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与学生沟通最好

如题所述

1、 理解老师是人,不是神。

理解老师是人,不是神,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每天要面对那么多不同性格的学生,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关爱。还要面对不同的家长,还要面对学校领导的要求,还有家长的期待,还有升学压力,班级评比,实在是辛苦和不容易。

2、 肯定老师的付出。

肯定老师,以看见的事实为基础,不是盲目的肯定,老师爱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肯定老师为孩子们着想,为孩子们的付出。因为有老师教孩子,才让我们家长安心工作。另外找到老师存在的优点,发自内心的欣赏,譬如老师逻辑思维强,那你赞扬老师这方面严谨,老师文采好,语言能力强,赞扬老师的沟通能力好。

3、 咨询孩子在学校情况。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怎么样,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给老师添了什么麻烦等等。

这样你就知道老师眼中的孩子是怎么样的,了解清楚,根据老师说的情况,回家能够针对性的和孩子沟通。

4、 请教老师。

已经了解清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老师对孩子评价。这个时候,需要向老师请教,老师带了这么多学生,比我经验丰富,针对孩子的特点,我需要怎样做,还请老师指点,这样向老师请教,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了解老师的想法。

5、 交流方法。

经过前边4步,和老师关系拉近了,这个时候要表达自己的育儿观念,让老师知道你不是一个盲目的家长,你也有自己的思想。首先感谢老师给的建议。以今天咨询妈妈的孩子为例,孩子没按照老师要求,老师打了孩子,怎么和老师沟通。原则不指责,不评价,不抱怨,抱着真诚解决问题。谈自己的观点,不谈老师打了孩子。作为父母,我不会忘记养孩子的初衷,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孩子学习方面,我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6
一、给予学生最真诚的爱,尊重并接纳学生
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接纳和尊重是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但是,他在老师的眼里仍是一个有潜力和有价值的人。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事实上,许多学生在他们成长以后,常常会说是老师起初对他们无条件的接纳,才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改变自己的力量和动力。他们是在这种正面心态下才有真正的进步的。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面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信任你,那么对面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尊重你,我信任你。
二、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幽默的语言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感到快乐,喜欢与幽默的老师交谈。在向学生表达一些否定性的意见时使用委婉的技巧,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愉快地接受。除了幽默的语言外,还可以用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含蓄手段;或者有意识地适当保持沉默,用不同的眼神传递信息,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运用发自内心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沟通
有个叫皮格马利翁的人,他精心雕刻了一座女神像,他被自己雕刻的女神像迷住了,整天对着她膜拜,最后女神像被他的虔诚打动,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少女。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传递给我们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产生积极的效应。学生受到挫折时,投以鼓励的目光;学生取得好成绩时,送去赞赏的笑容。对于后进生,则给予更多的亲切和友善的表扬,给予关怀的目光。
四、及时的表情与适当的批评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但是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是一种惯用的手段。教师的表扬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个人的心情,不同的学生而受影响。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勇气、责任感和荣誉。也许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声鼓励都会改变学生的一时,甚至是一生。赏识教育家周弘说得好: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
批评重要,但批评的方式更重要。批评应重在未来的改进,而不是追究过去的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有些老师一味地训斥、责怪,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厌恶感。教师在批评时,可用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用暗示的话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但不太伤害他们的面子。
五、课余时间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师在课余时间找机会与学生交流,并参与他们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到老师容易亲近,从而赢得学生的好感。有些老师上课的时候表情严肃认真,课后也经常难见笑容,学生觉得这老师真可怕,不敢接近,更不用说沟通。每一位老师,既要能当严父又要能当慈母。在学习之余,与学生谈谈生活上的事,谈谈他们的爱好,谈谈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成长,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去了解他们的感受。老师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工作,对于他们的发问、好奇,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给予回答。
六、以文传情,拉近距离
教师还有一个与学生沟通的方法,那就是用文字进行交流。我曾经与班上的学生交换日记,日记里的每一篇事情都让我得以了解学生的心情,以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诚挚的文字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促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希望老师多看自己一眼,有些甚至以闹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作为教师,我们要求自己能够触觉敏锐,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没有成见,都能一视同仁,尽量对所有学生接纳的程度都一样,心目中绝无宠儿。
事实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难以尽善尽美,只要我们尽自己最大可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