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奥运会举办方获利与亏损?

奥运会的举办方一般是赚钱还是赔钱? 最明显的的例子是哪个? 这次中国举办奥运会大约花费多少?盈利多少?是赔钱还是赚钱?能赚或赔多少?

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以前,举办奥运会基本上是赔本的,举办国更多地将其视为“形象工程”。1984年,洛杉矾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的新思路,盈利2.5亿美元,向世人阐释了体育产业的新理念。从1984年开始,人们才更多注意奥运带来的经济效益。20多年来,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玩出了各具特色的奥运地产。

1984 洛杉矶奥运会 在那个时代,1984年以前, 美国加州的地产市场整体下滑。虽然奥运会即将举办,但之前的历届亏损影响到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但经过历史上第一次赚钱奥运会后, 洛杉矶市的房地产市场逆势上扬。 其效果如同城边山谷里刮着的那种风一般明显。

1988 汉城奥运会 奥运会前,汉城旧城区十分局促,位于汉江以北。通过举办奥运会,扩建了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奥运会后,汉城房地产市场一直涨,火爆状况一直持续到1995年。由于奥运会的大量体育设施都在汉江以南,配套建设的大批运动员村、公寓、新闻中心使得江南新区成为新生活的象征,形成了新的住宅区,成为商业繁华地带,并最终使江南成为汉城主要的居民居住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汉城新区,改变了整个汉城的城市布局。

1992 巴塞罗那奥运会 在这界奥运会之后,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奥运地产也是有泡沫的。因为在1986-1993年,巴塞罗那住宅价值增长250%-300%,之后转跌,直到1998年才扭转跌势。这样的跌宕气势,大概也就是奥运这个概念才能给予。在这期间,很多人因为炒房地产发了财,但也有很多不能及时出手的人在1993年之后被套牢。当然,在这样的跌宕中,也有让感到自豪的地方,巴塞罗那这个城市在奥运会后在欧洲城市的排名一下从10几名到了第7名。

1996 亚特兰大奥运会 这一界的奥运会,给地产带来了两个地产新含义:商业地产与郊区住宅。虽然奥林匹克公园周边房地产的升值,普遍都超过30%。但更重要的,市中心的旧城区得到大规模的改造,写字楼和商业物业蓬勃发展。在这时,投资商业地产的收益更加明显。奥运会期间留下的先进通讯设备和宾馆,使很多会议选址与此,亚特兰大成为“会议之城”。另外,奥运会后其后续效应十分明显,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们消费信心大增,如果你那时在郊区购得房产,之后的结果就是这种居住形式成为当地的热点,甚至,亚特兰大郊区住宅已成为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2000 悉尼奥运会 萨马兰奇称赞悉尼奥运会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奥运会,悉尼的房价因2000年奥运会涨了一倍。自1993年到1999年的连续7年中,悉尼的房价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城市的房价平均每年递增超过了10%,悉尼市个别中心地区和重要地区的土地房屋的价格增长甚至超过了30%,特别是靠近主会场馆周边地区的房价近3年的时间就增长了一倍多,平均增长在30%以上。

2004 雅典奥运会 奥运这个概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地产市场在价格上的影响远比发达国家大。雅典琼斯·兰·拉萨尔房地产投资公司研究表明,主办奥运会将给奥运比赛场馆附近的民用住房价格带来长期的深远影响。“参照前四届奥运主办城市的经历,奥运会给雅典居民住房价格带来的影响远远比亚特兰大和悉尼受到的冲击大得多。”

北京奥运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在近日举行的国际媒体研讨会上向外界透露,经过调整,北京奥组委确定奥运会预算如下:收入总规模为195.4亿元人民币(折合23.63亿美元),支出总规模为194.1亿元人民币(折合23.47亿美元),盈余为1.3亿元人民币(折合0.16亿美元)。也就是说,到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奥运会曲终人散,北京坐下来盘点收支时,会发现自己挣了1.3亿元人民币。

但是,也有业内专家认为,1.3亿元只是一个初步的预期,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拥有13亿之多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比以往任何一个奥运会举办国家都高,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将会比预期好,因此赢利会更大。那么,北京奥运到底能挣多少钱呢?

奥运会的账怎么算

最近,关于雅典奥运会的亏损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都认为雅典奥运会耗资百亿美元,形成巨大亏空。但是有业内专家分析说,百亿美元里很大一部分属于雅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开支,而真正直接用于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费用并不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善是长久的举措,也是造福于百姓的好事,不能简单地认为这部分费用也是奥运会的开支。实际上雅典奥运会已完成结算,共支出24亿美元。”专家说。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说,奥运经济是一个大概念,涵盖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可打的“牌”挺多。首先是“运动会经济”,就是直接和举办奥运会相关的投资和消费。第二是举办城市经济牌。第三张是举办国家牌。举办奥运会将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张牌是中华牌和世界牌。包括文化热、经济热、旅游热、餐饮热等。

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如果主要是指组委会的收支,那只是运动会经济中的一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2800亿元的奥运经济大蛋糕,大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而组委会的经费主要用于奥运会的组织运营。北京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对组委会来说,重点是要做好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工作。

市场开发前景如何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务,在申办时候就有一个预算,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0.16亿美元,也就是1600万美元。当时是这样的,我们现经过财务预算调整后,安保与公共卫生等会相应增加一些,但预计我们的市场开发收入将比原来的预测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我们依然能够确保‘略有盈余’。”蒋效愚认为。

奥运经济既是注意力经济,又是品牌经济。奥运会为一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舞台。自2003年9月1日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目前,中国银行等10家已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的赞助商征集工作日前也已结出果实———UPS公司等6家企业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近期还将有几家企业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

蒋效愚说:“鉴于企业赞助的积极性很高,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前景相当乐观。”外界传言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金额甚至大大超过了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将会给北京奥运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什么才是真正赢利

除奥运会本身的市场开发收益外,北京奥运会预算收入中的约50%由国际奥委会拨给,1/10来自门票和纪念品收入,国际奥委会赞助商提供约2亿至3亿美元。

“北京奥组委赢利1600万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蒋效愚说,但这绝对不是说,北京办一个奥运会,就只能挣1600万美元。这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企业的收益、政府的收益、社会的更大范围的收益都没有统计在组委会的账上。

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申办成功后的7年间,北京奥运会每年拉动北京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至0.4个百分点。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说,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大国来说,更应该算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账。体育和经济相通,不只意味着商业上的利益,奥运经济的得失也不仅仅是主办方在一届奥运会上的赚与赔。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能够在奥运会后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届真正完美的奥运会。

因此,北京奥运会究竟能挣多少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北京奥组委的收支,还要看到整个奥运经济对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拉动以及人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5
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一百年历史中,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了重大变化。1896年,在雅典举办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期为5天,进行了9个大项32个小项的比赛,来自13个国家的33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而即将在亚特兰大举办的1996年奥运会,会期将为17天,比赛项目为26个大项271个小项,预计将有来自197个国家的10000名运动员参赛。举办奥运会的财政经费来源也有所改变:举办雅典奥运会的财政经费,私人捐助占67%,出售特种邮票的收入占22%,出售纪念币、纪念章和门票收入占11%;而举办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财政经费,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占35%,赞助费收入占35%,出售门票的收入占17%,出售生产许可证的收入占6%,其它收入占7%。
举办奥运会,已成为一项代价昂贵的事情。1964年,筹备和举办东京奥运会共耗资约30亿美元,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20亿马克,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14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约8亿卢布,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4.69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25亿美元。在这一期间,筹备和举办冬季奥运会的费用为0.7亿至5.25亿美元。
在整个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仅有5届奥运会的举办者得到赢利,即伦敦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1932年和1984年)、汉城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从1984年起,冬季奥运会的举办者也开始得到赢利。
为什么举办奥运会的开支如此之大,为什么历届奥运会举办者开支数目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问题在于这些开支中不仅包括用于组织奥运会的直接开支,而且还包括用于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和改造体育场馆的费用。例如,东京奥运会的主办者用于组织奥运会的直接开支为0.25亿美元,用于建设和改造奥运会设施的开支为4.6亿美元,而用于发展和完善市政设施的费用则达到25亿美元。慕尼黑奥运会的开支中,用于组织奥运会的开支为5.27亿马克,用于筹备和举办帆船比赛的费用为0.25亿马克,而用于建设奥运设施和市政设施的费用则为13.5亿马克。举办汉城奥运会的25亿美元开支中,有17亿美元是用于修建奥运村、扩建汉城地下铁路、修建电视中心、扩建公路及清理汉江等开支。
现在,许多希望得到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领导人已经明白,举办奥运会,不仅仅只是组织一次能吸引全世界关注的大型体育比赛,而且也是一次使市政建设的发展提前几十年的机会。因此,申请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日益增多。例如,申请举办1998年冬奥会的城市有5个,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则更多,其中包括柏林、巴西利亚、北京、伊斯坦布尔、曼彻斯特、悉尼、米兰、塔什干。1993年9月,国际奥委会确定悉尼为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目前,已有9个城市申请举办2002年冬奥会。
现在,在某个城市举办奥运会,不仅会对这个城市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专家测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西班牙的经济带来近60亿美元的收益。
第2个回答  2013-09-15
对历届奥运会举办者财政计划的分析表明,奥运会组委会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发行彩票、出售电视转播权,出售奥运会纪念章、纪念币和纪念邮票,出售生产和销售特种许可证,出售门票,赞助费,私人捐款等。过去,发行彩票和出售纪念币的收入所占比重较大(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收入中,这两项收入分别占31%和55%),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出售电视转播权和赞助、出售生产许可证的收入则成为组委会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预算中,这几项收入为60%以上,而出售纪念币和发行彩票的收入仅为17%左右。《奥林匹克新闻》杂志曾公布了90年代各届奥运会组委会各类收入的数据(平均值):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占47%,赞助费——34%,门票收入——12%,出售生产许可证收入——4%,出售纪念币和其它收入——3-4%。
尽管出售门票的收入数目不大,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共出售了300多万张门票,150万美元。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预计将出售1100万张门票,平均每张门票的价格为40美元。
90年代,出售给各国电视公司的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价格扶摇直上。例如,美国几家电视台购买1992年冬奥会转播权的花费为2.43亿美元,购买1994年冬奥会转播权的花费为2.95亿美元,购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转播权的花费为4.01亿美元,加拿大电视台购买这几届冬夏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花费分别.1亿美元、0.12亿美元和0.165亿美元,日本电视台为0.09亿美元、0.127亿美元和0.625亿美元,欧洲广播联盟为0.18亿美元、0.24亿美元和0.9亿美元。东欧国家国际广播电视组织购买1992年冬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花费为217.5万美元,购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费用为400万美元。不久前,欧洲广播联盟又花费2.5亿美元购买了在欧洲大陆转播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曾制定的计划是,举办奥运会的开支为4.98亿美元,而收入则为5.13亿美元,预计盈利0.15亿美元。然而,这一届“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奥运会”的实际盈利,却达到了前所未闻的数额。据美国《体育画刊》报道,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的收入为6.19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2.36亿美元,出售门票收入——0.9亿美元,出售奥运会标志产品生产许可证收入——1.34亿美元,出售奥运会纪念币收入——0.8亿美元。举办奥运会的实际开支为4.69亿美元,其中为近4万名奥运会工作人员发放的工资和奖金以及行政性开支为0.31亿美元,建设体育设施的费用为0.917亿美元,整修奥运村设施——0.37亿美元,整修大学生宿舍——0.3亿美元。如果仅从这些数据来看,组委会的利润为1.5亿美元,比原来预计的利润额高10倍。实际上,赛后经过多次核算,再加上银行利息的收入,1984年奥运会组委会的纯利润达2.25亿美元。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组委会的收入为5.57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3.26亿美元,出售门票收入——0.4亿美元,赞助商和奥运会正式供应商的捐赠——0.89亿美元,而举办奥运会的开支为5.25亿美元,组委会所得到的利润为0.32亿美元。据加拿大政府测算,举办这届冬奥会为加拿大经济大约带来了10亿美元的收入。
汉城奥运会的财政计划,基本上与韩国政府在赛前的预计相吻合,韩国政府领导人在赛前多次谈到:“如果谈到国家的声望,那么美元则没有任何意义了。”举办汉城奥运会的收入为11.1374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2.89亿美元,出售门票和发行彩票收入——1.83亿美元,出售纪念章和纪念币收入——1.63亿美元,出售其它纪念品收入——1.055亿美元,出售奥运村住宅收入——1.615亿美元,如果不包括政府补贴,汉城奥运会组委会的直接开支为8.477亿美元。如果加上海外韩国人和国内韩国人的捐款(共3.554亿美元),组委会的总收入近15亿美元,纯盈利则达4.97亿美元。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组委会赛前制定的预算为4.5亿美元。为此,组委会制定了在法国尚无先例的广泛的赞助计划,规定要成为正式赞助商最低须交纳5千万法郎(近1千万美元)。为购买这届冬奥会的电视转播权,美国CBS电视公司花费2.43亿美元,欧洲广播联盟——0.24亿美元,加拿大——0.1亿美元,澳大利亚——0.085亿美元,日本——0.09亿美元,德国——0.024亿美元。出售电视转播权总收入为3.8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31.3%)。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的预算中,计划收入10.73亿美元,制定这一预算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收入要弥补举办奥运会的开支,另一个是为举办奥运会的投资,要为巴塞罗那市的市政建设做出贡献,为巴塞罗那市装备最新技术系统和设施,使该市提前进入21世纪。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为6.2亿美元,其中,美国NBC电视公司购买转播权花费4.01亿美元,欧洲广播电视联盟——0.9亿美元,日本NHK公司——0.625亿美元,澳大利亚《切恩纳—7》公司——0.3375亿美元,加拿大CTV公司——0.165亿美元,新西兰和亚洲——各590万美元,东欧——400万美元,南美——350万美元。
国际奥委会的领导认为,巴塞罗那奥运组委会的财政经营活动最成功。参与这一经营活动的,有9家伙伴公司、15家赞助厂商、25家一般商品供应公司和33家设备供应公司。这一活动(赞助、广告权和经营许可证的出售)为组委会带来近5亿美元的收入。
举办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支为16.3514亿美元,其中修建比赛场地开支——3.8414亿美元,建设奥运村开支——1.3274亿美元,组织比赛活动的开支——4.06亿美元,购买各类设备的开支——2.0763亿美元,制作广告的开支——1.3394亿美元。
这样,举办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和巴塞罗那夏奥会的总收入额为近19亿美元,其中组委会得到15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得到0.8亿美元,参与组织和举办奥委会的各国际单项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得到3.2亿美元。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组委会的收入超过5.2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3.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7%),出售门票收入——0.35亿美元(7%),赞助活动收入——1亿美元(19%),出售生产许可证收入——0.2亿美元(4%),其它收入——0.17亿美元(3%)。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的预算中,各项数据数额之大更为惊人。组委会计划总收入为15.89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5.541亿美元(仅NBC公司为购买电视转播权就花费4.56亿美元),与美国奥委会合作进行赞助活动的收入为5.374亿美元,通过国际奥委会的TOP-Ⅲ号计划得到的收入为1.191亿美元,出售门票收入为2.258亿美元,出售经营许可证收入——0.314亿美元,其它收入1.21亿美元。根据预先测算,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支将为15.73亿美元,其中用于修建奥运设施的费用为5.686亿美元。预计盈利0.16亿美元。
1998年长野冬奥会组委会计划通过“金色赞助计划”从每一家赞助厂家获得0.2亿美元。现在,美津浓公司已宣布同意加入这一赞助计划,估计类似的厂家还有不少。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现在,举办奥运会的开支和收入都在不断增长。通过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使奥运会组委会得到相当大的收入。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可以提高举办城市的声望,而且可以为组委会获取数额可观的收入,促进本地和所在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13-09-15
因此,北京奥运会究竟能挣多少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北京奥组委的收支,还要看到整个奥运经济对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拉动以及人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