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吃什么?不会都吃饺子吧

如题所述

立春吃春饼;立夏各地区不同,江浙一带吃“七家粥”;立秋南方人“啃秋瓜”,北方人吃饺子;立冬在南方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

1、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又名正月节、立春节、岁首、岁旦等。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既是春季的开始亦是岁之首。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年、迎春和农耕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儿天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2、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3、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北方人则吃饺子,“贴秋膘”。

4、立冬,立冬是季节类节气,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也都是温热的食物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7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规则 24节气: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 立春——饮食原则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 雨水——饮食原则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应少食油腻之物,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 ------------------------------------------------------------------- 惊蛰——饮食原则 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春季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 春分——饮食原则 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养生重在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 清明——饮食原则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多食瓜果蔬菜。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 ------------------------------------------------------------------- 谷雨——饮食原则 谷雨是春季的尾声,从中医养生来说,仍以养肝为主。此节气肿人体的消化功能正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受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而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 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如香椿、菠菜、黄豆等。 ------------------------------------------------------------------- 立夏——饮食原则 立夏,水果青菜一定要跟上。肠胃不好的人,绝对不可以吃冰镇水果,最好是选择多吃一些凉性或温性的水果,反季节的水果尽量少吃。凉性的水果包括:梨(肠胃不好的少吃)、香蕉(不要空腹吃);温性的水果有:苹果(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吃的一种最好的水果,营养也较好)、柠檬、西红柿(胃酸过多者少吃);容易消化的瓜类、水梨、苹果等也不错。 ------------------------------------------------------------------- 小满——饮食原则 小满节气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在南方地区,早晚会出现一定的温差,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由于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等。 ------------------------------------------------------------------- 芒种——饮食原则 芒种天气炎热,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防止血钾过分降低,适当补充钾元素则有利于改善体内钾、钠平衡。钾元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含钾较多的食物有:粮食以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水果以香蕉含钾元素最高;蔬菜以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苣、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 夏至——饮食原则 此节气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并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像西红柿、草莓、黄瓜、绿豆、芹菜、莲藕、白粥等食物在夏天食用都比较有益,可以根据个人饮食习惯进行相应搭配。不少年轻人喜欢吃火锅、烧烤和涮菜等,这个时节最好忌口。 ------------------------------------------------------------------- 小暑——饮食原则 小暑天里,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应多吃清凉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 大暑——饮食原则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而且有败火的作用。 ------------------------------------------------------------------- 立秋——饮食原则 立秋时节的饮食,可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鸭子、海带等。饮食调养时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 处暑——饮食原则 处暑时节,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燥气伤肺,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品,则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 白露——饮食原则 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哮喘病人不宜吃得过咸。 ------------------------------------------------------------------- 秋分——饮食原则 秋分时节的饮食养生以清润、温润为好。多吃核桃、百合、银耳、红枣、山药、藕、糯米、芝麻等,它些食材可以滋阴润肺养血。但切记不能食的太多,以免造成胃肠积滞、脾胃失常。 ------------------------------------------------------------------- 寒露——饮食原则 此时令首选的水果有梨、柿、葡萄、香蕉等;首选的蔬菜有胡萝卜、山药、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比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此外,中老年朋友和慢性病患者应当多吃些红枣、莲子、芝麻、糯米、蜂蜜、鸭、鱼、肉等食物。 ------------------------------------------------------------------- 霜降——饮食原则 霜降季节的滋补重点在润肺健脾,市民要少吃冷食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可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银耳、山芋、栗子、山药、百合、蜂蜜、核桃、大枣、白薯等,这些食物都具有养肺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是可提倡的进补佳品。 ------------------------------------------------------------------- 立冬——饮食原则 立冬气候寒冷,在饮食养生方面,多吃点苦味的食物,这是因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 小雪——饮食原则 小雪时节饮食的营养特点就是增加热量。要提高糖类和脂肪的摄取量。如瘦肉、鸡蛋、鱼类、 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宜吃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 ------------------------------------------------------------------- 大雪——饮食原则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 冬至——饮食原则 冬至时节,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 小寒——饮食原则 小寒时节,应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梁米、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鲢鱼、虾、海参、酒等。 ------------------------------------------------------------------- 大寒——饮食原则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食补多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为主。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
第2个回答  2019-09-24

立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北方有吃春饼的说法。立春吃春饼俗称咬春,春饼又薄又软,再卷上时令蔬菜。

立夏:自古主要体现有煮囫囵蛋、孩童来斗蛋、南方的七家粥、北方的状元饼、过去朝廷吃冰块,民间喝冷饮,以及摘野菜尝鲜保平安等习俗。

立秋:这天,人们要啃西瓜,甚至浙江的一些地区还有西瓜和烧酒一起吃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免除痱子、腹泻、疟疾等疾病。

立冬:有句俗语是冬天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吃饺子遂成节气食俗。药食同源,从良药到美食,体现着古人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立:建始也,表示春、夏、秋、冬自此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建寅月之始日 。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07
立春吃春饼炒鸡蛋还有闷子,这是北方的习俗
第4个回答  2013-11-07
吃饭呗,你真逗。吃饺子你就能发财?不吃饺子你会死?没什么好讲究的,知道开心吃什么都可以追问

我看你是吃错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