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属于中国什么时期

如题所述

19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华民国的北洋时代。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直系与奉系结盟,未到半个月,皖系就败下阵来,皖系军阀统治结束,直系曹锟、吴佩孚成了北京政府的新主人,正式进入直系统治时期。

直系是打着反对皖系武力统一的旗号上台的,然而当他们上台后,就以中央政权的名义实行武力统一政策。这一政策遭到一切非直系的反对,纷纷以“民主”、“自治”、“联省自治”以及其他各种名义对抗。

首先与之发生矛盾的是昔日倒皖的盟友奉系。双方起先共同控制着北京政府,但因胜利果实分配不均,在组阁等问题上互相指责,矛盾愈演愈烈。

扩展资料

1920年历史大事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1920年2月,李大钊伴送陈独秀离京赴天津以避军警的逮捕,途中两人详细讨论了关于建党的意见。陈独秀迁居上海后,陈、李双方分别在南方和北方着手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1920年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高君宇等在北京大学秘密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同月,邓中夏组织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到长辛店向铁路工人宣传革命道理,和工人建立联系。

1920年4月2日,陈独秀等人参加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并作了《劳动者底觉悟》的讲演。北京大学举行了有学生、工人500多人参加的五一纪念会,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专赴长辛店向工人宣讲五一劳动节的历史。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分局派出由维经斯基、杨明斋等人组成的俄共党员小组到达中国,先后会见李大钊和陈独秀,并对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建党准备工作给予了帮助。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成立,陈独秀被推为书记。

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指导帮助下,俞秀松、张太雷等建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创办了上海外国语学社,以输送青年出国学习,培养干部。

9月,上海小组把《新青年》作为它的公开理论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随后又创办半公开的刊物《共产党》

1920年10月,李大钊领导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11月组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出版了工人通俗读物《劳动者》周刊。同年冬,北京小组又派邓中夏、张太雷等去长辛店筹建劳动补习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1920年属于中国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但出现专制复辟,军阀割据混战,黑暗时期。经济上,由于辛亥革命的提高资产阶级地位。

加上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思想文化上,提倡“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全面展开,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1、直皖战争

北洋军阀分裂后,为了争夺政权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1920年7月14日,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战争。1920年4月,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5月,吴佩孚自衡阳率直军北上至保定,准备讨段。

段祺瑞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调徐树铮的西北边防军在北京附近布防。7月14日,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的京津铁路和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带开战。此次战争历时五日,最终皖军大败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对中国形势造成了很大影响。

2、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导致了直奉翻脸。梁士诒与直系的关系不好,奉系借梁士诒而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借日款来赎回胶州济南铁路,用日款来支持奉系的扩张计划。

直系就不能容忍了,吴佩孚一再通电,揭露梁媚日卖国的丑行,梁士诒组阁近一个月,即于1922年1月25日托病请假离任出京。张作霖决意武力对付直系,1922年4月10日起,奉军就络绎不绝进攻,改名为“镇威军”。1922年4月29日,张作霖到达军粮城,即日向部队下达了总攻命令。

直奉两军在长辛店、固安、马厂一带混战,吴佩孚亲到前线督战,令主力在炮兵掩护下迂回到奉军的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奉军是腹背受敌。第16师于5月4日临阵倒戈,奉军暂编1师退出了丰台,造成了奉军西线崩溃。吴佩孚又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指挥直军且战且退。

待奉军进入伏击圈后,秘密率部绕至奉军的侧面,发起猛攻,西线的奉军也全线的溃退。当时第二梯队的战斗力比较强,是奉军的主力,司令就是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两年前张学良从东三省讲武堂毕业,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役。

当时吴佩孚在获胜以后,调了嫡系的第3师、第26师到东线,并亲自指挥攻击张学良的部队。张学良虽然率部英勇打退进攻,但是因为奉军整体败局已定,只好指挥部队有秩序地向后撤退。在这次战争中,奉军各部几乎全线溃退,仅有的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部队。

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统率的第二梯队。最终奉军在东西两线均失败,士兵牺牲2万,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4万余人,总统徐世昌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1922年6月18日,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签订了停战条约。

以榆关就是今山海关为两军分界线,奉军撤出关外,直军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战争宣告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政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2

1920年属于中国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

扩展资料:

北洋政府历任总统:

第一任:袁世凯

任期:1912年3月10日1916年6月6日

袁世凯是北洋政府第一任大总统,整个北洋军都由他一手控制,是北洋政府最具有实权的总统。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第二任:黎元洪

任期: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袁世凯死后,颇具威望得到黎元洪继任总统,当初袁世凯和黎元洪就任正副总统,所以黎元洪的地位和威望也够,所以他被推选为大总统。发生府院之争,黎元洪被赶下台。

第三任:冯国璋

1917年7月12日1918年10月10日代理总统

冯国璋实际上是以副总统代理总统职权,黎元洪因为府院之争被赶走了,于是冯国璋就成了代理总统的,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冯国璋是笑星冯巩的曾祖父,也是奉系军阀首领。

第四任:徐世昌

任期: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徐世昌在冯国璋辞职之后担任大总统,徐世昌担任总统之后便是谋求南北和解,结束内战。1922年终于爆发了直奉大战。得胜的直系并不感谢徐世昌“一边倒”的支持,在曹锟一再逼宫之下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总统府,迁居英租界,既结束了他五年的总统生涯,也从此结束了他从政40余年的历程。

第五任:黎元洪

任期: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

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在直系各派的激烈争斗下,随后半年内,内阁又迭经汪大燮、张绍曾署理,黎元洪也在政治漩涡的中心不能自拔。随后曹锟贿选总统黎元洪任期结束。

第六任:曹锟

任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获胜,独自控制北京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政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2-25
  1920年属于中国北洋时期。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派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计划仿照德国、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最终因日本从中作梗和地方军阀的反对而终止。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直到北伐战争后才完成了短暂的形式统一,但不久后又爆发了其规模远超北洋历届政府的中原大战和十年国共内战。
第4个回答  2014-05-25
民国时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