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会越来越有出息的孩子,通常都有哪些表现,怎么辨别?

如题所述

临近春节,遇到七大姑八大姨,免不了要被问:“孩子成绩咋样?都学了些什么?”

对于不少父母来说,这简直是来自灵魂的重重的叩击,毕竟拼娃的时代,谁都不想落后。

而且,家庭聚会的餐桌上,家长们讨论的内容,总少不了一位主角,那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现在已经不再是以成绩论孩子是否优秀的时代了,孩子的情商、性格和各方面品质都更受到父母们的关注。

如果你家孩子拥有以下五种表现,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拥有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长大后可能会大有出息!



01有同理心的孩子,人生之路更顺畅

之前在一个采访中,《我和我的祖国》中小主角韩昊霖和樊雨洁一起站在舞台上。

雨洁在说话时,由于紧张,双手握在了话筒靠下的位置,导致麦克风离嘴巴距离有点远,声音没有完全收进去。

韩昊霖见此情况,立刻伸手帮她把话筒往上扶了扶,雨洁的声音立刻就变大了。

然后,他还一直面带微笑地看着雨洁,鼓励她放轻松。

因为韩昊霖的一个动作,雨洁立刻就放松了下来,后面的采访也变得更自如。



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到雨洁的情绪,是因为韩昊霖有着很强的同理心,所以他才能时刻注意到别人的感受,照顾别人的情绪,注意到被人忽视的小细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William Damon曾对从婴儿期至青春期的儿童同理心能力发展变化有如下分析:

婴儿早期:对自我的情感和需要之间的边界很清楚,但不能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情感与需要。

1-2岁:能够将辨别他人悲伤的情感发展为真诚的关心,但还不能将这种情感真实化地转变成有效的行为。

3-9岁:意识到每个人的观点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人对同一情境会有不同的反应。借此,会对他人的悲伤做出更适当的反应。

10-12岁:发展出对处于不幸困境中的人的共情——穷人、流浪者及残障人士。

到青春期,这种共情能力将对个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带来人道主义的色彩。

一个具备同理心的孩子,更擅长换位思考,在情感上可以感同身受,在认知上也能放下成见、采取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对方的立场。



拥有同理心,是孩子在和这个世界建立温暖的连结,他们的内心会更温暖、更善良,从而营造出和谐正向的人际关系。

他们更能适应这个社会,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人生道路也会走得更加顺畅。

02自律,孩子迎接开挂人生的最佳姿势

在一个名为“哈佛学霸超自律的一天“的vlog里,我们可以看到学霸提前把每天的时间都做好安排,并把它记在了本子上,让人一目了然。

早上7点45分开始,洗漱,早餐;上午去医院检查和上课;中午和朋友相约午餐,看一会儿书;下午和教授的互动和完成作业……

他有条不紊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并自豪地称这是很成功的一天。

自律的孩子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管是做事还是学习从来都不拖延,具有超强的自我控制力,能够有效抵御外来的不良诱惑,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完。

在外国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发给4-5岁儿童每人一颗棉花糖,同时告诉他们:

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

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

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眼睡觉或唱歌,以此来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十几年以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自制力强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自制力强、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那些学习成绩不错、有着巨大潜力的孩子,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自律能力。

拥有自律的孩子,做事情也会比较专注、有耐心,长大后更容易成功。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过这样一句话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的孩子知道,想要实现自我价值,既要通过自律,约束自己贪玩、贪睡的时间,也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时间投资到完善自己的事情中。

具备自律能力的孩子都是拥有主动权的,他们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03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宰

在真人秀《新生日记》第二季某期的节目中,Jasper因失误删掉了节目组的素材。

应采儿很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被妈妈教育后的Jasper,连饭都没有吃,带着委屈上了楼。

回到房间里,他用被子蒙上头冷静,看到这里,大家还是很惊讶的,一个7岁的孩子,有自己冷静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很赞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反省之后,竟然主动拿起对讲机和导演沟通,并且起身到每一个房间,对着拍摄镜头说了句对不起。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Jasper好棒!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很认真地道歉。”

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情绪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合理梳理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78%取决于他的IQ。儿童大约在2岁左右开始具备自我意识的情绪,他会通过转移注意力、自我安慰、控制刺激物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孩子,在健康,学业,交际,抗压能力,幸福感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是自己情绪的主宰,不会在遇到不愉快的事物时,丧失理智。

从小就会情绪管理的孩子,会充满正能量,拥有一个好性格,善于管理情绪的孩子,一定会更受欢迎,能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之中。



04懂得感恩的孩子人生更加丰盈自在

去年陕西唯一获得“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的赵泽华小朋友,从三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擀包子皮,如今他已经8岁,技术熟练程度达到每三秒就能擀一个包子皮。

他从小能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自己每天都会坚持早起,帮父母擀上一个小时包子皮后再去上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2
喜欢读书/学习的孩子长时间阅读别人的成功和经验就可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高情商的孩子可以正确的解决交友问题、见识广的孩子知道的东西多显得聪明、爱运动/劳动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会在将来越来越有出息。
第2个回答  2021-03-02
我觉得在小时候就想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可以从他的言行中,比如他在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这个孩子是否能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融洽,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控制自己脾气,用良好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第3个回答  2021-03-02
孩子很独立,从小就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孩子很自律,无论学习还是其他事情都都能严格按照计划来做,不拖拉。 孩子头脑很聪明,喜欢专研。
第4个回答  2021-03-02
1.有理想,有抱负,敢于追逐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努力。2.目光长远,想法独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既敢于追求又敢于舍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