殿试,不升级,群主特封=============
圣尊懿极神品【。云侧后 。】【。熙侧后。】【。韵侧后。】【。月侧后。】 (各一位,辅佐管理后宫, 有权利升降以下嫔妃)
懿圣鸾良品【 。瑾皇妃。】【。懿皇妃。】【。琪皇妃。】 (各一位,辅佐皇后管理大小嫔妃,有权升降以下嫔妃)
=============以上嫔妃不升级,除非群主亲自开口=============
皇贵妃
圣尊圣品【。锦汐皇贵妃 。】【。锦羽皇贵妃 .】【。锦婳皇贵妃。】【。锦若皇贵妃。】
圣尊御品【。瑾瑜皇贵妃。】【。瑾瞳皇贵妃。】【。瑾诺皇贵妃。】【。瑾媚皇贵妃。】
圣尊尊品【 。静晗皇贵妃。】【。静瑶皇贵妃。】【。静絮皇贵妃。】【。静月皇贵妃。】
===========以上职位有群主升职,可升降比自己低三级的嫔妃 ===================

=-=-=-=-=-=-=二十四贵妃、对上称臣妾对下称本宫,各居一宫=-=-=-=-=-=-=-=
圣尊一品《。华贵妃。》《。玖贵妃。》《。莫贵妃。》《。冷贵妃。》
圣尊二品《。梓贵妃。》《。澜贵妃。》《。眉贵妃。》《。嫣贵妃。》
圣尊三品《。沁贵妃。》《。蕊贵妃。》《。慕贵妃。》《。筱贵妃。》
圣尊四品《。柔贵妃。》《。绮贵妃。》《。凝贵妃。》《。雅贵妃。》
懿圣尊三品《。悦贵妃。》《。舒贵妃。》《。伊贵妃。》《。卿贵妃。》
懿从尊三品《。珍贵妃。》《。绫贵妃。》《。落贵妃。》《。熙贵妃。》
懿圣尊四品《。寒贵妃。》《。柔贵妃。》《。依贵妃。》《。冉贵妃。》
懿从尊四品《。雪贵妃。》《。樱贵妃。》《。欣贵妃 。》《。琪贵妃。》
懿圣尊五品《。雨贵妃。》《。怡贵妃。》《。婉贵妃。》《。兰贵妃。》
懿从尊五品《。令贵妃。》《。灵贵妃。》《。琳贵妃。》《。宸贵妃。》
=-=-=-=-=-=-=-=-=四十位宠妃、对上称臣妾对下称本宫、各居一宫=-=-=-=-=-=-=-=-=
懿圣尊六品《。贤妃。》《。良妃。》《。淑妃。》《。淑妃。》
懿从尊六品《。惠妃。》《。宸妃。》《。华妃。》《。柔妃。》
懿圣尊七品《。蕊妃。》《。昭妃。》《。依妃。》《。宜妃。》
懿从尊七品《。瑾妃。》《。容妃。》《。婉妃。》《。雪妃。》
懿圣尊八品《。梓妃。》《。熙妃。》《。蝶妃。》《。萱妃。》
懿从尊八品《。澜妃。》《。素妃。》《。馨妃。》《。媚妃。》
懿圣尊九品《。诗妃。》《。燕妃。》《。梦妃。》《。秋妃。》
懿从尊九品《。娴妃。》《。安妃。》《。兰妃。》《。韵妃。》
懿圣尊十品《。语妃。》《。佳妃。》《。惜妃。》《。灵妃。》
懿从尊十品《。欣妃。》《。凝妃。》《。玥妃。》《。梅妃。》
=-=-=-=-=-=-=-=-=-二十嫔姬、对上称嫔妾对下称本嫔、,以下皇上赐居=-=-=-=-=-=-=-=-=
正一品《。贵嫔。》
侧二品《。贵姬。》
从二品《。懿嫔。》
遮二品《。懿姬。》
正三品《。圣嫔。》
侧三品《。圣姬。》
从三品《。燕嫔。》《。兰嫔。》《。雪嫔。》《。雅嫔。》《。晗嫔。》《。韵嫔。》 《。昕嫔。》
遮三品《。芯嫔。》《。珞嫔。》《。玫嫔。》《。丽嫔。》《。玉嫔。》《。寒嫔。》《。雨嫔。》
、————————四十四位仪媛容华、对上称嫔妾对下称本嫔、——————
正四品《。昭仪。》《。昭媛》《。昭容。》《。昭华。》[昭仪为首]
侧四品《。淑仪。》《。淑媛。》《。淑容。》《。淑华。》
从四品《。修仪。》《。修媛。》《。修容。》《。修华。》
遮四品《。端仪。》《。端媛。》《。端容。》《。端华。》
正五品《。芳仪。》《。芳媛。》《。芳容。》《。芳华。》
侧五品《。顺仪。》《。顺媛。》《。顺容。》《。顺华。》
从五品《。婧仪。》《。婧媛。》《。婧容。》《。婧华。》
遮五品《。萱仪。》《。萱媛。》《。萱容。》《。萱华。》
正六品《。婉仪。》《。婉媛。》《。婉容。》《。婉华。》
侧六品《。月仪。》《。月媛。》《。月容。》《。月华。》
从六品《。羽仪。》《。羽媛。》《。羽容。》《。羽华。》
=-=-=-=-=-=-=-=-=-=-=-后宫宫人、对上称妾婢对下称本小主 ——————
遮六品《。贵人。》
正七品《。常在。》《。衡在。》《。和在。》《。容在。》
侧七品《。美人。》《。佳人。》《。良人。》《。才人。》
从七品《。昭训。》《。修训。》《。敬训。》《。明训。》
遮七品《。宝林。》《。御林。》《。尊林。》
正八品《。选侍。》《。御侍。》《。常侍。》《。典侍。》
侧八品《。御女。》《。淑女。》《。采女。》
从八品《。娘子。》
遮八品《。更衣。》《。充衣。》《。承衣。》《。贤衣。》
正九品《。妙则。》《。柔则。》《。丽则。》
侧九品《。答应。》

③============【妃嫔等级】===========
太皇太后(前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太后、太妃)
太皇太妃(前前朝娘娘)( 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以下的职位)
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
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
圣尊正品:颐熙后 :【一位】 (可分宫女10人) 【坤宁宫】()
正一品:郁皇贵妃 :【一位】 (可分宫女 8人) 【景仁宫】()
从一品:萦贵妃、惜贵妃、绮贵妃 : 【三位】 (可分宫女 8人) 【承乾宫】()

===========【以上不升级】==========

正二品:妃【六位】(可分宫女 6人)
淑妃【钟粹宫】()
德妃【延禧宫】()
贤妃【永和宫】()
惠妃【永寿宫】()
丽妃【翊坤宫】()
华妃【启祥宫】()
从二品:侧妃 【六位】(可分宫女 6人)
景侧妃【樱雪宫】()
仁侧妃【涵媃宫】()
庄侧妃【欣萍宫】()
惠侧妃【冰奕宫】()
顺侧妃【惜羽宫】()
宁侧妃【熙黛宫】()

正三品:嫔 【六位】(可分宫女 6人)
珍嫔【玥雅殿】()
昭嫔【沐夕殿】()
温嫔【雎淇殿】()
柔嫔【结绮殿】()
姝嫔【芷箐殿】()
裕嫔【吟霜殿】()
===========【五斗一升】===========
从三品:顺仪 顺容 顺华 【各两位】(可分宫女 4人)
丽顺仪【怡和阁】()
安顺仪【安羽阁】()
欣顺容【欣勤阁】()
黛顺容【黛秋阁】()
莲顺华【莲阳阁】()
静顺华【静音阁】()

庶三品:修仪 修容 修华 【各两位】(可分宫女 4人)
玉修仪【纤羽阁】()
惜修仪【倾香阁】()
柔修容【夕颜阁】()
蓉修容【瑶光阁】()
涵修华【蕊珠阁】()
碧修华【歆音阁】()

正四品:充仪 充容 充华 【各两位】(可分宫女 4人)
娴充仪【浣莲阁】()
莞充仪【栖雁阁】()
梦充容【梦海阁】()
琪充容【云海阁】()
忆充华【清音阁】()
兰充华【缀锦阁】()

===========【三斗一升】===========

从四品:贵人 【不限】(可分宫女 2人)
【寒星阁】()

【吟秋阁】()
【忆絮阁】()
【仪尚阁】()
【若怜阁】()
【诗絮阁】()

正五品:常在 【不限】(可分宫女 2人)
【月华轩】()

【紫梦轩】()
【梦霜轩】()
【漪兰轩】()
【霁月轩】()
【丽影轩】()

④正一品: 皇后

从一品: 皇贵妃

正二品: 贵妃、德妃、贤妃、淑妃

从二品: 妃

正三品: 昭仪、昭媛、昭容、充仪、充媛、充容、修仪、修媛、修容

从三品: 贵嫔

正四品: 淑嫔、德嫔、贤嫔

从四品: 嫔

正五品: 婕妤

从五品: 容华

正六品: 贵人

从六品: 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正七品: 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从七品: 才人、美人、宝林

正八品: 常在、娘子 、顺常

从八品: 采女 、更衣、选侍追问

有封号吗?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10-17
皇后『统领后宫』
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正一品』
九嫔: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 婕妤'九位『正三品』
美人'九位 『正四品』
才人 '九位 『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 宝林'二十七位『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位『正七品』
采女 '二十七位『正八品』
后宫等级: 昭仪. 婕妤.美人.才人.贵人.常在.答应.佳丽.秀女....
具体由来:
清朝后宫制度可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分级。清代的后妃制度是在明代后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到了康熙以后,后宫的位号就有了具体的规定:一共分了八个等级,其中皇后一名,皇贵妃一名,贵妃两名,妃四名、嫔六名,另外,地位比较低的贵人、常在、答应等不限人数。清朝选秀女是从顺治皇帝开始的,从八旗女子中挑选出中意的少女作为内廷的后妃,顺治皇帝的这一作法从此代代相传,成为清宫的一个制度。八旗选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户部主持,选中的秀女就作为皇后、妃嫔的候选人,或者选配给王公贵族。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这些人中虽然也有一部分后来升为妃嫔,但绝大部分都成为后宫妃嫔的使女。 参选的秀女要成为清宫后妃,要想住进这金碧辉煌的宫殿,必须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察和挑选。首先,要严格审查她们属于哪个旗,年龄有多大。因残疾而不能入选的,由族长层层上报到都统,也就是这个旗的旗长,说明原因,报户部上奏皇帝后,才可以免除应选,自行婚嫁。如果违犯了这一规矩,就要被追查治罪。在选秀女之前,先由户部奏报皇帝,获得批准后,由八旗的各级基层长官,逐级将适龄女子的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户部上报皇帝,由皇帝决定选阅日期。各旗选送的秀女,要提前送到京城。在选秀女的前一天,她们乘坐的骡车由本旗的基层长官参领和领催排定次序。日落时骡车开始出发,入夜时分进入地安门,停在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的外面,等待宫门开启以后,选送的秀女,仍然按照上车前排好的次序下车,然后由宫中的太监领着她们进入顺贞门。皇宫的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处都曾是选秀女的场所。选秀女时,通常是五六个秀女站成一排,由皇帝、太后亲临现场挑选。如果看中了谁,就留下她的名牌,叫做留牌子,没选上的将名牌丢弃,就叫撂牌子。这是因为,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接受选阅时,必须穿旗人服装,严禁穿时装。并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万恶淫为首,“好色”是极不名誉也不道德的。所以,清朝统治者公开的两条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
初选中的里边还有绝大部分人要被淘汰,也就是所谓的撂牌子
另: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
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
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
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
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