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让别人理解你

如题所述

一、理解的核心,在于不自我

《论语·子罕篇》中讲:“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胡适给儿子说的意思,其实就是孔子的“毋我”。什么叫“毋我”呢?不唯我独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一个人,如果想别人理解你,就要先学会理解别人,凡事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

佛教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鬼子母有一千个儿子,她最疼爱小儿子。

鬼子母爱吃小孩肉,常到人间抓小孩,活生生地当食物吃。人们受不了这种痛苦,纷纷向佛陀求救。佛陀于是通过神通,将鬼子母的小儿子捉来,扣在自己的钵里。

鬼子母回来发现小儿子失踪了,特别着急,不吃、不喝、不睡,上天入地到处找,整整找了七天,也没有找到。后来,她听说佛陀无所不知,就到佛陀那里去哭诉。

佛陀说:“你有一千个儿子,才丢了一个就这样难过。别的百姓只有两三个孩子,甚至是独生子,却被你吃掉了。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你更痛苦?”

听到这番话,鬼子母当下醒悟,在佛陀面前忏悔道:“我错了,只要能让我找到小儿子,我再也不吃别人的孩子了。”佛陀便把她的小儿子从钵里放出来,还给了她。

二、理解,也需先人后己

学会理解他人,是别人理解自己的前提,正如同光一样,照亮自己,才能让别人看见自己。不少人听说过下面这个寓言:

在古代,有一个人请他的盲人朋友吃饭,饭局吃罢时间已经很晚,于是主人便给盲人朋友准备了一个灯笼。然而他的盲人朋友却不领情,说“我本就看不见,你却给我一个灯笼,这是在取笑我么?”

然而主人却回答说,“正因为你看不见,我才为你点了一个灯笼,这样在黑夜里,别人就可以看见,不会撞到你。”

在没充分理解别人的意思之前就武断的下结论,往往会造成不小的误会。有位网友讲了这么一个经历。

有次她去接侄女下幼儿园,侄女告诉她今天老师教了她们,要学会分享。这时恰巧碰到邻居送给侄女一个苹果,结果侄女二话不说,马上就咬了一大口。

“刚才还说分享,现在有苹果就自顾吃了!”正当这位网友整理思路,准备好好教育一下侄女时,侄女突然把苹果伸到她面前,说:“姑姑,我帮你试了试,这个苹果很甜,你可以吃了。”

所以,理解别人要学会倾听,要学会耐心,才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再去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表达。理解是相互的,如果都一味去索取,又哪来回报。

所以,想别人理解你,先学会理解别人。理解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1/6
首先,你要自己了解自己。把自己的优点缺点喜欢的不爱的从各个方面思考透彻,了解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的目标。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那怎么对待他人对你的评价。要想别人对你有所了解,就要最先从别人对你的评价入手。

2/6
敞开心扉,真心待人。没有人喜欢戴着假面的人,所以你必须真实,用你的真诚去告诉大家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好伙伴。有了信任,大家就会接受这样的你,时间久了就会有人了解你,甚至懂你。

3/6
展现你的特长。不要吝啬自己的特长,在适当的时候把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时候,就会得到“掌声”——因为你的勇气。同时,也许会有一些人因为这些感受到你的特别,就会想来认识你,了解你。你没有说很多的话,却得到了你想要的,一举数得,不是吗?

4/6
多做有意义的事。许三多说人活着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起初觉得他很傻,但他却是最后的兵王,我想,他靠的就是这些有意义的事吧!不善言谈的他,老实得很蹩脚的他通过了自己的努力,终于让别人了解他。这是不是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呢?

5/6
把想说的用文字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不爱说话不是坏事,有这么一种说法,不爱说话的人一般情商都比较高,思考比较深刻,他们往往能把心里的感受用文字或者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当你想要表达的时候,可以写在空间里一篇文章来抒发,当然你得让它被别人看见。

6/6
与朋友分享心事。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事莫过于你的感受,他/她都懂。如果你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你就可以和他/她分享你的经历,交流是让别人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
第2个回答  2020-10-10
情感世界里,凡是你不理解的,你就会看不惯,尤其是对家人或身边很亲近的人。

当你内心对抗或评判时,自然而然,那份情绪就会消耗你的能量。

情绪,其实不需要被消除或控制,需要的,只是你的理解。

理解,是设身处地,换能量思考:

假如,你处在跟他相同的能量频率,遇到这件事,遇到这个人,你也许会跟他持相同的看法,做相似的反应。

不理解时,产生不合,善意的付出,都成为伤害。

理解时,产生共鸣,一切的付出,都是爱。

你知道,处在他的这个境况时,你也会这样做,甚至比他做得更不如人意。

你理解,对方所做的一切,都是他的世界中最大的爱;而这些爱,当下都给了你。

2 理解他人的不理解

为什么要求别人理解你?你需要的,是自己理解自己
吸引力法则说,宇宙万事万物都由能量组成,同频共振,共振相吸。

跟你能量不同频的人,你解释再多,他也许依然不懂。

跟你能量同频的人,你不解释,他也试图去懂得。

红尘之中,追求别人的理解,让人感觉很疲惫,情绪被消耗。

今天对方可以理解你,明天,却未必理解你。

这件事他能够理解你,下个事件,也未必理解你。

此刻,“别人是否理解和懂你”,这件事本身,真的不太重要,也没太大关系。

如果当时,所有人都能理解马云,那他得平凡成什么样子?

靠别人的理解和认可才能发光,那他顶多能成为一个灯泡。

而马云,选择成为发动机,去影响无数人,带动他们发光,成为了时代的核心力量。

所以,请你尝试理解“别人对你的不理解”。

不被“对方的不理解”而绑架,当下,就可以幸福自在。

3 理解自己

为什么要求别人理解你?你需要的,是自己理解自己
能够理解对方的不理解,是因为,你开始试着理解自己。

一念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你的心是一个发射站,你发出怎样的频率,就会吸引到同频的人事物到自己身边。

别人对你的不理解,只是外在呈现的一个“相”。

“外相”,是由你内心的意念叠加、相干而成的。

过去,你之所以不理解别人,是因为,你的内在无法理解你自己。

你之所以不欣赏别人,是因为,你内在不欣赏和认可自己。

你对别人的不允许,是因为,你内在对自己有很多不允许和不接纳。

你对别人的评判,是因为,你内在对自己有太多的评判和挑剔。

当你学会允许,放下评判,理解自己,理解到了极致,自然打破限制,进入欣赏。

欣赏,就是一道光。欣赏什么,就会照亮什么。

心被照亮,就会引领你回归到爱的本源。

当你能够丰盈饱满地爱自己时,不仅能理解他人,能理解对方的不理解,也能清楚明白自己的心意。

因为你内在足够强大,不再外求,在关系里不再一味索取和付出,而是良性互动,自然会滋养彼此的身心。

当你最终能够理解自己时,你就可以玩转红尘,心不染尘。
第3个回答  2020-10-10
你说的也对,尽管是气话,但是也说出了很多人的肺腑之言,的确是我们不能强求别人理解自己,但是梦想中是希望所有的人都理解你,那是最好的状态。
第4个回答  2020-10-10
前几天,我被杨幂那句 " 你凭什么要别人了解你的辛苦 " 飒到了。
在综艺《亲爱的,请放松》里,当被张大大问到为什么遇到困难,生病的时候,从来不会主动向别人寻求关心,甚至是有些害怕得到别人的关心。
杨幂坦言道:你真的觉得别人会关心你吗?
也许你生病了去医院,就算别人是真的关心你,也只能发微信问一下 " 你怎么生病了 " " 你没事吧 " " 你一定是太累了,要多休息 " ,但也只是仅此而已,对于 " 生病 " 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意义。
不如把时间花在睡觉休息上,让自己得到放松,身体才会快点好起来。
的确,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哪怕他们是你最亲的家人,最爱的朋友,我们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没有遭遇同样的境遇,我们就是不能时刻体会到你的心情起伏与感受。
因为没有哪个人有义务去真切感受你所遭受的苦难与挫折,每个人都在内心会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与苦楚。那些独自在深夜里的崩溃,挣扎与挫折,
成长的痛与苦要自己去经历,生活的甜与蜜要自己给
毕竟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的是冷暖自知。渐渐长大慢慢觉得给予别人最大的温柔,其实就是尊重与共情,我不能真切感知你此刻的崩溃与绝望,但我所能为你做的就是倾听与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