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为啥不能剪头发 民俗

如题所述

因为清朝“剃发令”引发的“思旧说”,所以才不剃头。

话说顺治四年正月,满清颁布了剃发令,引起社会强烈的不满与反抗,这和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是冲突的,可毕竟改朝换代已经是事实。汉人纷纷思念故国旧君,以正月不理发的方式来隐晦表达,称为“思旧”,以讹传讹,变成了“死舅”。

明清易代之际,确实有很多人因剃发令不满清朝的统治,怀念明朝,但若因此以为“正月不剃头”这个习俗与之相关,就太过于草率了。因为清朝的剃发之诏并非于顺治四年正月施行。当时大多数官员都是拒不剃发,甚至有不少人因此护发南逃,畿辅地区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

剪头发演变为剪辫子发展过程介绍

剪辫子者被视为“数典忘祖”、不忠不孝的“败类”,已经剪掉辫子的人,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排斥,不得不戴个假辫子。社会风气突然扭转,人们不可能立即就适应。最后派人强制给民众剪掉辫子,但是也有很多人躲起来不肯剃头。

清朝问鼎天下时,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发际线,拒绝剃发留辫,高喊“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纷纷揭竿而起,“江阴起义”、“嘉定三屠”等惨剧莫不由于此。很多满人还以为剃发留辫是汉人的习俗,因此当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时,他们纷纷愤然剪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8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
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的俗谣,至今在某些地区仍有不少人迷信此说法。腊月里有舅舅的男子都把头发理得短短的,整个正月不得理发。
实际上,正月不剃头决不是为了娘舅的安危。这一习俗来源于清朝初年的“剃发令”。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满人的发式是从额角两端引一条直线,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清军入关后,采纳淄川人孙之獬的建议,连下“剃发令”,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命令汉族人一律剃发,并把剃发作为归顺清朝的一个标志。一向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伤、妄动的汉族人进行了坚决抵抗,但脖子究竟硬不过钢刀,汉族人为了项上头颅被迫剃发,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即是反抗形式之一。正月不剃头,原意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一个月不剃头是缅怀过去。后来,随着满汉民族矛盾的逐渐减弱,剃头逐渐成为习惯。这样,正月不剃头的“思旧”,便由谐音讹传为“死舅”了。当然了,现代社会是科学社会,这个禁忌其实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说“死舅舅”这个玄乎的说法。但是中国人对“死”非常忌讳,所以不少地方正月里确实有说法让不要剃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