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为什么帮中国

如题所述

德国在二战中帮助中国的原因:

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人口数量众多。也就是说如果当时的中国有足够先进的武器装备,那绝对有潜力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而德国也恰恰是看中了这一点。如果一旦德国成功的将我们给拉拢过去,那么他们就可以提供一些强大的武器。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表面上浅层次的原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时中国的地理位置,北面挨着苏联,拿下还有英国殖民地,如果能将这个地方给拿下的话,那么在作战上就会有了更大的优势,可以对他的死对头苏联进行两面夹击的攻势。

扩展资料:

二战前的中德关系:

1911至1941年间,中华民国和德国之间的合作在20世纪中前期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中德合作使两国结成联盟,密切的合作关系使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军备迅速现代化,这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尤甚。

此时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与列强环绕的环境下艰难地生存着。1928年,中国国民党完成北伐,虽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不过于同时期,日本对外扩张,主张对中国发动战争的鹰派势力却在该国政坛抬头。

有鉴于此,中华民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方面则需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这种关系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间,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而结束,只持续了不到4年时间;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样,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参考资料:人民网-30年代 德国为何多次向中国提供军事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0

双方完全因为民族感情才交往频繁,是不恰当的。毕竟国家之间,利益是最主要的关注点。此时的德国急于摆脱凡尔赛体系对它的束缚,希望大力发展军备。但是德国领土面积较小,国内资源有限,特别是紧缺一种制造军火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钨矿。

因为在钢铁中加入一定的钨,能大大提高枪炮管的熔点,不会出现因持续射击造成枪炮管高温软化变形的情况。可见,钨矿对于德国发展军事力量来说至关重要。但问题是,欧洲英、法等战胜国始终对德国存有戒心,严格控制钨矿等战略物资的出口,使德国十分恼火。无奈之下,德国只得将目光转向中国。

扩展资料

德国不断向外派遣军事顾问,一是为了保证退役军官的素质,二是为给德国的工业和军用品寻找市场与战略物资。由于德国被强制裁军,使得大批具有军事技术技能的军官们无事可做。根据《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战略物资的出口,同时也禁止德国公民以军事资格受聘于外国,所以德国军官们通常是以“平民”身份受聘。

这样,1928年11月,经过中、德两国反复磋商,由德国名将鲍尔率领下的首批德国顾问团来华,主要是为德国的军事装备开拓中国市场和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

参考资料:人民网-30年代 德国为何多次向中国提供军事支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07
德国为什么帮中国?

  这是与希特勒有关 请看下面

  希特勒与中华民国
  早年来自中国家庭的帮助----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CHEUN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床头的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希特勒对中国古兵法和书籍非常喜爱。据他的随行秘书说,经常可以在这位帝国元首的床头看到德文版的中国书籍。希特勒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都曾随身携带孙子兵法的简译本,他还经常挑灯夜读并写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在任命隆美尔为陆军元帅暨北非方面军总司令时,他也曾送给这位名将一本带有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让这位忠心的将领感激涕零。

  鄙视日本看好中国---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日本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当时在美茵茨的军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鱼!”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sdk.222,护耳式头盔在内的德制武器,国民革命军就有一个使用的完全是德式装备,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也曾使用过德式头盔。

  喜欢中国茶叶---1943年希特勒在波兰疗养时曾收到一个商人进献的极品中国茶叶,从此对中国茶情有独钟,虽然在公共场合为了保持“日耳曼优秀传统”而饮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盛行。英国的特情机构MI6也曾策划用搀入剧毒的极品中国茶叶对希特勒进行暗杀的行动,但最终被盖世太保察觉并破坏。

  蒋介石向德国派了大量的公费留学生。至于抗战前的大量德国军事援助那就不用说了,直到抗战开始后还不顾日本的强烈反对,小规模给中国军援,直到1941年。德国盖世太保不太找中国学生麻烦,甚至开战后亦然(季羡林《留德十年》)。1936年奥运会,德国出资帮助中国代表团,这些也是事实。

  为什么这样,因为曾经有过中国夫妇救过他。希特勒曾说:“中国人并不能等同于靼鞑人和匈奴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种,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种。”并对中国表示友好,曾称赞蒋介石。他对中国,远好于当时要杀光有色人种的3K党盛行的美国和视有色人种非人的英国。

  希特勒曾经被中国人救过,所以在德国有很多中国人便过得很好,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德国对中国,远好于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很佩服种族主义的德国对当时倍受侵略的中国的友好。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4-07
希特勒早年在维也纳闯荡期间,在他处于极端穷困潦倒的人生低潮时期,一个中国家庭, 给予他东方式的无私帮助,当时这个中国家庭绝没有指望今后能得到任何回报。中国人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给以他人间真情的温暖,竟使他孤独的内心深受震撼和极为 感动,因此,他对中国人有一种亲切感,他向往中国,对中国情有独钟,这种深深的中国情结一直存在他的心中。

  之后,他爬上宝座执掌德国大权,便用一种特殊的行事方式,回报了当初中国家庭给他的无私帮助。在1937年——1941年期间,希特勒的德国政府曾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一直到1941年德苏爆发大战后才中断。

  由于对中国的亲切感,希特勒尤其喜爱中国的古代兵法和军事书籍,1937年他执政后,床头则常备德文版的中国书籍以供观阅。1939年在视察法国占领 区和访问意大利时希特勒随身都携带《孙子兵法》的德文译本,甚至为此挑灯夜读,认真地写了阅读笔记。德国名将——隆美尔被授陆军元帅和北非方面军总司令的 任命仪式上,希特勒亲手将一本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送给了这位爱将,此举让这位忠心的部下感激涕零。

  希特勒在公开场合饮用咖啡,以示日耳曼人的优秀传统,但在私底下其部下均知道中国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据称,当时英国情报机构曾策划用剧毒放入极品中国茶叶中实施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后因盖世太保的严密保护而失败。

  相比欧洲老牌的英法等国以及美国,国内种族主义猖狂盛行,有色人种被歧视排斥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希特勒对中国以及中国人,其态度和做法却远远好 于上述诸国。他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的权利。”1936年柏林奥运会,希特勒为此承担了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

  由于迫于意大利的压力,德国与日本结了盟,但希特勒对日本并不看好,甚至鄙视日本。当时在美因茨的军事基地里视察时,他曾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 说;“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渔。”后来日本榨取中国的巨额财力,军事实力急剧得到了发展,才逐渐改变了希特勒的看法。

  有意思的是,希特勒甚至在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提出了二分天下的伟大设想:以巴卡斯坦(波兰东部与前苏联的交界)为界,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细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德中共管世界。

  因此,希特勒的德国政府在较长时期内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不明朗,并且在日军攻陷南京后,依然秘密支援国民党政府军一大批德制武器(其中包括坦克和重型火炮)。

  鉴于希特勒在国际上的罪恶声誉,国民党政府战后对德国在抗战时期提供的军事援助低调处理,并未做过系统统计对外界公示,但各种民间刊物披露的蛛丝马迹 仍足以证明当时的希特勒政府向中国提供了可贵的各种武器和军事物资,在中国的抗日战场甚至有德国现役军官作为军事顾问指挥中国军队对日军作战。

  如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问德国陆军上将法肯豪森、曾任蒋介石私人卫队长的施滕内斯、德军上校巴伦斯博格、孙立人的左膀右臂——德军上尉施泰因((因军功 后晋升国军陆军少将)、在宋哲元29军挥刀猛砍日军的铁血军事顾问林德曼(被授国军陆军少将衔,后改名林培源)、通讯专家施托茨纳(授国军陆军少将)等, 尤其是1943年11月参战指挥常德会战的德国国防军现役陆军上尉弗兰克.霍布里希(中国政府追授陆军少将衔),在此次会战中与中国守军共进退,饮弹阵 亡。此事被日军报告日军大本营,日本政府随即向德国提出强烈抗议,引起德、日之间的外交纠纷。以上这些德军军官在中国的抗日战场都立下过汗马功劳和有过辉 煌的经历。

  1938年7月德国政府迫于日本的外交压力,撤回了大批援华军事顾问,但此时国民党政府军已在德军顾问的训练指导下组建成德式军队30个师,并在沿长 江的若干城市建起了能独立生产武器装备的一批兵工厂,为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国民党政府军许多将领也被派往德国军校接受军事训练。其中出名的有蒋纬国、邱清泉和黄国书。

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09
第一德军满世界挑衅钨矿资源紧缺,世界范围内领土资源多的国家几乎都站在德国的对立面,希特勒想征服苏联打败美国就必须和中国合作
第二希特勒在二战前打算拉拢蒋光头,夹击苏联,为日后和苏联开战做准备,所以二战前期到中国对德宣战前,德国派遣大量军事顾问来中国,黄埔毕业生留学也去的德国军校,国军的精锐中央军也都是德械,而美国苏联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都开始援助拉拢中国,所以抗战时期,国军又变成了美械,和日本空军作战的的相当一部分人也都是美国和苏联的空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