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立得 拍照完为什么要甩照片?什么原理?

如题所述

因为成像原理是用滚轴把药液从白框里的药液包中均匀压到相纸上,甩了之后反而会影响药液均匀分布。药浆由显影定影剂、卤化银溶剂、胶料等配制而成。

负片受到感光后,两基同时从一对滚轴中压过,塑料袋被挤破,药浆均匀地涂布负片和正片的叠合面上。正、负片之间会发生一系列迅速的化学反应。早期的拍立得用的是撕拉片,拍完撕拉以后照片是湿的,很多人就喜欢甩一甩干的快。

现在一般用的都是整体式的相纸了,但是因为看样学样导致撕拉片时代的习惯根生蒂固的传了下来…很多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甩照片看别人甩也跟着甩,这是个坏习惯,会影响成像质量。

扩展资料:

宝丽来(Polaroid,台湾地区称拍立得)是著名的快速成象相机品牌。

与一般照相机相比,一次成像照相机(拍立得)的镜头和快门没什么两样。其特殊的工作原理,一次性成像相机装胶片的机身也与众不同,为了转印和药包,机身上有一对不锈钢的滚轴,正负片基就从这对滚轴中碾压下通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拍立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7

因为拍立得照片是没有底片,甩动发生化学反应。

表面涂有含银量高、涂层薄的卤化银感光剂;第二层的片基是正片,表面涂有一层由活性炭、硫化物、胶料等组成的层。两层片基中间隔着一只盛有药浆的塑料袋。

甩动之后塑料袋被挤破,负片受到感光后,两基同时从一对滚轴中压过,药浆均匀地涂布负片和正片的叠合面上。正、负片之间会发生一系列迅速的化学反应。

未感光部分的卤化银则被药浆溶解,扩散到正片的受层上,与接受层中的硫化银等催化剂接触,还原成金属银,在二层片基上,形成人们所需要的正像。一张照片就形成了。

扩展资料:

拍立得不是数码相机,每张照片都是拍照那一秒镜头所见到的,不存在存根,镜头、显象药水和刹那光阴造就这张独一无二的照片。

市面上目前免冲洗相机的成像胶片都是盒装的,每盒8张,拍摄时,片盒装在机身后部。拍摄后,先拉出引纸,使正、负片面叠合,再把片子从一对滚轴间隙中拉出。过几秒钟,将正片从负片上揭下,再涂上一层上光浆,就能得到一张光亮平滑的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拍立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07
因为拍立得照片是没有底片的,直接在照片上面成像。在照片感光之后通过不锈钢滚轴的挤压,在压破相纸背面的药包的同时照片被直接送出相机外。最开始照片上是没有影像的,通过药水的化学反应才会显出影像,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开始照片上没有东西,我们拿在手里甩一甩就出来画面了。甩动的这个过程是促进空气流动进而促进药水的挥发,如果不甩的话,过一会也是可以看到显出的影像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