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木结构建筑传承数千年,优点甚多,为什么却“败”给了砖石结构?

如题所述

因为砖结构比木结构结实。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进入20世纪后,它无法抵御砖石结构的“挑战”。这是为什么?在我看来,在20世纪之前,中国仍然处于封建落后的时代。当时,没有引进先进的建筑材料。人们的想法是保守的,木材的供应仍然令人满意。然而,进入20世纪后,木结构建筑的一些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

一、森林逐渐被砍伐,木材越来越少

过去,在封建社会,许多宫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量的木材变得越来越少,这也限制了木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进入20世纪后,木结构将很难再次成为建筑的主流!

二、木结构建筑耐火性差

众所周知,木结构和砖石结构的建筑在耐火性方面更容易引起火灾。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几千年来很少有木结构建筑流传,而西方仍有许多砖石结构的寺庙和宫殿!

三、空间的限制也限制了木结构的发展。

对于传统木结构的建造,无论是吊梁式还是斗式,都难以实现对空间的进一步要求,木材的使用量也非常大,这也限制了它的发展,在于它在砖石结构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砌体结构因其造价低、材料易得、耐火性高、空间可塑性强而逐渐成为城乡的主流建筑风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5
一、森林逐渐砍伐,木材越来越少
  在过去,封建的社会,很多宫殿建造都需要很多的大的木料,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很多木料已经越来越少,这也限制了木结构的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进入到20世纪后,木结构很难再次成为建筑的主流了!
二、木结构建筑耐火性差
  众所周知,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结构的建造,在耐火性能上,木结构的建筑更易引发火灾,这也是为何在我国流传上千年的木结构建筑少之又少,而在西方很多砖石结构的神庙与宫殿依旧存在的原因!
三、空间的局限性也限制了木结构的发展
对于传统的木结构的建造,不管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对于空间的进一步的要求都很难实现,而且木材的使用量也极大,这也限制了其发展,在于砖石结构的比拼中落入下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6
森林的面积越来越少了。木头越砍越多,最后只能靠砖。
第3个回答  2019-11-16
成本高,施工时间长,没有砖石的耐用结实,局限性也有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家里需要各种电子产品也不方便。
第4个回答  2019-11-15
这个是因为木结构迟早要被淘汰,所以就会这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