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Handwashing Day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世界洗手日

10月15日是首个世界洗手日,国际知名的健康促进组织PPPHW发起首届“世界洗手日”倡议,号召全世界各国在今天开展洗手活动。你会洗手吗?请不要发笑,这绝非小题大做。昨天,记者带着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发现,很多人不会科学洗手,在洗手时陷入了误区。

天冷了,用盆洗手情况普遍

人们常讲“病从口入”,我们每天都用手做很多事情,人的一只手上大约沾附有40多万个细菌,生活中,有些人手一闲下来,就抠鼻子、揉眼睛,这样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损,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洗手是公共健康的基础,国际组织把今天定为世界洗手日,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与文化,唤起全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有效将“大健康”理念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直至深入人心,广为接受。

2003年“非典”之后不少市民养成了勤洗手的卫生习惯。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近20位市民,有过半受访者知道预防疾病要靠经常洗手,但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恰当洗手时间的人却不多。在回答“选择什么样的水洗手”的问题中,绝大部分市民都知道选择流动的水来洗手,大家都认识到流水能使污物随水流走,洗手的水总是清洁的。但也有部分市民坦言,天气冷了,他们会将热水倒在盆子里,抹上肥皂认真搓洗,有时甚至全家人共用一盆水。

洗手最好是用流水冲洗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示:洗手最好的方法是用流水冲洗,当前家庭有自来水龙头的比较普遍,应很好地利用这个条件。如果需要温水冲洗,在洗手时可用水壶盛水冲洗,以保证手、眼卫生。也可以采取洗手水与洗脸水分盆等办法,尽量避免污水重用,以利卫生。全家人共用一盆水的方式很不科学,这样会集全家人手上的污物于一盆,当手从水中出来时总不免带点

污水,如此洗手,有时比不洗还糟。关手龙头时,不可直接用手关,应用抹手纸巾包着水龙头来关,或先用清水洗一洗水龙头。

市民洗手大多不超30秒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七成的市民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两成的市民对于洗手的态度很随意,想起来才会洗,而一成的市民是根本没有洗手习惯的。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市民已经认识到,洗手并不是小事,它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在预防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用怎样的方式洗手才是正确的呢?

在“洗手洗多久才干净”的问题中,有市民回答30秒,有市民回答起码要3分钟,更有人称时间多久并不重要,把肥皂都洗掉了就好。市民蒋先生更笑言,洗太久了会被别人笑话有“洁癖”,可见大家对洗手的时间控制把握并不十分了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建议,洗手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30秒钟以上,在这个时间底线以上,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清洁效果。

六成人每天洗手4次以上

对于洗手的频率,六成以上的人每天洗手在4次以上。洗手防病,是不是越勤越好呢?这里必须提到另一种“讲卫生”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怕脏,反复洗手,终日惶惶不安,生怕手上沾染细菌,人们称之为“洁癖”。

其实,这不是讲卫生,而是强迫症的表现,即强迫性地重复一些不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等,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应尽早去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孩子常用洗手液会灼伤皮肤

记者调查了市区多家商场、超市和机关事业单位,发现洗手间普遍使用洗手液,基本看不到肥皂的踪影。据称选择洗手液是因为它“方便又卫生”,很多人认为肥皂经过多人擦洗,会沾染很多细菌。

医学专家认为,事实上市民对洗手液的使用存在误区,医生更主张用肥皂洗手。一方面,市场上的洗手液能否真正起到杀菌作用还值得怀疑;此外,对于孩子来说,洗手液并不适合他们,公共场所的洗手液多是供成人使用,一般偏碱性,孩子的皮肤特别娇嫩,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起到消毒预防作用,还可能灼伤皮肤;再者,皮肤容易过敏的人群也不宜用洗手液洗手。目前市面上的洗手液共分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洗手液,另一类属消毒产品。前者起到清洁去污

的作用,后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杀菌的有效成分。两类洗手液在外包装上有区别,普通洗手液一般为“准字号”,消毒洗手液则多为“消字号”。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张军建议,用流水加肥皂洗手效果会更好。一般情况下,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用肥皂充分地洗,再用自来水冲洗(用流水加肥皂刷洗,效果更好),能使病源微生物减少到95%。

湿纸巾难以代替洗手

对于洗手的姿势,两成的市民表示,将两手端平在水龙头下直冲,三成的人将手指向下,双手下垂,让水顺手指冲下,半数的人洗手的姿势是手朝上,反复搓洗。据专家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应该是将手指向下,双手下垂,让水顺手指冲下,只有三成的市民使用了正确的方法洗手,之所以用这样的姿势来洗手,主要因为下垂的手臂能让水流顺势流下,让污垢随着水流冲走,而又不会弄到手臂上。

那么用湿纸巾能不能代替洗手。不少人由于工作忙,没时间找洗手间洗手,手脏了也懒得去洗手,湿纸巾就成了“省事”的替代品。一位居姓市民说,湿纸巾的包装上都写着“清洁除菌”,用起来觉得比单纯用清水洗手还要踏实。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湿纸巾代替不了科学洗手的卫生,湿纸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

■洗手六步法

○第一步 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 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三步 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四步 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 指尖磨擦掌心;

○第六步 拇指在掌中旋转。

■什么时候应洗手?

1、饭前饭后;

2、便前便后;

3、吃药之前;

4、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5、做完扫除工作之后;

6、接触钱币之后;

7、接触别人之后;

8、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

9、户外运动、作业、购物后;

10、抱孩子之前,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16
全球手洗日
第2个回答  2008-10-16
第3个回答  2008-10-16
世界洗衣日(还得是手洗)哈哈,你从哪看到的?
第4个回答  2008-10-16
国际洗手日
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提倡,在该年的10月13日订立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透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背景
在2005年10月,美国的科学家发现有证据显示,原来发生在1918年,导致全球灾难性瘟疫的西班牙流感,是由禽鸟传播的「禽流感」造成。由於这些科学家发现引致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流感病毒基因和引致禽流感的病毒基因相似。
而继1997年在香港发现由鸡只引起可致命的人类感染禽流感死亡个案。禽流感在2004年再度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印尼等地爆发多宗人类感染个案,和多处禽畜野鸟集体死亡。而据科学家研究所指,禽流感的病毒很有可能经历了多次变种,其对鸟类和人类的危险程度亦有所增加。再加上自2004年起,由於候鸟的迁移飞行,使世界上更多地方有大量鸟类死亡的报告,继东南亚之后,中国青海新疆、俄罗斯、北韩、东欧也受到禽流感的威胁。禽流感对全球人类生命的威胁迅速增加。

国际洗手日内容
世卫将2005年10月13日订为「国际洗手日」。在此之前世卫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以肥皂和用适当的洗手方法,来养成洗手的习惯,是可以减少儿童患上肚泻等病症达53%。以世卫估计每年有1800万儿童死亡而当中90%是五岁以下的幼童,若然以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少可以拯救达一半数目的儿童。
「国际洗手日」主旨是推动全球性的普遍教育,推动洗手对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医护人员,因为他们是经常接触能威胁人类性命的疾病来源的一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