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急用!~24小时内发过来
六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要人教版的,最好是2007——2008年,人民小学的期末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7分)(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扣分,否则扣1-2分)
yì kǒu tóng shēng tiāo tì shèng qì líng rén
( ) ( ) ( )
dōng tiān mài gài sān céng bèi ,lái nián zhěn zhe mán tou shuì。
( )( )
二、照样子,根据字的不同义项组词(3分)
例:
足: ⑴满、充分心满意足 ⑵值得无足轻重 ⑶ 脚画蛇添足
临: ⑴靠近,面对 ⑵到达 ⑶将要,快要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词语,写在横线上(4分)
1、拂晓 黄昏 正午 下午 深夜
2、寒冷 清冷 凉快 严寒 温暖
3、没有 半数 少数 多数 全部
4、纺纱 穿衣 剪线 织布 缝制
四、理解词语(3分)
“千山一碧” 、“万古长青” 、“翠色欲流”三个词语都含有表示绿的字,分别是 、 、 。“千山一碧”表示绿的 ;“万古长青” 表示绿的 ;“翠色欲流” 表示绿的 。
五、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并在序号上打“√”(3分)
1、轮船对运输正如渔网对a、编织 b、捕鱼 c、劳动 d、 鱼
2、树木对森林正如钢铁对a、工具 b、 铁轨 c、 金属 d、 高炉
3、鸟儿对天空正如船儿对a、大地 b、工厂 c、 河流 d、天空

六、写出两副你记住的对联(4分,超过可加2-4分)
1、
2、
3、
4、
七、判断。对的打“∨”。(7分)
1、“姑”“古”“贵”三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后的面的一个字应是“古”。( )
2、《鸟的天堂》《林海》《养花》的作者都是老舍。 ( )
3、“玻璃”“地上”“爸爸”“模糊”最后一个音节都读轻声。 ( )
4、“周瑜打黄盖——愿者上钩”是歇后语。 ( )
5、“F L D K M”这五个字母是按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的。( )
6、“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中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修辞手法。 ( )
7、“他的红红的笑脸隐藏在树丛中。”缩句后成为“他隐藏在树丛中。” ( )
八、按要求改写句字(8分)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改为反问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的。”
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4、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九、根据课文填空(8分)
1、《竹石》由 代诗人 写的,全诗是这样的: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 (4分)
2、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绿叶,( ), 不留一点( )。那( )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是围绕“ ”这个中心句来写的。作者是在 处观察榕树的。这段话是对榕树的( )态描写。(4分)
十、连线(5分)
《泊船瓜州》 “监狱之花” 解放战争时期
《我的战友邱少云》 齐白石和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以后
《狱中联欢》 王安石 抗美援朝时期
《一夜的工作 》 邱少云 视若瑰宝
《争画》 周恩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十一、阅读短文,按文后的要求做。(18分)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
( )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 )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膀。“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花,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个战士说。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那是几块青稞饼。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作为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文章第二节的五句话顺序混乱,请整理一下,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2分)
○1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2一支队伍正在行进着。

(4)文中划线句子最恰当的解释是: (1分)
A、战士感到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
B、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感动了。 ( )
C、危险之中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 ( )
(5)按时间顺序把全文分成两段,在文中用“‖”表示。(1分)
(6)读了短文,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经过努力,你一定找到了答案,请回答出来写在下面。(2分)

(7)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神情等的语句,如“艰难的步履”、“严峻的神情”、“魁梧的身材”等,请你按要求再写出三个及以上的词语来。(3分)
①形容神情的:
②形容步伐的:
③形容身材的:
(8)读了短文,对照红军官兵的英雄事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智能趣味题。
一名男子指着照片说:“照片上的人,他的父亲是我父亲的儿子,但我没有兄弟,也没有儿子。”这名男子与照片上的人是什么关系?( )

十二、作文(30分)(选作一题)
(一)作文题目: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环保局长、校长 、老师、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
2、文章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

(二)材料:小芳去学校阅览室借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拿回家后
发现里面好几页有点破,如果再不补好,就有可能掉下来而变得残缺不全,
如果补好的话,同学们又会误认为是她把书搞坏的,怎么办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及评价建议:

一、异口同声、挑剔、盛气凌人、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二、(1)居高临下 (2)身临其境 (3)临别
三、(略)
四、碧、青、翠、范围、时间、程度
五、1、d 2、c 3、c
六、(略)
七、1、(∨) 3、(∨)
八、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难道不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的。
3、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著名的钱塘江潮汐最大。
4、虽然陆地这么大,但是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九、1、(略)
2、(原文略)围绕“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写的。近处、静态。
十、(略)
十一、(1)几块青稞饼
(2)4 3 5 1 2
(3)略
(4)B
(5)一段(1-4自然段)二段(5-6自然界段)
(6)略
(7)略
(8)略
l 智能趣味题:父女关系
十二、(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7
哎,大哥。我打的很辛苦哦!!!

y一、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7分)(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扣分,否则扣1-2分)
yì kǒu tóng shēng tiāo tì shèng qì líng rén
( ) ( ) ( )
dōng tiān mài gài sān céng bèi ,lái nián zhěn zhe mán tou shuì。
( )( )
二、照样子,根据字的不同义项组词(3分)
例:
足: ⑴满、充分心满意足 ⑵值得无足轻重 ⑶ 脚画蛇添足
临: ⑴靠近,面对 ⑵到达 ⑶将要,快要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词语,写在横线上(4分)
1、拂晓 黄昏 正午 下午 深夜
2、寒冷 清冷 凉快 严寒 温暖
3、没有 半数 少数 多数 全部
4、纺纱 穿衣 剪线 织布 缝制
四、理解词语(3分)
“千山一碧” 、“万古长青” 、“翠色欲流”三个词语都含有表示绿的字,分别是 、 、 。“千山一碧”表示绿的 ;“万古长青” 表示绿的 ;“翠色欲流” 表示绿的 。
五、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并在序号上打“√”(3分)
1、轮船对运输正如渔网对a、编织 b、捕鱼 c、劳动 d、 鱼
2、树木对森林正如钢铁对a、工具 b、 铁轨 c、 金属 d、 高炉
3、鸟儿对天空正如船儿对a、大地 b、工厂 c、 河流 d、天空

六、写出两副你记住的对联(4分,超过可加2-4分)
1、
2、
3、
4、
七、判断。对的打“∨”。(7分)
1、“姑”“古”“贵”三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后的面的一个字应是“古”。( )
2、《鸟的天堂》《林海》《养花》的作者都是老舍。 ( )
3、“玻璃”“地上”“爸爸”“模糊”最后一个音节都读轻声。 ( )
4、“周瑜打黄盖——愿者上钩”是歇后语。 ( )
5、“F L D K M”这五个字母是按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的。( )
6、“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中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修辞手法。 ( )
7、“他的红红的笑脸隐藏在树丛中。”缩句后成为“他隐藏在树丛中。” ( )
八、按要求改写句字(8分)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改为反问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的。”
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4、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九、根据课文填空(8分)
1、《竹石》由 代诗人 写的,全诗是这样的: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 (4分)
2、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绿叶,( ), 不留一点( )。那( )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是围绕“ ”这个中心句来写的。作者是在 处观察榕树的。这段话是对榕树的( )态描写。(4分)
十、连线(5分)
《泊船瓜州》 “监狱之花” 解放战争时期
《我的战友邱少云》 齐白石和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以后
《狱中联欢》 王安石 抗美援朝时期
《一夜的工作 》 邱少云 视若瑰宝
《争画》 周恩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十一、阅读短文,按文后的要求做。(18分)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
( )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 )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膀。“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花,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个战士说。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那是几块青稞饼。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作为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文章第二节的五句话顺序混乱,请整理一下,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2分)
○1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2一支队伍正在行进着。

(4)文中划线句子最恰当的解释是: (1分)
A、战士感到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
B、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感动了。 ( )
C、危险之中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 ( )
(5)按时间顺序把全文分成两段,在文中用“‖”表示。(1分)
(6)读了短文,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经过努力,你一定找到了答案,请回答出来写在下面。(2分)

(7)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神情等的语句,如“艰难的步履”、“严峻的神情”、“魁梧的身材”等,请你按要求再写出三个及以上的词语来。(3分)
①形容神情的:
②形容步伐的:
③形容身材的:
(8)读了短文,对照红军官兵的英雄事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智能趣味题。
一名男子指着照片说:“照片上的人,他的父亲是我父亲的儿子,但我没有兄弟,也没有儿子。”这名男子与照片上的人是什么关系?( )

十二、作文(30分)(选作一题)
(一)作文题目: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环保局长、校长 、老师、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
2、文章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

(二)材料:小芳去学校阅览室借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拿回家后
发现里面好几页有点破,如果再不补好,就有可能掉下来而变得残缺不全,
如果补好的话,同学们又会误认为是她把书搞坏的,怎么办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及评价建议:

一、异口同声、挑剔、盛气凌人、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二、(1)居高临下 (2)身临其境 (3)临别
三、(略)
四、碧、青、翠、范围、时间、程度
五、1、d 2、c 3、c
六、(略)
七、1、(∨) 3、(∨)
八、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难道不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的。
3、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著名的钱塘江潮汐最大。
4、虽然陆地这么大,但是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九、1、(略)
2、(原文略)围绕“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写的。近处、静态。
十、(略)
十一、(1)几块青稞饼
(2)4 3 5 1 2
(3)略
(4)B
(5)一段(1-4自然段)二段(5-6自然界段)
(6)略
(7)略
(8)略
l 智能趣味题:父女关系
十二、(略)

参考资料:我们的练习卷

第2个回答  2008-12-26
一、基础知识。
1、我认真,我会工整地写正确。(8分)
tuǒ tiē ling téng zhòu wén cì
( ) ( ) 辱 ( )写 ( ) 恩( )
qí tǘ jǐn shèn kāng kǎi pǐ cháo xùe
( ) ( ) ( ) ( )气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嶙 峋(lin ling) 憎 恶(e wu) 擎 着(qing qin)
3. 写出音节为“xie”的10个同音字,并各扩3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中填上表示“看”的不同的词语。(2分)
①、同学们在升旗仪式上,行着队礼,抬起头,( )着五星红旗。
②、课堂上,同学们( )着老师,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③、老麻雀在树枝上( )着地面上的狐狸。
④、夏天的夜晚,小明和奶奶坐在院子里( )着星空,正在数天上的星星呢?
5、当回小法官,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分)
①、《林海》这篇课文是巴金先生写的。( )
②、“能够传递信息的设备,就是多媒体设备。”这句话和原文中的句子一样。 ( )
③、“五岭/逶迤/腾细浪。”这句诗朗读时的节奏是对的。 ( )
④、《两小儿辨日》这篇文言文中,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是太阳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 ( )
⑤、阅读的时候,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又一种重要方法。 ( )
⑥、《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题画诗。 ( )
6、春节快到了,我想用一副春联来恭贺新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刚的书房很整洁,但是缺少一些名言警句,请你送他一句恰当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的同学平时总爱问爸爸、妈妈要一些钱买这买那,总觉得爸爸妈妈有花不完的钱,请你用一句名言警句来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出自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吗?(4个) 、 、 、
10、本学期我们学了不少的古诗或词,你能背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或词吗?
题目: 作者 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在《凡卡》一文中,作者安排插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学期,我们跟着作家领略了我国不少的秀丽风光,有:“甲天下”的 , 东北的森林宝库 ,还跟着巴金两次经过了 。
13、本学期,我从课文中还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这学期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表达方法。请举例说明(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果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应该怎么说,请你写在横线上。
① 路上遇到一个外地人问路,你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你说: _______________

② 有人对你说:“诚信是商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你说: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能够遨游于高空,啾啾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除供人赏玩外,她再不能振翮(he)。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道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们的恩惠,无忧的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1.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横线。(3分)
常识(shi shi) 妩媚(mei mei) 悲怜(lian lin)
不幸(xing xing)厚爱(hou hou) 畸形(ji qi)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3分)
( ) ( )
( ) 的无翼鸟 ( ) 的无翼鸟
( ) ( )
3.文中插入了关于无翼鸟的传说,从全文角度分析,插叙的作用是( ).
4.“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一句中,试着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说“让人觉得悲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适得其反”的意思是什么?可以用另外一个词语来替代文中的这个词不达意吗?说说“适得其反”的缘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赏析“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本来是写无翼鸟的,为什么结尾又想起山鹰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 ,这是常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由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秋,是多面的。在你的心中,秋是怎样的?请认真观察,将自己眼中的秋写出来,字数500-600字左右。
第3个回答  2008-12-12
8/789799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