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发现清朝密信揭开慈禧百年前真面目,网友:史书果然是真的你怎么看呢?

如题所述

晚清的屈辱历史我们依旧历历在目。他们闭关锁国崇尚骑射,不重视在明朝时期就非常先进的火器,反而选择发展冷兵器,导致他们的军队作战能力远不如同时期的使用火器的国家。

上一篇文章笔者讲述了康熙与沙俄的雅克萨之战。虽然结局是清朝取得了胜利,但这个胜利是建立在人数上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的。尽管如此,在面对拥有火枪火炮等武器的俄军,清朝依旧损失惨重。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被康熙放在心上,对于火器依旧不予重视。结果到了在晚清时期遭到了列强欺辱,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历史中慈禧太后的形象是一个文化素质很高的才女,她在文学、绘画、政治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造诣。据《清史稿》记载:

“年十六时,五经成诵,通满、汉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

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还称赞慈禧:“能通古今治乱大势,又能诗、善书画”。清末太监信修明回忆:“太后喜写‘龙’‘虎’‘福’‘寿’大字,六尺、八尺,极有气魄。”

△慈禧的绘画作品

△慈禧的书法作品

通过这一系列的“口径相传”,慈禧太后拥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很多人以“理智客观”的眼光评价道:

晚清的衰落是历史必然,是清朝自建国以来就根深蒂固的封建保守思想所致,与慈禧的关系不大。她能以一个女子的身份维持风雨飘摇的清朝,已经实属不易。

然而慈禧真的是这样的一个才女?这些人的评价真的就是客观的吗?故宫档案馆中发现的一道密档,或许会解开这个谜题。

这个密档乃是慈禧的一封亲笔手谕,是在1861年辛酉政变之前写给恭亲王奕欣的。这个手谕一共237个字,然而这么一个“才女”竟然出现了数十个错别字。就比如其中的一段:

“进成(城)后,在(再)传旨著恭亲王总理赞襄正(政)务,是否,求兄弟著议”。(清朝建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汉化,汉语也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之一。)

就这么一句话中,就出现了三个错别字,如此低级的错误怎么可能是一个“才女”所为?因此,历史学家非常怀疑慈禧“才女”形象的真实性,相反,她根本就是一个文化非常低的女子,慈禧之前的绘画以及书法作品,很有可能不属于慈禧,剽窃而已。这一点若证实的话,就颠覆了众人口中“慈禧乃是才女”的形象。

而没有才学的慈禧,怎么能够治国?政治能力是建立在才华的基础上的。她能够掌权,只不过是心眼多再加上运气而已,治理国家根本不行。

△慈禧于1900年写的手书,字体潦草。

晚清时期曾经有一段中兴之兆,就是光绪皇帝的一系列改革政策,然而这些都遭到了慈禧太后的镇压,之后的洋务运动在初见成效之后,慈禧也沾沾自喜,不再上心,忙着筹备寿辰去了。可笑的是,在她快要将寿辰准备好之后,甲午战争就爆发了。

慈禧没有文化,自然目光短浅,只知自身享乐,不会审时度势,在劣势中寻找生计,耽误了清朝中心崛起的机会。有这么一个统治者,就注定了晚清要遭受列强欺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