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1,意思是对于那些事而有善的人,我们应该让他们尽量保持和发挥这种善行;对于那些事而无善的人,我们应该包容他们,并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表现其善行。这样,我们的“德”性修为也就会普遍的提升。而如果是善的人和不善的都对其善待的意思,相反则暴露出分好人和坏人的区分,何必要去区分他们,这是违背常识的。

2,出处: 老子《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

3,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4,译文: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5,解析:

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文中所讲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没有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使人人守信、向善。老子把以“道”治天下的希望寄托给一个理想的“圣人”,在他的治理下,人人都回复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以养以长自己。这种见解是有进步意义的。本章从文字上和内容上看,都是紧接前一章的问题,深入进行分析论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0
善者吾善。
我理解它并不是善的人我对他也善。作为四十九章标题的《善者吾善》的两个善在这里并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善良、善于、灵活变通的意思。
吾取我,自身,收纳外物化为己有(与己化为一体)之意。
综上,此句意指↓
善者自为善——真正具有良善的人自身就是善良本身,无需借助外物而便具有善的能力,并且具有灵活变通的能力,能够将不善者引导转化成为善——不论是事物结果,还是不善本身。
于是才有了文中的“善者吾善,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善者我善待他,不善者我亦能善待他,甚或使之善变转化(不局限于人与物),便是真正有"道"的善。(取德为"道"之显现意)
拙见,如有误请指正。
第2个回答  2019-02-26

意思: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圣人的行为就完美了,从而使人人向善。

出处:老子《老子·第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白话翻译:

圣人通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圣人的行为就完美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圣人就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

有道的圣人在其位,约束自己的欲望,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纯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圣人使他们都回归婴孩般的天真烂漫状态。

扩展资料

《老子·第四十九章》表达的老子政治思想:

文中所讲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没有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使人人守信、向善。老子把以“道”治天下的希望寄托给一个理想的“圣人”,在他的治理下,人人都回复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以养以长自己。

这种见解是有进步意义的。本章从文字上和内容上看,都是紧接前一章的问题,深入进行分析论证的。

“圣人”生于天下,他能够恰当地收敛自己的心欲,兢兢业业地不敢放纵自己,不敢与民争利,不敢以自己主观意志而妄为。他治理国家往往表现出浑噩质朴的特征,对于注目而视、倾耳而听,各用聪明才智甚至机心巧诈的老百姓,圣人却要他们都回归到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圣人常无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