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的故事

抗击非典的故事

抗击非典的故事:
钟南山与非典作斗争,03年的一场非典让钟南山一夜成名,钟南山抗击非典的重要贡献。钟南山作为中国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非典期间一直奋斗在工作岗位救死扶伤。

经验可复制,疫苗更可靠
2002年12月22日,钟南山所在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个来自广东河源的奇怪的肺炎病人,两天后,河源救治过该病人的8位医护人员全部被感染。这是钟南山接触的第一例“非典”病人。2003年春节后,非典病例剧增,钟南山出任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组组长。他向广东省卫生厅主动提出:“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那一年,他67岁。
“‘非典’来的时候是‘遭遇战’。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是什么病源,也不知道怎么防御,于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迷惘。”钟南山借用军事术语,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而现在,经历了十年的发展,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我国已经能够高效预防。钟南山指出,从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猪流感(新甲流)两个疫情来看,“我觉得中国防治能力,公众的态度,对突发性传染病的认识,都更加理性了,政府这方面的准备更加充足。”这得益于SARS以后国家加强了疾控方面的投资,部署人力及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此外,钟南山指出,国家也非常重视病源,一旦发现一些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马上就会进行检测,“这个方面,我看中国的水平不比国外的低!”钟南山肯定地说。
“假若再次发生‘非典’,那么我们获得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钟南山说,以前需要一两周才能做出病原的测序,可现在技术发展了,只需要一两天就可以做出来。“一旦发现了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烧、肺炎,或者带有传染性的疾病,国家很快就会隔离病源,并且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这样一来,疫苗就可以很快做出来,对抗疾病。”
这十年里,建立了应急体系
不过,2003年后,突然爆发的SARS又突然地消失了。钟南山透露,有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SARS病毒仍然存在,但现在的传染性致命性都不强。“90年代的人和最近几年的人的血清中都发现了SARS抗体,所以SARS还有可能在特殊的环境下爆发。”钟南山认为,类似SARS的动物源性或者不明原因的传染病,并非自“非典”才有,只不过人们不大关心它,不大认识它。他指出,以前医务工作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不会努力研究原因。而经历了非典,一旦出现一两例不明原因的传染病,医生们便一定会搞明白病原,“这就是SARS带给公众、给政府的教育。病毒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大家要更重视。”
其实,与非典类似的疾病在这十年里也有过,但中国建立了应急体系,于是良好地应对了公共卫生危机。钟南山说,抗击甲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009年4月份,墨西哥发生甲流。中国立即采取了“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措施,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成功研制出甲流疫苗。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有将近一亿老百姓接受了甲流疫苗的注射。钟南山说:“我自己也注射了疫苗。当然后来的甲流并没有大量地蔓延,所以将近一个亿的人接种疫苗以后,它真正的效力并没看得出来,但是我觉得,对这种突发性传染病,就应该这样重视预防,它的积极的处理是对的。”
不过,对于当下的传染病防治体制,钟南山的评价仍然有所保留。记者问起目前传染病机制是否还存在像10年以前那样的瞒报情况?钟南山的答复是:“有,也没有。”他补充解释道:“有是说现在政府非常明确,发生传染病要及时通报;没有是指,可能有些省份、有些地方,对于及时通报疫情有顾虑。体制健全还需要一个过程。”
防疫无国界,需全球协作
“传染病是无国界的,一旦发生,就是全人类的事情。”钟南山说,这也是非典带给人们的教训。因此,传染病的防控是全人类的事,要全人类共同去做,而不是靠一个国家做。疾病发生时,应该提倡国际、境内境外的大协作,更快地发现病原,研究疫苗。
非典实际上最早在中国发现,可是中国却保密不讲,于是耽误了研究。钟南山说,当时中国最先有非典病人,可以更好地做研究寻找对策,可是却秘而不宣,耽误了许多时间。“各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特长,大协作才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8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过重于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 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12
钟南山与非典作斗争,03年的一场非典让钟南山一夜成名,
第3个回答  2020-06-10
钟南山是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