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的医疗方法

如题所述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体症状和表现如下:
1.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2.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
3.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4.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
5.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当患者有新冠病毒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症状后,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并通过核酸检测排除感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8
居家隔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居家隔离需要在疫情曲线、医疗系统承载能力、基层管理能力和民众意愿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当一座城市的病例数量很有限时,将所有感染者都收到定点医院隔离,并根据病情轻重予以相应治疗,同时集中隔离密接者,这是避免疫情扩散的最有效方法;

-当病例数上升,存在大量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突破定点医院床位数的上限,这时候需要将轻症及以下的感染者送到方舱医院,否则会直接击穿原来的医疗系统,影响其他患者的就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今年3月第九版诊疗指南中做出这一修改的重要原因;

-而当病例数继续上升,超过了方舱医院的隔离数量上限,这个时候需要进一步调整,考虑让一部分新增感染者居家隔离,这对于防止疫情扩散的效果不如集中隔离,但这是这个阶段唯一的选择。

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国家在极短时间内建立集中收治的医院(如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同时大规模建立方舱医院用以收治轻症患者。后者在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史上,也是从来未有过的。

方舱医院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有效减少了家庭和社区的病毒传播。

但是到了2022年,我们也要看到新形势下方舱医院面临的挑战。主要的困难并不在于方舱医院的建立,我们国家的基建能力大家不需要担心,而是方舱医院里的医护人员配备问题。



有人问方舱医院的上限是什么,这个我之前有提到。方舱医院的建立并不难,难点在于医护人员的数量。按照现行要求,100张床位配备25名医护人员(5名医生+20名护士),每天新增的万名感染者就减少普通医院里两千多名医护人员,并且这里还没有算轮换(因为医护也需要休息,现行规定是四班倒)。

仅凭一座城市的医疗资源是不可能提供如此庞大的医疗队伍的,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异地方舱或者兄弟省市大规模支援的原因。而支援方舱时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其他非新冠患者的救治,因为有些医生平时在医院里通常需要管床10张以上。

如何合理分配医护人员是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的医护人员实际上是非常紧缺的,一部分支援方舱,一部分支援核酸检测,一部分因为封控居家,一部分在院内或院外感染隔离,能用于日常诊疗的力量已经不多了。

但即使在医护配比不足的情况下,方舱仍然可以通过集中隔离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