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飞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萤科昆虫体长4-18mm;扁,多黑色、红褐色或褐色;头隐于前胸背板下,触角11节,丝状、栉状等;复眼发达;前胸背板多为半圆形;前中足基节圆锥形,前足具亚基节;后足基节横形,跗节5-5-5;鞘翅扁宽,盖及腹端,翅面多具脊线;腹部可见7-8节,末端2节(雄)或1节(雌),内有磷化物发光质,经发光酵素作用,可发黄绿冷光;雌虫多缺翅。成虫寿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发光用以吸引异性,发光时间一般只维持2至3小时,不同种闪光间隔不一样。成、幼虫均捕食性,一般多发生在水边和温暖潮湿的地方。其它两科均白天活动,不发光。
山窗萤 Lychnuris praetexta
栖息环境
2.6万次播放 00:59
【秒懂少儿】萤火虫竟然有生活在水里的?
该科昆虫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湿润的环境,通常在夜间活动。[2]
生活习性
13.4万次播放 00:54
萤火虫是怎么传情达意的?
肉食性,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获得猎物后,用上颚将分泌液注入猎物体内,进行体外消化,然后再吸入体内。通常一只蜗牛会有许多只萤火虫来分享。卵、幼虫、蛹和成虫都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2]
发光原理
3.1万次播放 01:03
萤火虫发的光为什么可以一闪一闪的?
萤火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均能发光。萤火虫幼虫的发光被认为具有警戒、恫吓天敌的作用,而成虫被认为利用闪光进行种的辨认、求偶及诱捕。通常,雄萤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发出特异性的闪光,雌萤发出回应信号,雄萤借此发现并定位雌萤。雌萤闪光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都具有物种特异性,因此可以向雄萤提供物种信息、性别信息和地点信息等。而在同种萤火虫雄性竞争中,自然选择压力使雄性萤火虫在交配前的求偶仪式越来越复杂,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雌萤并不是简单地选择闪光亮度最强的雄萤,雄性个体大小,移动速度及交配守卫姿势等因素也决定着雌萤对雄萤的选择。Photinus concimilis的雌萤被多只雄萤竞争时,会选择那些闪光频率高于平均值,闪光时间近于平均值的雄萤。国外对于萤火虫闪光交流信号方面研究较多,而国内除台湾地区外则研究较少。[3]
萤火虫闪光信号的组成
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随光载体的修饰程度而变化。闪光信号所包含的信息、闪光信号的传递、接收都是影响萤火虫两性交流的因素。闪光信号的频率、光谱、强度及这些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可看成信号的编码。单一闪光信号包含以下参数:光谱组成、发光器的形状、闪光信号模式和光的运动。
发光器
发光器的形状及大小通常是萤火虫种间辨认的基础,不同萤火虫发光器的形态差异非常大。雄萤发光器一般2节,雌萤发光器1~3节,差异较大,如水栖萤火虫Luciola substriata雄萤发光器2节,第1节发光器位于第5腹节,呈带状,第2节发光器位于第6腹节,呈“V”字形,雌萤仅有1节发光器,带状,位于第5腹节。[3]
光谱组成
萤火虫发出光的颜色是由其体内荧光素的结构及荧光素与荧光素酶相互作用的方式所决定的,萤谱具有种特异性,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光谱不同。大多数萤火虫发出黄绿光,夜晚中黄绿光所包含的信息容易被同种萤火虫所接收。在信号传递中,黄绿光能尽量减少损耗从而提高信号接收的效率即信噪比。[3]
光的运动
至今还未发现光的运动参与信息的编码,但在非生物发光的动物中,无论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姿势是在行为接触中最为重要和最为直接的视觉信号。萤火虫雄萤通常在空中飞行,发出种特异性闪光进行求偶,其发光轨迹具有种特异性。雌萤并非根据雄萤的单个闪光脉冲进行种及性别的辨认,而是辨认雄萤飞行时发出的闪光信号序列及闪光轨迹。[3]
闪光信号模式(Flash signal pattern)
萤火虫的闪光模式包含了许多子参数,如雄萤特异性闪光模式(Maleflash-pattern)、雄萤特异性闪光间隔(Maleflash pattern interval)、雌萤回应时间(Female response delaytime)和雌萤闪光时间(Female flash length)。不同萤火虫的闪光信号差异非常大,同种萤火虫不同行为具有不同的闪光信号。研究发现只有在Photinus pyralis雄萤闪光2s时发出一个模拟的回应闪光,才能引诱到雄萤。Photinus scintillans的雌萤只对间隔为0.13~0.16s的闪光做出回应,而对间隔为0.20~0.34s的闪光并不回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