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到底有多难?

如题所述

据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约有,600多名状元,然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都考第一名的人,有且仅有19人,这么低的概率,可见连中三元简直是难上加难。这19人可以说是学霸,考神级别的人物,那么多考生中,万人过独木桥,脱颖而出。
十年寒窗苦读,不光要刻苦学习大量的知识,还要经历无数场考试,才能有机会独占鳌头。在古代科举考试总共分为四场,第一场考试是童生考试,也就是考秀才。成为了秀才,才有资格再进行“乡试”。乡试第一名称之为“解元”,早知道乡试类似于省考,一个省那么多人,考中第一名也不容易。在京城的贡院举行的考试是“会试”。考中第一名的就是“会元”。最后在帝君王面前的这场考试,俗称“殿试”。其实能参加殿试的学子们,已经是很厉害了,也可以成只为学霸中的佼佼者。这场殿试,君王现场提出考题,考生们临场发挥,考验的不仅是知识,也是考验个人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了。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所以说这个状元简直是考神。
关于解元、会元、状元这三个词,还有个成语,就是“三元及第”,还有“连中三元”。因此“连中三元”成为了所有考生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在乡试、会试,殿试这三次大考试中连考第一名。连考第一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科举考试制度由隋朝的隋文帝首次提出创立,唐宋时期进一步将其推行发展,明朝时期发展到顶峰,到清朝结束。漫长的历史岁月,科举考试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管理和发展国家,就需要人才,那么科举考试成为了选拔人才的途径,也是平民学子想要改变命运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0
想要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必须要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的成绩,科举考试自隋唐开始到清末,仅有13人获得此成绩,可以说是非常难了。
第2个回答  2020-07-09
非常难,整个古代连中三元的人数仅仅只有16个人,唐朝3个人,宋朝6个人,金元2个人,明朝3个人,清朝2个人。
第3个回答  2020-07-10
像现在高考取得全国第一一样,古代人参加科举,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上第一名,那是极其不容易的,难度不亚于高考全国第一。
第4个回答  2020-07-10
连登三元指的是会元——解元——状元,想要达到这一步,还得经历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过程艰难,不是谁都可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