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合、谈判会议、叙述见闻、说明事理、讨论问题等方面无不要求人们具备较高的口语水平。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状况又如何呢?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校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调应试成绩,“说”的能力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口语交际的训练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学生受交际环境、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说话时心理障碍较大,交际时腼腆、局促、紧张,甚至说不出话来,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表达交际等能力的发展。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放声朗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琅琅成韵的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朗读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整篇朗读,重点段落朗读,精彩语句品读,也可让学生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不管如何读,都要求学生放开声音,注重情感的投入,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口语水平的目的。如教《皇帝的新装》这课,可要求学生按文中的人物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兴趣盎然,声情并茂,模仿人物口吻惟妙惟肖,学生说的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二、大胆复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可复述段落,复述片段,也可复述全文;可详细复述,概括复述,也可创造性复述;还可以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等。通过复述,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在复述训练中,使他们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敢说,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观察插图,激发口语表达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这些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插图,有条理、有详略地复述图中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根据插图内容提示,充分发挥想象,口述文中未写出的插图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更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抓住关键词,启发口语表达
有些文章语言凝练,高度浓缩了文章精华,概括、抽象,尤其是经典的诗词,语言更为精炼,许多内容需要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想象进行扩展加工,化“简”为“繁”,然后用具体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出来,达到启发口语表达的目的。
五、扩展想象,诱发口语表达
作家对文章的构思,总是对有关内容进行选择与剪接,所以文章情节会时有省略时有跳跃,留下一些“空白”点,给人以发挥想象的余地。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补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诱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了”的静态镜头,可以尽情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时有些课文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也有很多发挥想象和诱发口语表达的空间。如《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可设计成假如于勒叔叔发现了我们一家人,故事情节将产生如何变化等。这些问题和情节的巧妙设计,能打开学生思路,诱发他们进入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生动的口语加以表达,以期达到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
六、展开联想,引发口语表达
联想常常是促进新形象形成的媒介,在阅读教学中,可经常有计划、有选择地启发学生从文本出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展开自由联想,并合理地表述自己要说的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11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合、谈判会议、叙述见闻、说明事理、讨论问题等方面无不要求人们具备较高的口语水平。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状况又如何呢?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校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调应试成绩,“说”的能力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口语交际的训练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学生受交际环境、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说话时心理障碍较大,交际时腼腆、局促、紧张,甚至说不出话来,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表达交际等能力的发展。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一、放声朗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琅琅成韵的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朗读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整篇朗读,重点段落朗读,精彩语句品读,也可让学生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不管如何读,都要求学生放开声音,注重情感的投入,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口语水平的目的。如教《皇帝的新装》这课,可要求学生按文中的人物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兴趣盎然,声情并茂,模仿人物口吻惟妙惟肖,学生说的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二、大胆复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可复述段落,复述片段,也可复述全文;可详细复述,概括复述,也可创造性复述;还可以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等。通过复述,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在复述训练中,使他们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敢说,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三、观察插图,激发口语表达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这些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插图,有条理、有详略地复述图中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根据插图内容提示,充分发挥想象,口述文中未写出的插图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更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四、抓住关键词,启发口语表达有些文章语言凝练,高度浓缩了文章精华,概括、抽象,尤其是经典的诗词,语言更为精炼,许多内容需要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想象进行扩展加工,化“简”为“繁”,然后用具体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出来,达到启发口语表达的目的。五、扩展想象,诱发口语表达作家对文章的构思,总是对有关内容进行选择与剪接,所以文章情节会时有省略时有跳跃,留下一些“空白”点,给人以发挥想象的余地。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补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诱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了”的静态镜头,可以尽情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时有些课文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也有很多发挥想象和诱发口语表达的空间。如《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可设计成假如于勒叔叔发现了我们一家人,故事情节将产生如何变化等。这些问题和情节的巧妙设计,能打开学生思路,诱发他们进入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生动的口语加以表达,以期达到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六、展开联想,引发口语表达联想常常是促进新形象形成的媒介,在阅读教学中,可经常有计划、有选择地启发学生从文本出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展开自由联想,并合理地表述自己要说的内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