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生活能力培养要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这也是所有学前教育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应该在这个纯真时代为孩子提供些什么,让他们掌握哪些能力呢?

有品牌文化的幼儿园的目标不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是保育的同时,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在语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上学、生活开启智慧之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学习做人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要学会了礼貌、学会自控、学会分享等等。进了幼儿园,孩子知道向老师问好,课堂上知道听老师的口令,知道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

学习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孩子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学习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这样的关照,他们会要求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穿好衣服,要求他们在多少时间内到教室外边排队。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开果汁瓶盖,知道上了洗手间之后要洗手。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也给爸爸妈妈莫大的方便,你带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他、帮着他了。

学习适应环境

不要以为适应环境只是对大人而言,小孩子也是一样的。初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虽说孩子小,但幼儿园也会带领新入园的孩子“参观”园所,熟悉环境,做好铺垫,产生好感,减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学会尊敬老师

不要以为“尊师”是上了学的孩子才要学的内容,其实,要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先让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只要遇到老师都会习惯性问候“老师好”,老师反过来夸孩子懂事懂礼貌,在老师这样的评价下,孩子自然更加喜欢幼儿园。

学会独立生活

让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将来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经历他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幼儿园面对每一个小朋友和每一位老师,是在人为的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在他的身边,他要被动地从家长的安排中学会接人待物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将来成长的路上不至于脆弱无助而变成可怜的人。

学习照顾自己

幼儿园生活,本身就是让孩子去学习一些家长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耐心去教育孩子的那些芝麻大点的小事,比如说早晨起来怎么穿衣服和袜子,吃饭时怎么拿筷子,吃完饭后怎么去刷牙,大便之后怎么擦干净小屁股……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些生活点滴就是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学会保护自己

孩子在独立生活的能力中还要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吃饭时喝水时要注意别烫着自己、朋友玩耍的时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危险动作的游戏不要参与,感觉到危险的时候要学会喊老师相救。在幼儿园之外找不到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跟陌生人说话,不让陌生人把自己带走,不吃不喝陌生人给的东西。要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要找可靠的人(比如警察叔叔)求救。总之,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学习关心别人

幼儿园的生活,其实也是在从小锻炼孩子的集体生活能力。在一个集体中,能够学会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对方的关心。关心别人,其实也算是关心自己。这个层面的意思,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的老师,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就是让孩子了解关心与爱护,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当必然的一项前提条件。

学习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其实跟关心别人的感觉差不多,有着同一种的解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可是,这一意义,孩子至少要等到长大以后估计才能真正的懂得。但是,引导孩子在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学会伸出手去帮助自己能够帮助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慢慢去体会,真诚地给予别人及时恰当的帮助,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1.激发自理兴趣

凡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以帮助他们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激发孩子自理的兴趣是教育孩子树立自理观念的关键。

随着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像成人一样劳动,认为劳动是像游戏一样,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其实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做得并不完美,家长也应给予鼓励。如家长的一句“你真能干”,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大人对孩子的自理行为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

2.提供锻炼条件

孩子自理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环节,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3.正确看待差异

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3-4岁的幼儿可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叠被褥,洗手绢,自己整理玩具图书等。

5-6岁幼儿,可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让孩子饭前摆放餐具,饭后帮助收拾饭桌,让他们扫地、擦桌子、浇花等。父母除了必要的帮助以外,还应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不宜要求过高过严,孩子自然会有不同于昨天的今天。

4.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需要时间,相信只有给幼儿更多机会锻炼,动作才能变得熟练。总之,家长要有耐心,细心加以指导,从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使幼儿的技能慢慢熟练化。

5.家园整齐划一

由于有些家长的溺爱,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物,自己吃饭,可在家里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所以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才能取得好效果。

6.持之以恒

孩子在学习自理的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教他们方法,给他们鼓励和帮助。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家长不能因工作疲劳或赶时间,就对孩子说:“今天就让我来喂你”、“今天不用洗了”等等。这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日用贴士
⊙营造良好自理范
第2个回答  2020-10-28
大班生活能力培养,主要教他培养他自己自主能力,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