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本是一个国家,为什么他们会在印度干预下选择分裂?

如题所述

自从莫卧儿王朝灭亡后,南亚次大陆上出现了几百个独立的土邦国。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从属的关系,常常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当时的南亚次大陆可以说是乱成了一锅粥。18世纪,英国殖民者用先进的火器将南亚次大陆统一,并于1858年正式建立了英属印度。

二战结束之后,全世界掀起了一场殖民解放运动。英属印度得到解放,被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在几十年后,巴基斯坦又再度分裂,孟加拉国又独立了出来。


(蒙巴顿旧照)

那么,既然已经不存在殖民的情况,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又是一个国家,为什么他们还会分裂呢?

1947年8月,蒙巴顿提出了著名的“蒙巴顿方案”,将英属印度分为巴基斯坦国和印度联邦以及王公土邦三个部分。其中,巴基斯坦的国土包括了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部分,人口共有7000万,但却只分得了原英属印度约两成的国土面积。相应地,人口有两亿的印度,却分得了原英属印度的绝大部分土地。

在进行分治后,印巴两国在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双方于1947年和1965年两次因为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大打出手。不过由于联合国的介入,印巴的冲突雷声大雨点小,双方的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眼看打不倒巴基斯坦,印度便开始从其他地方入手来解决问题。

在蒙巴顿的分治方案中,巴基斯坦实际上是由两个行政区组成的。第一个区域是在印度的西北方向,也就是西巴基斯坦。第二个区域是在印度正东方向的一小片土地,叫做东巴基斯坦。两个巴基斯坦之间相隔了近2000公里,沟通交流十分不方便。

并且最重要的是,东西两个巴基斯坦除了都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之外,基本没有任何的共同点,就连民族、语言都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这两块土地其实是被英国人强行组合在一起,拼成的一个国家。


(蒙巴顿和印巴领导人)

在分治方案通过后,大量西巴基斯坦人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前往了东巴基斯坦。而东巴基斯坦的土著人,开始感觉自己遭到了歧视,有了一种二等公民的挫败感。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巴基斯坦人多次就这个问题与西巴基斯坦进行交涉。但西巴基斯坦当政者却始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但凡在东巴地区出现暴乱,西巴只会以武力的方式进行镇压。久而久之,东西巴基斯坦的矛盾就越来越深了。

1971年3月,忍无可忍的东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独立,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随后西巴基斯坦派出军队对“叛乱者”进行镇压,东巴基斯坦地区一片混乱。

1971年11月,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趁着混乱直接对东巴地区发起了大举入侵,第三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这场战争本来只是在东巴的局部战争,但一个月后就演变成了全面战争。印巴双方在这场战争中打出了真火,联合国叫停也失去了作用。

到12月,印军攻下达卡,东巴基斯坦守军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实际上,印度之所以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既不是为了侵吞东巴基斯坦,也不是为了克什米尔地盘归属问题。印度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孟加拉建国,分裂巴基斯坦,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


(印巴战争)

1972年1月,孟加拉共和国在印度的帮助下正式成立。此后,巴基斯坦总统布托释放了西巴基斯坦的“叛乱头子”拉赫曼。拉赫曼回归后当即出任了孟加拉国总理,他也被认为是孟加拉的国父。

在孟加拉国独立后,南亚次大陆各国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孟加拉国和帮助自己立国的印度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但由于锡金的悲剧在前,孟加拉国实际上也在刻意保持着同印度的距离。两个国家算不上是进退一致的盟友,但相处得还算愉快。

至于在与巴基斯坦相处的问题上,孟加拉国还是有所保留的。巴基斯坦在1975年正式承认了孟加拉国的独立地位,而孟加拉国只是不咸不淡地保持了沉默。

两国目前的关系算不上敌对,但基本也没有什么来往。在印巴冲突频频爆发的时候,孟加拉也是始终保持着中立的姿态,不参与两国之间的任何事宜。

或许对于分手后的两国来说,互不打扰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9
地理上的孤立,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语言上的差异,造成东西巴基斯坦的矛盾不可调和,在苏联支持下印度进行干预,最后分裂。
第2个回答  2020-08-30
因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国,中间隔着印度,原来叫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国信仰不同,巴基斯坦是信奉印度教而孟加拉信仰伊斯兰教。在巴印战争中,在印度的干预下,孟加拉选择了独立。
第3个回答  2020-08-30
其实和印度的关系也不是很大,国家在学习印度的种姓制后,平民觉得不公平,因此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矛盾激化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