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习应该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如题所述

学生实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一、实习生的身份——学生or劳动者?

通常所说的实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并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实习。

1、实习基本分两种情况

一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在单位通过实践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如律师、医师等等。另外一种是实习人员出于学习或者以后工作的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属于此种情况。

2、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

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这种情况下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一般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这里实习生的身份是学生,而学生以完成学业为主要任务,不是以打工获取劳动报酬为生,不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因而不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

3、准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实习

这是用人单位与准毕业生达成初步意向后,用人单位要求准毕业生到其单位实习,带有试用和考察的性质。准毕业生实习是在于接触社会,实践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就业为根本目的。

这时的实习生或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或三方协议,或者虽什么都没签但是接受实习单位管理领取了单位发放的劳动报酬。


二、实习期间,出现意外伤害怎么办?

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实际参与劳动和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身体健康权益的情况。在校生在实习中权益受损时由谁负责、应当由谁负责?

1、在校生的实习通过学校安排、推荐。

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当对实习生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习生可以选择要求其中一方或者两方承担赔偿责任。

2、在校生实习未经学校安排或者推荐

只要学校在平时的监管活动中尽到了监管责任,对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告知或宣传活动,就应当由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受伤承担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不能支付全部赔偿费用危害到受伤学生的治疗或康复时,由学校先行垫付相关费用。

3、参与实习的在校生是未成年人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该学生的实习活动是否有学校的参与,学校都应与实习单位一起对该学生在实习中的受伤负连带责任。

因为,学校作为其学生的监护人,对未成年的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严格的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行为能力有限,学校对其承担较之其他成年学生更重的监管责任。

三、实习生是否有权要求劳动报酬?

1、实习生是否有权获得劳动报酬?

虽然法律没有明文确认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形成的是劳动关系,但是实习生毕竟为实习单位服务,提供了劳动,因此,实习单位应该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

2、劳动报酬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吗?

实习生与用人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无需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给实习生一定的报酬,但这不能看作是工资,而是一种劳动报酬。

而实习生一旦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其身份就由学生转化为社会上的一名普通劳动者,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在这种情形下,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会形成法律上的劳动关系,所发放的劳动报酬就属于工资性质,最起码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但是我国个别地区也有政策规定实习生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实习生的劳动报酬是否需要纳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3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实习生取得的符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报酬,企业应代扣代缴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款。”

总的来说,学生不论是实习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多多了解法律常识,要知法懂法,知道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5

学生实习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明确实习身份、细看协议包含内容、是否有工资、受伤了怎么办、责任保险谁承担。


一、明确去实习的身份

1、尚未毕业离校的大学生其人身属性为所在院校的学生而不是实习单位的员工不可能像用人单位的劳动者一样全面遵守实习单位包括出勤、考勤、考核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可能承担用人单位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

2、实习人员出于学习或者以后工作的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属于此种情况,对于这种实习生与单位的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二、实习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在签订协议时一定要仔细看,一般的实习协议会包含:各方基本信息;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与条件保障;实习期间的食宿和休假安排;实习期间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危害防护条件;责任保险与伤亡事故处理办法,对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保险赔付额度部分的约定责任;实习考核方式;违约责任;其他事项。(顶岗实习的实习协议内容还应当包括实习报酬及支付方式)


三、是否有实习生工资

虽然法律没有明文确认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形成的是劳动关系,但是实习生毕竟为实习单位服务,提供了劳动,所以一般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实习单位,应参考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报酬标准和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顶岗实习报酬。


四、实习期间受伤了怎么办

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人身伤害,属于实习责任保险赔付范围的,由承保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赔付标准进行赔付。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保险赔付额度的部分,由实习单位、职业学校及学生按照实习协议约定承担责任。


五、实习生责任保险费谁承担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经费可从职业学校学费中列支,如果职业学校与实习单位达成协议由实习单位支付投保经费的,实习单位支付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费可从实习单位费用中列支。


总之,一定要好好看协议!不要盲目就签了,如果感觉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伤害,一定要敢于“斗争”,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2个回答  2022-09-13

实习(兼职)一般在实际运用中被认定为劳务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所以,适用《民法总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进行调整,不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当然,若是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实习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约定为劳动关系(如签订《劳动合同》等),可按劳动关系进行处理。


    ❤️‍🩹💛学生实习的四种类型❤️‍🩹💛

学生实习可分为勤工助学、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就业实习、职业实习四类。

⭐1.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

⭐2.职业学校学生实习。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指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

⭐3.就业实习。

就业实习一般指的是基本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且达到相关要求,但并未获得学校发放的毕业证书的学生,以就业为目的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动。

⭐4.职业实习。

即实习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通过实践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


    ❤️‍🩹💛各类实习法律要点归纳❤️‍🩹💛


    ❤️‍🩹💛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三者关系❤️‍🩹💛

⭐1.就业协议属于民事协议,不属于劳动合同。

现实中学生正式毕业前会与用人单位、学校签署就业三方协议,用人单位与学生两方也有可能签订就业协议,约定学生在毕业后入职。
这种约定也可能出现在委托培训类模式中。

⭐2.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关系

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在劳动合同期限开始前解除该合同、拒绝入职的,不属于劳动法上的违法解除,员工也不能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因为双方还没有建立劳动关系。——这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普通劳动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9-16

      每年一到假期总有很多学生走出社会,在各个岗位上实习。然而刚进入社会,想要不被骗还是要有所准备的。那么,以学生的身份参加假期实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

💡  实习生的身份

通常我们所说的实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时候并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实习。

  ·  在校学生勤工俭学

如果是同学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勤工俭学,那么和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一般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因为我们在这个时候还是以学生的身份来兼职的,不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就不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

  ·  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实习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初步协商后,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到其单位进行实习。而这种实习是带有考察性质的,以就业为根本目的。实习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三方协议,此时在司法实务中有时会被认定为劳动关系。但在我们取得毕业证之前一般不被认为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只有在取得毕业证后才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  实习期间出现意外伤害怎么办?

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参加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身体健康权益的问题。那么,在校生在实习中健康受损该由谁承担责任呢?

  ·  在校生的实习通过学校安排

如果实习生是通过学校的安排推荐的话,用人单位应当为实习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当实习生在劳动中受到伤害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用人单位的审核不严格,没有对学生负责任,所以也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实习生可以选择要求其中一方或者两方承担赔偿责任。

  ·  在校生实习未经学校安排

如果实习活动是学生自行私下联系的,在实习过程也没有向学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学校在平时的监管活动中尽到了监管责任,就应当由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健康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学校作为后盾,在用人单位不能支付全部赔偿费用以至危害到学生的治疗或康复时,则由学校先行垫付相关费用。


💡  实习生是否有权要求劳动报酬?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动关系,但是实习生为提供了实际的劳动,因此用人单位应该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实习生一旦毕业其身份就由学生转化为社会劳动者。在这种情形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会形成法律上的劳务关系,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综上所述,在学生出校实习时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很多的,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在实习的时候有所收获!

第4个回答  2022-09-18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 实习期间的劳动争议不属于仲裁范畴。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毕业,还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因此大学生在实习或打工期间发生的劳动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只能去法院申请民事诉讼。

那么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如何维权?


                                   

1.实习期内实习时间的约定:可约定每日不超过8小时,如确因特殊情况超过8小时的,实习单位应参,照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向实习生支付报酬。

2.实习期间实习报酬的约定:约定实习期内实习单位每月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如拖欠实习报酬,则属于违约。

3.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发生伤亡的处理:从实习生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可与实习单位约定好,发生伤亡事故的,由实习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支付伤亡待遇,以避免法律依据缺失导致实习生权益受损。

4.实习生在实习期需约定好识产权的归属。

5.发生纠纷的处理:可约定友好协商及诉讼的处理方式。当然,从实习单位的角度出发,实习单位与实习生签订一份实习协议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说在协议中明确实习报酬的标准、实习纪律的约定、实习生过错造成单位经济损失的处理、实习生人身意外保险的约定、学校在实习过程中的职责要求,及学校的法律责任等等。有了一份完善的实习协议,可以在发生纠纷时有约可依,更好地处理争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