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

如题所述

宋·司马光《孙权劝学》一词多义如下:

一、以:

1、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白话释义: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白话释义:自己认为获益很多。

二、当:

1、但当涉猎。(应当)

白话释义:你应当粗略地阅读。

2、卿今当涂掌事。(掌管)

白话释义: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

三、见:

1、见往事耳。(了解)

白话释义:了解历史罢了。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白话释义: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

文章赏析: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

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

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

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1
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
我来答有奖励
jzniu_com
LV.17 2017-03-19聊聊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辞: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古义: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治理
及: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查看全部7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快点
宋·司马光《孙权劝学》一词多义如下: 一、以: 1、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白话释义: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白话释义:自己认为获益很多。 二、当: 1、但当涉猎。(应当) 白话释义:你应当粗略地阅读。 2、卿今当涂掌事。(掌管) 白话释义: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 三、见: 1、见往事耳。(了解) 白话释义:了解历史罢了。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白话释义: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 文章赏析: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 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 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 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65 浏览74612019-07-01
《孙权劝学》中的一词多义
通假字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涂”同“途”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博士:古,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 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 以:用 古今异义字 更 古:重新。今:更加,越发。 及 等到......时候。 大 很,非常。 岂 难道。 就 本意靠进,此为去做。 士 人物的通称。 过 到,经过。 但 【但当涉猎】 古:只。 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语气词,译为“罢了”。 今:耳朵 治 古:研究。 今:治理 博士 古:当时专管传授经学的学官。 今:求学的高学位。 见 古:知道。 今: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 希望采纳!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只是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怎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认为读书非常有益。”于是吕蒙便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吕蒙了!”吕蒙说:“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了解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10 浏览7089
孙权劝学中全部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见:①见往事耳(了解)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孤岂欲亲治经为博士耶(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博士:古义,三国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的名称。) 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见往事耳(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全都是对照着《初中文言文全解》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的~
42 浏览1046
孙权劝学一词多义
一、为 1、治经为博士:成为 白话译文: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 2、自以为:认为 白话译文:自己认为。 二、见 1、见往事耳:了解 白话译文:了解历史罢了。 2、见事之晚乎:知道 白话译文:知道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三、当 1、当涂掌事:掌管 白话译文:当权掌管事务。 2、担当涉猎:应当 白话译文: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 四、以 1、辞义军中多务:用 白话译文: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自以为:认为 白话译文:自己认为。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白话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此文出自宋·司马光《孙权劝学》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 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 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
第2个回答  2020-04-27
有奖励
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
我来答有奖励
jzniu_com
LV.17 2017-03-19聊聊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辞: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古义: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治理
及: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第3个回答  2017-03-19
通假字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涂”同“途”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博士:古,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
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
以:用
古今异义字
更 古:重新。今:更加,越发。
及 等到......时候。
大 很,非常。
岂 难道。
就 本意靠进,此为去做。
士 人物的通称。
过 到,经过。
但 【但当涉猎】 古:只。 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语气词,译为“罢了”。 今:耳朵
治 古:研究。 今:治理
博士 古:当时专管传授经学的学官。 今:求学的高学位。
见 古:知道。 今: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08
孙权劝学一词多义:
一、以:
1、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白话释义: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白话释义:自己认为获益很多。
二、当:
1、但当涉猎。(应当)
白话释义:你应当粗略地阅读。
2、卿今当涂掌事。(掌管)
白话释义: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
三、见:
1、见往事耳。(了解)
白话释义:了解历史罢了。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白话释义: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