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是我国著名作家谁写的?

如题所述

《昆虫备忘录》是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

《昆虫备忘录》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形象地写出了各种昆虫的特征。

《昆虫备忘录》中的部分内容


汪曾祺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受戒》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代表作《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文学特点

散文写作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7

《昆虫备忘录》是我国当代文学大师汪曾祺的精选散文集,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还有其他代表作,例如《人间草木》《生活是好玩的》


1.《昆虫备忘录》

本书是当代文学大师汪曾祺的精选散文集,收录《人间草木》中最灵动清雅,最适合小学生阅读摘抄、作文仿写的闲适美文。其中《昆虫备忘录》被选作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课文。汪曾祺是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的散文创作成就颇高,善于将花鸟鱼虫、蔬菜瓜果等生活点滴融入散文之中,质朴清新不做作。

2.《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文集,他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以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他的笔尖下总是有着一连串的惊喜:清晨薄雾里带着露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明亮、丰满而使人丰满的昆明的雨,饱涨着花骨朵的木香,自得其乐的栀子花,巷子里卖杨梅的苗族女子柔柔的声音,联大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师友,抑或是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抱膝闲看“活庄子”般的闹市闲民。汪曾祺先生一生都对生活投入真情,那水洗般的文字有种洗涤红尘世俗的力量,赋予了作品纯真的生命力。

3.《生活是好玩的》

好玩,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发现和欣喜,它源于对生活无比的爱。汪曾祺说,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最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乐。他经历了人世的复杂,却天真得像个孩子,贪吃、贪唱、贪看、贪玩儿,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无心机,少俗虑。鹦鹉史航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凡人琐事、市井人生、花鸟虫鱼、旅行见闻,在汪曾祺的笔下散发着温暖的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第2个回答  2022-05-02

昆虫备忘录是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作家、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写作平淡质朴、如话家常,主要作品有《大淖记事》《受戒》《晚饭花集》等,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1997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77岁。

第3个回答  2022-05-06

《昆虫备忘录》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它是一篇关于昆虫的科普文。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外形、习性、活动等,文笔情趣盎然,充满童趣。

文章语言很有特点,能抓住昆虫的外形和动作,从“我”的感受描写昆虫细致贴切,多处运用拟声、似人的手法,将一只只活灵活显的昆虫便出现在人们眼前,让我们产生无限的想象和探究的兴趣。

蜻蜓的复眼,让“我”观察到,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披着光鲜外衣的 “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尖头绿蚂 蚱是画家的最爱。“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扩展资料: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第4个回答  2022-05-05

《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


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代表作品《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人物评价

贾平凹: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中国作家网: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课文简介

《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