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板桥的趣味故事

如题所述

郑板桥的官场岁月
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试,结果中了举人。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十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
五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后来韩梦周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郑板桥因为失去了独子,他总是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
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郑板桥的果断救活了很多人。秋后,如果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这里很全,请前去浏览:
http://www.baike.com/wikdoc/sp/qr/history/version.do?ver=6&hisiden=HeWBmR,0dnAn5lcHR4,Z2BATw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31
郑板桥出身贫苦,后来中了进士做官时,很为老百姓着想,但也因此常常受到上司的指责。最终他拂袖离开了官场,长期住在扬州,以卖画度日。扬州是盐商巨富集中的地方,盐商把持专卖之权,和官府勾结,势力极大,奢侈浪费到了惊人的地步。其时,许多文人清客都奔走在这些阔佬的门下,郑板桥对此却不屑一顾。有一次,一个富商也想附庸风雅,就上门请郑板桥为他画一幅兰花图。郑板桥平时就很瞧不起这家伙,有意借此作弄他一番。于是铺开白纸,先在纸的一角画了一丛丛的兰叶,可是连一朵兰花也没有;纸的另一角,则画了许多兰花,朵朵分散,全无叶片。这成什么样子呀?那富商又奇怪又生气。郑板桥哈哈大笑,随手又在纸上题了一首诗:“写来兰叶并无花,写出花枝没叶遮。我辈岂能购全局,也须合拢作生涯。”

那富商也识得几个字,读到后面两句,便知郑板桥有意骂他,气得咬牙切齿,一顿脚转身就走了。郑板桥是怎样骂他的呢?原来那家伙正是同官府勾结,大做投机生意的盐商。诗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有什么本事独自操纵全局呢?只不过是同某些人物“合拢”起来,去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罢了。

几天后,郑板桥的一位朋友来访,看了这幅怪画和题诗,不禁大笑。郑板桥说:“你喜欢就把它拿走吧。我还要再题几句哩。”于是他又提笔写了四句:“昨宵神女降云峰,折得花枝洒碧空。世上凡根与凡叶,岂能安顿在其中?”开头两句是指画上一朵朵的兰花,后面两句是比喻——庸俗不堪的官商们,你们有什么资格接近高雅绝俗的兰花呢?

那幅怪画如今藏在何处,不得而知,但这两首诗却流传下来了,让我们至今仍能感受到郑板桥那鄙视封建官商的高傲,还有他幽默的性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