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城轨、轻轨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其实轻轨是属于城轨中的一种。城轨、即城际轨道交通或城市轨道交通的简称,专门服务于城市内部或相邻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而城轨一词更多倾向指城际轨道交通,而城市轨道交通则大多用“地铁“或”轨道交通“一词通称。

1、其实城轨和轻轨的区别是对于列车的运力,速度上的不同。

2、轻轨是城市轨道建设的不可缺少部分,而现在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是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轻轨的机车环保,方便快捷。

3、城轨就是城市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的主要力量。它更加适合中等城市发展需要,节能而且安全。

扩展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如市内的地铁或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用于解决中近距离、较小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4
第2个回答  2019-12-29

1、申报条件不同

申报建地铁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

2、造价与技术不同

地铁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成熟的电气技术,先进和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大运量的车体,运营效率较高,地铁造价每公里5-7亿元。

而轻轨每公里造价1-2亿元,这里要提的是有很多城市因为资金和客流量的问题造不了地铁,还要发展快速轨道交通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这样轻轨就是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产物。

3、运客量不同

地铁单向高峰每小时客运量3-6万人,载客量300人以上,采用6组以上的编为一列,车辆长度120米以上。称为大运量城市客运。轻轨单向高峰每小时客运量1-3万人次,有很多城市轻轨线路采用地铁车。2-6辆编一组,车辆长度为30-120米。

4、速度不同

轻轨最高时速70-80公里,平均时速50-70公里。最高时速80-100公里,平均70-90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轻轨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4
关于几个概念-地铁、城铁、轻轨
因为看到很多人,尤其是北京人(不带个好头)对北京地铁的名字乱叫,对地铁、城铁、轻轨的概念不清。所以才想起来写这样一篇日志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北京地铁公司已经统一把所有修建的线路统一命名为“北京地铁”即Beijing Subway。这样的命名是有依据的,是正确的。而很多无知的人对其的名字一直保持一个错误的叫法,而且多经纠正不知悔改,这里包括很多交通协管。他们不知道误导了多少外地人,如同在西直门站找了半天“城铁13号线的人”最后自己转出了站还多花了钱之类的事情比比皆是。

下面我给出这三个正确的概念:

1.地铁

又名地下铁道,英文Subway。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列车运送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简称地铁。地铁主要是由线路、列车、车站等组成的交通体系。此外还有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照明、排水等系统。地铁线路由路基与轨道构成。轨道与铁路轨道基本相同。它一般采用较重型的钢轨,多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轨距一般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线路按所处位置分为地下、地面和高架线路3种。地下线路为基本类型;地面线路一般建在居民较少的城郊;高架线路铺设在钢或钢筋混凝土高架桥上,避免与地面交通平交,并减少用地。地铁列车均采用由电力动车组成的动车组。地铁车站是列车到发和乘客集散的场所,一般建在客流量较大的集散地。

这也就是说明北京在建和已经建成的1,2,4,5,6,8,9,10,13,八通都属于地铁。

2.城铁

又名城市铁路,或者城际铁路。是连接城市之间的铁路,其运营能力远大于轻轨和地铁。其轨道与地铁相同,一般采用较重型的钢轨,多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轨距一般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如天津到北京的城际铁路。

3.轻轨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两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8号线、9号线即是。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 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之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但愿不要再发生错误的称谓,一来被人耻笑,二来误导外地人。

现在北京地铁统一票价,全部2元,换乘不用查票,直接换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31
鄙视楼上几位,这么有技术含量的提问居然被贬的一文不值。
  轻轨和地铁同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可以架设在高架、地面和地下。广义上也是铁路的一种。当然我们平常说的铁路是指大运量,长距离,多用途(客运货运)的铁路系统。而轨道交通的特点是:
  必须是大众运输系统
  必须位于城市之内
  必须以电力或者内燃机驱动
  必须行驶于轨道之上
  班次必须相对密集
  明显和一般的铁路有极大的区别,你不会指望地铁或轻轨能运输坦克和大宗货物吧。
  轻轨运输列车比重铁列车更灵活,能行走更陡斜的坡道或一些设在路口的急弯。这些系统一般设在市区,以单节车厢或较小型的列车提供频密的班次。
  轻轨的造价比重铁为低,因为它们需要的基础建设程度有差别;加上轻轨的灵活性较高,故施工规模亦较小。轻轨最大坡度可以用到8%,最小曲线半径20米,所以线路铺设灵活低成本。
  轻轨车辆通常较短、窄和轻。例如同样使用标准轨,属于重铁的东铁线车厢长
23.75米、宽
3.1米,最长可串接12节车厢行走;而轻轨车厢一般按照大客车参数看齐,长一般不超过15米如果是通道车可达23米、宽则2.5米程度,最长一般总编组长度不大于80米
  地铁,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底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因此,地铁绝大多数是路权专有的,车辆并不具备进入标准混行地段的能力(小半径曲线最小到20米半径,陡坡最大到8%,可无闭塞运行),这也是地铁区别于轻轨交通系统的根本性的标志。
  另外地铁的运营能力比轻轨高1到2倍。
  (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感兴趣,这些都是我找资料后自己整理的,忙活了不少时间看着给点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