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文摘抄加赏析精彩语段

如题所述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玉里埋。

赏析:由于全书强调“钗黛合”,所以将黛玉和宝钗合在一起,所以这首判词既是黛玉的,又是宝钗的,这也是十二金钗正册只有十一首判词的原因。判词中的前两句肯定了黛玉和宝钗的不同才华,后两句暗含两人姓名,也揭示了她们可悲的。

2、能使妖魔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赏析:这是元春在省亲回到宫中后不久出的灯谜,谜底是爆竹。这首灯谜看似简单,实则暗含不详,是对元春命运的警示。

3、那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赏析:这段是黛玉葬花吟后遇见宝玉的描写,黛玉一连串的心理,语言和动作描写展现了黛玉和宝玉产生矛盾时黛玉对宝玉又爱又恨的心理。她一方面因误会宝玉而骂他狠心短命,另一方面又想到向来宝玉的痴状,不忍咒他。这种矛盾的心理导致她长叹一声,抽身离去。

4、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渐渐。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赏析: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5、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赏析:暗示了妙玉的命运。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唯有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妙玉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6、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把虚假当真实,那么相对的真实也就成了虚假,以虚无为实有,那么相对的实有也就成了虚无。

7、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赏析:从春到秋一年到头怨恨悲愁都是自寻烦恼,如花之容月之貌全要毁灭一切都将落空。

8、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赏析:这段赞文见于宝、黛初次会面时。林黛玉多愁善感,脆弱多病。这既与她身世孤单,精神上受环境的压抑有关,也反映了她贵族小姐本身的脆弱性。赞文中以她弱不禁风的娇态为美,说明了美感是有阶级性的。

9、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荒唐言”是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无情批判和揭露,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氏独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红楼梦》一书是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最好诠释。

10、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赏析:这句话是说贾宝玉的。这个是反说,明面上写贾宝玉纨绔子弟,不知道学习,辜负期望,其实是在暗地中褒扬他不肯对封建礼教屈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07

红楼梦原文摘抄加赏析精彩语段如下:

1、(第五回里)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玉里埋。

赏析:由于全书强调“钗黛合”,所以将黛玉和宝钗合在一起,所以这首判词既是黛玉的,又是宝钗的,这也是十二金钗正册只有十一首判词的原因。判词中的前两句肯定了黛玉和宝钗的不同才华,后两句暗含两人姓名,也揭示了她们可悲的。

2、(第二十二回)灯谜(其四)。

能使妖魔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赏析:这是元春在省亲回到宫中后不久出的灯谜,谜底是爆竹。这首灯谜看似简单,实则暗含不详,是对元春命运的警示。

3、“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渐渐。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赏析: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