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都挺好》?

《都挺好》是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你觉得怎么样?

我个人觉得这部剧的故事情节很真实,其实也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并且其反映出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值得大家去深思,更容易引起共鸣。再加上各大老戏骨出色的表演以及导演的敬业精神,这部剧算得上是一部罕见的好剧。

让我特别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苏明玉。她是在一个极度不公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从小遭受了很多母亲的白眼和忽视。所以她童年的快乐是缺失,因为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之下,作为女孩子,是非常吃亏的。每次看到苏明玉小时候被妈妈排挤和不重视的时候,我都觉得很揪心,因为实在是为她抱不平。

这部剧的主题很突出,逻辑也清晰,所以一上映没多久就占了热播榜。而且在剧里,不再使用流量明星,不再忽视演员的演技,是现在的影视行业中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同时也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作品,我看到这部作品的时候,真的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专业的演员阵容了,整个剧都是拼剧本,拼演员的演技。这才是影视作品应有的样子。

相比现在很多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都挺好》这部剧真的算是“出淤泥而不染”了。并没有收到当前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并没有一再追求演员颜值的高低。这让我看到了专业的水平,也给广大观众呈现了最优秀的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1.阵容,剧情

首先是演员的选择,倪大红老师,姚晨,郭京飞,王鑫等,这些演员在情感的表达上比较有代入感,能够感同身受。情节方面并没有影响剧情走势的bug,剧情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没有以不合理的方式强制推动剧情,观看效果连接贯通。

2.源于生活,具有话题性

剧中人物性格,琐碎事情,与我们大部分家庭是符合的,容易产生共鸣,观众有讨论的热情和欲望。

3.主题有深度

观众可以通过情节,人物性格来思考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现实问题,让观众有思考的余地,通过剧中人物和情节可以进行更深的挖掘。

贯穿这部电视剧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存在问题的原生家庭对子女的荼毒究竟多严重?
苏明哲代表。苏家长子,剧中苏明哲虽然没做什么让人怒发冲冠的事情,但就是看起来很烦躁,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他的迂腐和隐藏型凤凰男。苏明哲不会像苏明成一样出言不逊,可怕的是他的迂腐和固执,他会慢慢磨掉你的心智,让你来接受他的错误的理论。还有一个特点是他的隐藏型凤凰男性格,他并没有像凤凰男那样说出“我的父母亲养我多不容易,所以……”的标准句式,但是他的每一次决定都是站在自己的面子和苏家的利益上考虑,本人却又懦弱无能,所有事情要交给其他人来善后,是典型中国式无能又愚孝的代表。

2.苏明成代表。苏家二子,是苏家既得利益者,导致他无责任,无担当,脾气暴躁,有一点小无赖,教养不够,才会对自己的亲妹妹大打出手,是中国大部分青少年现状。

3.苏明玉代表,苏家小妹,是原生家庭教育失败下的另一群体,受害群体。由于从小重男轻女导致长大后的苏明玉性格强悍,封闭,说话刻薄,做事情果断决绝,对特定的人重情义,也是性格缺失的一种。

这个电视剧还有许多精彩的部分,例如用和谐家庭下长大的吴非和丽丽反衬出家庭教育失败下的苏家子女的性格缺失,使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强烈。还没看的朋友们,推荐指数☆☆☆☆☆

开车需要考驾驶证,辩护需要考律师证,可怕的是,当父母不需要通过任何人的允许,也不需要经过任何的考试,才会出现这么多性格缺失的人,如果没有做好准备,请不要擅自开启一段生命。

祝愿世界上的小朋友们都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段幸福的童年。

第2个回答  2019-07-25

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很不错。

首先,演员演技非常好,能够把里面的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非常生动的表演出来,让人看了印象很深刻。


其次,这部电视剧能够反映出现实的家庭生活,一家人的生活状况,亲人间的关系,家庭的重男轻女,都表现得特别真实。


另外,这部电视剧情节很生动,里面的争吵,感动,内心世界等表现的都非常不错,这也是它能够大火的原因。

第3个回答  2019-07-25
有人认为,阿耐原著《都挺好》其实更接地气,因此有人将原作与剧集一起追着看。快餐式社会,或许电视剧更能呈现直观感受。苏家仨孩子,长子明哲留学美国靠的是父母资助,二子明成机灵仗的是(父)母宠溺,唯独小女儿明玉不受父母“待见”,当年虽有实力考清华,母亲却要其“让渡”读免费师范生……为这般,为那般,都是为哪般?!如此这般,冷暖自知般。真切过瘾,活杀生香。
“性格决定命运!”有道理,可是难道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当生活把一个人逼到绝路时,人的潜能就会激发释放?不知可否,这个或还是有点道理吧。就像剧中人在剧中说的“要不努力工作,哪有生活!”
没 错!“现实说了算,生活说了算!”无论是长子明哲,还是女儿明玉大家都心知肚明。“拼命读书,拼命工作;争得个人上人”曾经,现在的现实世界,持有这种心态多着呢。生活本来就是一团麻,普通市井生活,有像二子明成这样被父母宠坏了的,啃老可以啃到“坑爹”地步的“大男人”。
剧中,若是明玉没有说穿父亲对他们兄妹三人有关“养育费开支”记账一事,二媳妇丽丽才意识到苏家问题有多么严重,丈夫明成有多“啃老”!一石掀起千层浪,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戏里,苏爸苏大强并不“省油”,老伴意外过世,原本百事不管,性格“懦弱”的“一家之主”,面对家事琐事只会逃避的“妻管严”式“大男人”,—个并不称职的父亲形象,总之没办法令人同情。
苏大强身上还存在着一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作”派。“作”也是非一般的“作”,他“自私”,也“无助”,更有借子女“孝心”予极力摆脱从前各种各样身心上的“阴影”。作为长辈却不能体会子女晚辈多种不易。“苏大强”有时又像是活在“真空世界”里的天真老玩童?我看也不是,若是将之看成是“袖手旁观”,好像也不是吧。总之,他已老了,过去的该忽略不计,当下的也只能是听之不任之。
在这部电视剧里,苏家的三个子女都有自己的苦衷。长子明哲在美国鞭长莫及,起初答应接父亲去美国一事也黄了。由于突然失业,以及妻子吴非的顾虑而搁浅。其实吴非的所为所作是有一定的道理,好面子的明哲为此深怀内疚,也爱莫能助。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下明哲重新找到工作,后外派上海。
的确,清官难断家务事!真所谓是海上无风不起浪,家长里短必有因。一如苏家家事、内中又夹杂着各自在职场打拼的诸事,碰巧搭在一起,结果“着火了”!苏家二子明成,因妻子丽丽被公司解雇一事遣怒于胞妹明玉,还动手打人并导致明玉受重伤入院医治。两个从小吵到大,打到大的自家兄妹几乎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明玉选择报警,明成遭遇拘留。
身为妻子的朱丽不希望丈夫明成坐牢,恳请公爹苏大强出面劝明玉让步。奈何不得这位一点没有能耐的父亲,居然说女儿明玉根本不会听他的云云。无果之下,朱丽只得向大哥明哲求援,优柔寡断的明哲左右为难,幸好是妻子吴非主见,并替丈夫解了围,主动找公公苏大强,并晓之以理,要其以一家之主身份调定解决。
与时同时,朱丽父母也希望明玉能对明成网开一面。在大家再恳求下,苏大强硬着头皮到女儿病床前……待剧情发展下去,最终明成从拘留所放出来。但是明玉与明成的兄妹情份不可能再有转机。也许,这种状态终生抹不去了。个人的看法是,来自童年,乃至青少年时的烙印最难被忘却。
不过,苏家大哥明哲以为“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私以为并非如此简单吧。之所以造成家人之间“嫉恶如仇”的尴尬局面,还不是因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大问题上有不可推缷的重要责任所致。
“原生态”家庭现象被世人反复咀嚼论证,生养有多个子女的家庭,父母的某些“偏心眼”或会成为子女之间产生矛盾的隐患,或是给双方埋下了心理不平衡的“定时炸弹“。所以说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并非一定是现实里的合格父母,为人父母当自省,一时失策终生恨!不过要做好这一点实在很难。反之,身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要多理解父母的难处。当然,说起来都相对容易。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念好家经实不易。再比方说剧中的蒙总,经营着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担任集团董事长一职,作为大股董的他,可是面对几位在集团里谋职却不作为的舅老爷、外甥子,带着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关系,尽想着捞好处的妻子娘家人,也同样会被搞得焦头烂额……
《都挺好》虽然属于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个人以为,无论是阅读同名小说,还是电视剧值得观之。存在即合理,生活无论被放大还是缩小,终究是来源于生活的本来面目。因此,无论你是未婚,已婚,有无孩子,作为成年人都可以看看,无论直观,还是冷眼旁观。
生活时常会是一地鸡毛,人们常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挺好”或也就是人们用来表达美好,还有追求“完美”之多种意思表示
第4个回答  2019-07-25
《都挺好》把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家庭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原生家庭中重男轻女、父弱母强、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年迈,养老问题、赡养问题上应尽的义务都在电视剧里面有所体现。电视剧上映期间一直在微博热搜榜上,引起了不少的话题讨论,它的“火”是必须的,不是偶然的。电视剧虽然也是俗套的家庭伦理问题,可是用母亲的去世来引开故事的序幕,处理得别有味道。人物的个性刻画清晰,家中三个孩子各有各的脾气秉性,老大光说不做,打肿脸充胖子,老一派的思想在老大身上能明显看到;老二啃老,思考问题简单;老三女强人,嘴上强硬,内心孤独,对家人其实是面面俱到的。

相比小说,我觉得电视剧改编的有一段是比较拖拉的,还有就是苏大强转折得有点快,但是我不喜欢小说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的样子,生活已经这么苦了,我们看电视时候的代入感,最后大团圆会跟着开心,因为每个人都会期待亲人的关心和爱护,苏明成最后道歉,他成长了!明玉原谅他,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委屈,会说明玉从小得到最少,最委屈,现在付出最多,但是我觉得明玉可能一直期待他们爱她,父亲,哥哥的爱!我挺喜欢这个结局的,和自己和解!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很多被现实放大了的东西,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些事情会觉得很遥远,其实就在身边。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将就的婚姻不会幸福。在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会影响孩子的人生态度,会造就各自的性格缺陷。

成长不是以年龄来区分的,而是以你遇到的事来促进的,老三命运坎坷,所以早熟而独立。其他苏家三男人,因为母亲的存在,其实一直缺少独立成长发展的空间。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却各有不幸。原生家庭,是业债,出生,无法选择,其实,也无法逃离。一个人的良知,需要个体去承担,逃避和抱怨,都没有用,既然无法摆脱,就要敢于面对,在时间里,不断地寻求平衡点,让对方尽量满意,让自己也觉得舒服,尺度和距离,穷尽一生都在调整
首先值得夸赞的一点,就是本剧并没有很明显地标榜某个角色的优越性,通俗来讲就是将每个角色的尺度拿捏得非常好,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会存在一些缺陷和毛病,这是非常接近真实的人物设定,毕竟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就比如二哥苏明成,他啃老、有暴力倾向,但对老婆、对父母特别关照和上心。这种优缺点共存的人设才更接地气,更容易让观众觉得真实而继续看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