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对还是错?

如题所述

是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条之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形式,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包括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海自然资源,还包括全民所有的工厂、农场、商店、铁路、邮电和银行等。

扩展资料

人类历史上有过两种公有制经济:一是原始公社制经济。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人无力单独向自然界作斗争,必须共同劳动,获取生活资料,共同享有,以求生存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主要存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有制经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8

对的。

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成分。国有经济是又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扩展资料:

国有经济改革的历史经验 

第一,国有经济改革必须遵循作为唯物论基本原则的实事求是。改革以前,由于盲目地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把整个国民经济搞成了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尽管当时还存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但这时的集体所有制实际上也是准国有制。

第二,国有经济改革必须依据作为历史唯物论基本原则的生产力标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发展。

第三,国有经济改革必须依据作为辩证法核心的矛盾法则。如前所述,国有经济改革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作为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第四,国有经济改革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切实做到改革出发点为了人民,改革进行依靠人民,改革成果分享人民。

第五,国有经济改革必须遵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

第六,国有经济改革必须同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结合起来。

第七,国有经济改革必须在国有经济监管方面实现从主要管企业到主要管资本的转变,国有企业方面必须实现从原来作为政府附属物的生产单位到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转变,并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第八,要实现国有经济监管方面从主要管企业到主要管资本的转变,就必须切实大力推行已创造多年并有成效的管资本的形式。即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经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30
1.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2.鼓励 指导 帮助 集体经济
3.鼓励 引导 支持 监督 管理非公有制经济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5
对的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