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汉语的一些问题~语文考试的题目~大家帮下忙~~

RT,,跪求现代汉语的考试题目~~大家帮下忙啊~~谢啦~~
答的好还有加分啦~~

1,结合所学外语对比所学汉语语法的特点?
2,结合语调论述词义的性质?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多重复句?
4,基本词汇有那些特点?

1.答:英语句子按其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只存在一个主谓关系的句子叫简单句,即一个主语部分和一个谓语部分组成。当我们需要把几个意思连在一起时,可用标点符号或等立连词或连接副词把几个简单句连接成一个并列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同等的。当一个句子由一个逐句和一个或从句构成时,这就是复合句。复合句的主语往往可以独立存在,从句则只作一个句子成分。本单元重点掌握疑问句,弄清楚各种疑问句的结构及用法,能正确完成附加疑问句部分,能回答各种疑问句。掌握简单句、并列句及复合句的句型结构;学会简单句与并列句、简单句与复合句、并列句与复合句的转换;学会将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掌握名词从句的用法。

汉语语法特点:
1.名词的小称:普通话名词用附加成分"儿"表小称,方言用其他手段,如"重叠,音变".
2.人称代词的数:复数,大多数用附加法,如加"们",有些方言用"音变"方式.
3.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重叠方式改变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有些方言则有"变调,附加成分,三叠,衬字,复合的后附成分"等.
4动词的动态和动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助词,有些方言用"变调,重叠,动词前缀"等
5.指示代词: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分近指和远指,有些方言则有三个基本语素.
6.双宾语的次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先是指人宾语,后是指物宾语.有的方言则相反.
7.比较句的句型:闽粤方言的差比式句型与古汉语相似.
8.疑问句:反复问句普通话是"VP不VP",有些方言用另一种"副VP"式.

2、答:词义反映现实,不是像我们照镜子那样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而是经过对同类事物的特征的分析、综合、归纳把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抽象概括出来,进行归类,形成概念,再结合一定的语音形式反映出来,形成词义。词义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词义最重要的特点。每个词,无论它所指称的范围有多大,它都是具有概括性的,“任何词都已经是在概括”,都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个别特征。词义的概括性具体表现为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词义的一般性就是指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的特点。比如我们说“灯”,它指的是照明用具,没有具体指明什么灯,这里反映的是就是事物的共性。词义的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词义的模糊性特征尤其突出地反映在形容词和副词上,很多词,我们可以描述它的词义,可是我们无法给它和另外一个相对立的词划定一个分明的界限,例如“大-小、高-低、多-少、轻-重、咸-淡、好-坏、早-晚、快-慢、冷-温-热、老-中-青”等词的意义,它们的义界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客观标准,这些词的外延是不确定的,因而反映这些概念的词也就具有了模糊性。词义的全民性指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一个社会集团的全体成员共同认知的,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没有阶级性,全民共同理解,都可以使用来表达思想。词义具有全民性特点,这是由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社会职能本身决定的。

3、答:2.图表标示法,又叫“图解法”或者“层次分析法”。要点有二: (1)用数字标出各可以成为小句的单位的顺序。 (2)用层次切分的方法逐层加以图解,并标明每一个层次上的语义关系。划分结构层次
分句间关系确定后,结构层次也就基本清楚了。具体步骤可以先定第一层次,然后逐层确定,也可以先从最低层次组合开始,最后确定最高层次。如:
[因为]青年时代,是人们精力充沛、才华焕发的时代,|所以对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来说,
因果
只要他方向对头,|||只要他肯钻肯干,||是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的。
并列 条件
〔因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如果〕没有革命精神,|[那么]就没有革命
因果 条件
行动,|但是[因为]革命又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如果只讲革命精神,|||[如
转折 因果 并列
果]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条件

4.确定层次的辅助方法
分析多重复句的难点在于确定分句之间的层次,确定层次的重点又是在第一层次。如果第一层次错了,势必影响下面各层次的划定。为了保证层次切分准确无误,可以利用两种帮助鉴定层次划分对错的辅助方法:
(1)语义上相对完整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上例可以有两种划分法:(1)a,||b,|c。(2)a,|b,||C。
按(l)划分,a与b先结合成一个语言单位,因而ab的语义理应相对完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显然不符原意。按(2)划分,b与C先结合成一个语言单位,因而bC的语义理应相对完整,"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显然符合原意。通过比较,可见(2)种划分是正确的。

(2)形式上可以换位
封锁虽严,冒险偷渡者依然不绝,而且十之八九是偷渡成功的。
上例也可以有两种划分法:(l)a,||b,|c。(2)a,|b,||C。
用第(1)种方法检验,发现ab的语义与bc的语义都相对完整,这时就必须采用第(2)种换位法了,即先按第(1)种划分法,换位成为"c,| a,||b。",再按第(2)种划分法,换位成为"b,||c,|a。"两两比较,马上可以发现第(2)种换位后句子仍然成立,而第(1)种换位后句子很难成立,可见,第(2)种划分是正确的。
有的多重复句,这样划分正确,那样划分也正确,叫"多切分结构"。比较特殊。如:
倘是咬人的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
上例可以有两种划分法:(l)a,||b,|c。(2)a,|b,||C。

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全民常用,所谓全民常用,就是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 第二,稳固性。所谓稳固就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一方面,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性,才能便于人们学习和使用,不至于影响交际,如果基本词汇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人们时时要学习新的词语,那么这种交际工具使用起来就不方便了,所以可以说稳固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对词汇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基本词汇所记录的客观对象或观念,本身就是比较稳固,很少变化的。当然,基本词汇的稳固性是相对而言的,其实仍然有变化,有新旧词语的替换,只是这种变化很小。第三,有构词能力,所谓有构词能力,就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由于基本词汇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加之使用时间又很长,非常稳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往往使用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0
汉语http://baike.baidu.com/view/72973.html?wtp=tt
外语更强调词语间相对固定的顺序。
(详情参考英语语法:http://baike.baidu.com/view/328219.htm
词义 人类最小语言单位—词,与文字之语义内涵。词义有本义和引申义,而文字富有假借义之别。
⑴词义的概括性。⑵词义的客观性。
二. 多重复句及分析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1. 要纵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局第一层的有关分局,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
2. 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3. 以此类推,知道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时,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语音的系统性特点
语音的系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不同的语音单位,二是这些语音单位有不同的组合特点.就汉语普通话而言,基本的语音单位辅音有22个,元音6个,声调4个.这些最小的发音单位进一步组成了话语(即言语,语流)中在听感上最自然的单位——音节.音节的划分是直接凭借听觉的,并不需要专门的语言知识.汉语一般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也有例外,如"花儿,马儿,盘儿"等,写作两个汉字,实际上只代表一个音节,即"[huār],[mǎr],[pánr]".

(二)词汇中的固定语
1.什么是固定语
固定语是指在语言中作用相当于词,可以把词作为构成成分的独立运用单位.固定语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专门用语和熟语两个大类.

2.合成词的构成:)~
组合式可细分为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五类(词根+词根),如:
A,并列式:寻常,出纳,是非,兄弟,儿女,质量,人物,睡觉,窗户,干净;
B,限定式:黄豆,卷烟,卧铺,拖鞋,血红,蚕食,笔直,鸟瞰,尾随,;
C,补充式:改正,推翻,扩大,记住,减少,吃透,纠正,削弱,提高,人群;
D,支配式:干事,司机,失色,揭底,吹牛,鞠躬,洗澡,丢脸,上当,跳舞;
E,陈述式:神往,脸红,口吃,性急,心疼,日食,自卫,发指,眼花,人为,肉松.
附加式可分前附式(前缀+词根),后附式(词根+后缀)两类.
A,前附式:老师,阿姨,可恨,非凡,以前,小偷;
B,后附式:编者,箱子,苦头,盖儿,恶化,洋气;
综合式,较为特殊:
A,重叠式:爸爸,妈妈,姐姐,哥哥,爷爷,星星,刚刚,常常,明明,场场
B,连动式:认领,报销,扮演,接管,查封,抽查,抽调,割让,借用,退休
C,兼语式:请教,召集,召见,逗笑,遣返

3.词汇(专门用语)
广义上的专门用语:是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用的术语,行业语,是以词作为构成成分的短语,也包括词;而狭义上的专门用语:只是指短语式的,不包括以词的形式出现的专名称,术语和行业语.专门用语的特点是固定使用,结构中间不能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作用上相当于一个词的功能.专门用语包括专名称(又叫专名词语),术语,行业语三类.
4.熟语
熟语指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这样一些结构固定,意义独特的固定语.
成语根据构成成分的特点,可分名词性成语,动词性成语,形容词性成语,主谓关系和动宾关系的成语(根据谓语和动词中心确定词性)四类.
谚语可分不同的类别,如:农谚,气象谚,讽颂谚,规戒谚,风土谚,生活常识谚,修辞谚等.它们有下列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材料的选择与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传说,典章文化,动植山川有关;二是反映了民族特有的心理状态;三是反映了特有的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四是形式上音节搭配整齐,多对偶排比,多韵语.
谚语和成语的区别是:第一,成语书面语性强,谚语口语性强;第二,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第三,成语在语言运用中作用一般相当于词,谚语多数可以独立成句.
歇后语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后之间有一种"引注"关系,结构上很有特点.
惯用语的特点:第一,大部分由三个音节构成,以动宾关系为主,如"敲竹杠","吃老本";第二,意义和结构上有定型性的特点,整体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多表示比喻意义;第三,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语法单位和语法学习,语法特点:)
语法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句子是由词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而词又是由比词小的语言成分组成的.学习,研究语法主要就是学习研究怎么组词,组词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怎么造句,造句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就汉语来说,学习,研究句子的构造规则,要比学习研究词的构造规则重要得多.从实用的角度说,学习汉语语法,主要是学习汉语的造句法.

语法特点:
1.名词的小称:普通话名词用附加成分"儿"表小称,方言用其他手段,如"重叠,音变".
2.人称代词的数:复数,大多数用附加法,如加"们",有些方言用"音变"方式.
3.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重叠方式改变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有些方言则有"变调,附加成分,三叠,衬字,复合的后附成分"等.
4动词的动态和动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助词,有些方言用"变调,重叠,动词前缀"等
5.指示代词: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分近指和远指,有些方言则有三个基本语素.
6.双宾语的次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先是指人宾语,后是指物宾语.有的方言则相反.
7.比较句的句型:闽粤方言的差比式句型与古汉语相似.
8.疑问句:反复问句普通话是"VP不VP",有些方言用另一种"副VP"式.
只能帮这么多了,查查百科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