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内脂,怎样做豆腐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豆腐相传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他为追求长生术,召集门客炼丹,以黄豆和卤煮为主要原料,结果炼制出了细腻白嫩的豆腐。不仅看起来美观,食用起来口感极佳。而豆腐脑在此技术上改进,作为早餐口感也是很好的,在寒风萧瑟的早晨,没有什么比一根油条配上一碗豆腐脑更让人感到舒服惬意的了。

说到豆腐脑,好像南方和北方的朋友看法不尽相同。“豆腐脑还有甜咸之分?其实甜的也好,咸的也罢,豆腐脑都是美味的,反正只要自己吃得开心,没有必要争论太多”。豆腐脑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实自己动手做远没有想象中复杂,只要按照比例、步骤认真操作,保证大家一学就会。 传统的豆腐脑是用内酯做成的,但是很多朋友家里没有内酯,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不用内酯的家常做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家庭版豆腐脑——
准备食材:干黄豆、清水、白醋、凉白开。

开始制作:

1、准备一些干黄豆,提前用清水浸泡6小时以上,把黄豆完全泡发、泡大。(一般早餐吃的话,最好提前一天晚上泡。)

2、把泡发好的黄豆倒入料理机中,然后加入适量清水,启动搅拌程序,把黄豆打成豆浆,尽量多搅拌一会,把豆浆打得越细越好。 黄豆和水的比例为1:1,这个比例要掌握好,做豆腐脑的豆浆稠度要比平时喝的豆浆稠度要高。

3、豆浆打好之后,要用米漏过滤一遍,把打好的豆浆过滤后倒入锅中。(熬豆浆的时候最好使用不粘锅,用铁锅或者其他锅很容易粘锅、糊底。)

4、把豆浆倒入蒸锅中后,开中小火蒸豆浆,期间要用木铲不停地搅动。熬豆浆途中千万不能离人,因为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浮沫产生,很容易溢锅。

5、豆浆烧开之后,用勺子撇除多余的浮沫,再煮5-6分钟,保证豆浆完全熟透。

6、等豆浆温度大约八十度时,就可以白醋和凉白开搅拌一下,倒进豆浆里面搅拌一下,白醋和凉白开的比例是1:2。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着豆浆已经开始变成豆花,盖上盖子放置半个小时,豆腐脑就做成了,将上面一层水倒掉,下面就是白花花的豆腐脑了。

7、接下来调一个简单的卤汁,锅中加入两勺黄豆酱、两勺清水、半勺盐、半勺白糖搅拌均匀,大火烧开即可。

8、把凝固的豆腐脑用勺子舀入碗中,再淋上调好的卤汁,一碗嫩滑可口的豆腐脑就做好了。

最后在这里就要说一下了,如果您爱吃甜的呢就不用调料汁,直接舀适量的白糖或红糖糖浆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吃了;如果您喜欢吃咸的或者辣的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葱花花和辣椒油。加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就可以了,麻汁、辣子、生抽、榨菜末等都可以。

豆腐脑保鲜的小技巧:

1、如果豆腐脑吃不完的话,可以将其放在干净的容器之中,盖上盖子。然后放在冰箱中进行冷藏。一般这样放置两天口味都会保持不变。但是放置的时间比较久的话,口感就会变差。 有时候豆腐脑还会发酸,表明豆腐脑已经开始变质了,这时候就不能再食用了。

2、还可以将豆腐脑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可以将豆腐脑放在盐水中。每隔三个小时就需要换水。这样豆腐脑能保存两天左右的时间,而且吃起来比较滑嫩。

3、为了防止豆腐脑变质,还可以将其在盐水中煮熟。这样保存的时间就会更长一些,吃起来有点咸,而且很滑嫩,口感也非常不错。

是不是很简单呀,学会了自己在家里做着吃特别方便哦!豆腐脑掺着胡辣汤吃,简直是一绝。

一、原料:干黄豆200克(充分泡发后约为500克左右),水2500克,酿造白醋 2大勺(1大勺=15ml)

二、需要准备的辅助工具:

1、一个可以滤水的容器(蒸笼、洗菜篮都可以)。

2、一个与滤水容器形状相同但小一点的容器做压豆腐之用。

3、纱布1块。

三、开始制作:

1、黄豆用清水泡一夜,充分泡发之后再洗一下即可使用。

2、用搅拌机把黄豆打成生豆浆,泡好的黄豆与水的比例为1:5。

3、将打好的生豆浆倒在纱布中,把豆浆过滤出来。

4、过滤后的豆浆煮开,将表面的泡沫捞除,不然很容易溢出。

5、豆浆煮开后还要继续小火煮五分钟左右,煮透,防止有豆腥味。

6、煮好的豆浆关火等5-10分钟,让温度降到80-90度。

7、把醋倒在量勺上一点一点均匀地洒入锅内,轻轻用勺子往一个方向搅拌,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并且与水分离就可以了。

豆腐脑是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分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依据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爱咸食,而南方则偏爱甜味,亦有地区如四川等喜爱酸辣口味

材料:大豆,香菜,小葱,辣椒油,生抽,盐,白醋

做法:

1、黄豆浸泡10个小时

2、用打汁机打好,到进锅里(我的打汁机是有过滤网的,没有的,可以用纱布过滤一下)。

3、放炉子上烧开,冷5——10分钟

4、用白醋慢慢用勺子搅均匀。

5、等1--2分钟汤就清了,盛到碗里。

6、、加入生抽.盐调好的汁,撒上切碎的小葱、香菜、淋上辣椒油,一碗香香滑滑的豆腐脑就做好了。

扩展资料:

豆腐脑一道著名的中式传统小吃,常与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据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爱咸食,而南方则偏爱甜味,亦有地区如四川等喜爱麻辣口味。

豆腐脑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成分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豆腐脑是最先出来的,比较软嫩,用筷子难以夹起,需用汤勺盛用;等到豆腐脑再凝固一点,就是豆花,与豆腐脑相比口感凝滑;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压实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豆腐脑虽与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区别。豆腐是凝固体,豆腐脑是半凝固的流汁。豆腐脑的制作工艺:先将净黄豆磨成豆瓣,去皮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到豆瓣膨涨成发白时捞出,倒入磨浆机或石磨中磨成细豆浆,用布将细豆浆过滤,将取过豆渣的浆汁倒入铁锅里,用旺火烧开后,倒入专用桶内,再将熟石膏用清水化开,放入瓦缸内,将桶里豆浆趁热倒入,约5分钟,即成豆腐脑。

没有可以买的呢!它又不是稀缺的东西,像在菜市场的干货铺,或者大超市,网上都有的,十来块钱一大袋,能用好几个月呢!

用内酯(葡萄糖酸内酯)来做豆腐脑,比用“石膏”和“盐卤”更省事省心,比用“白醋法”靠谱,且口感很嫩滑,产量也多!性比价很高!

如果是说不想用内酯来做豆腐脑,也没问题,办法有的是,教您几招实用的。毕竟我家在11年前,专业做豆腐的,经验还是有。先举例如何用内酯做豆腐脑,然后再分享其它种类的做法。

自制豆腐脑(内酯版)
食材配方: 黄豆150克、清水2.4斤、内酯2.5克。

黄豆泡发得好,含水量越高出浆越多,因此泡的时间要充足,至少得6个小时。晚上睡前提前用冷水浸泡,次日早晨就可以做了。如果是夏天气温高,建议放冰箱冷藏,避免馊了。

1、泡发完的黄豆洗一遍控干,放入料理机,加入清水,打得越细越好。

不能用豆浆机,加热打出的浆难以做成豆腐脑,以及味道不香。

2、把浆水倒入棉纱布袋,挤出豆浆,务必多挤压才能充分沥出来,毕竟纱袋缝隙好小好会堵住!豆渣则不要。

讲究的人,则会把生豆浆多过滤一次,无残渣做成的豆腐脑细腻光滑!有弹性!

3、生豆浆倒入锅里,点火煮开。需要注意一下, 豆浆到了80度就会冒泡,出现“假沸”的现象,这时不能关火,因食用未熟的豆浆会中毒,多煮3分钟,期间火候保持中火,且要轻轻搅动,避免粘锅。 然后关火,撇弃上方的浮沫。

4、另一边取内酯撒入电饭煲内胆,用20ml的温水化开。等豆浆的温度下降到85度时,过程大概需2分钟(实际情况取决于当时的室温,最好是用测温器),就可以倒入内胆里了。

注意,当豆浆与内酯混合时,切记不能搅拌,会影响凝结成型。

5、电饭煲上盖,无需通电,静置20分钟,等待凝结!

6、时间到后,用汤匙一勺一勺舀出装碗,豆腐脑制作完成。剩下的调味交给你了,放虾皮、葱花、酱油、香油啥的,或者卤汁都行。我是南方的,喜欢放糖调味,哈哈哈!

提高成功率的细节,请收下。
——黄豆与清水的比例

黄豆150克需加水1200ml打成豆浆,以此类推,此比例出浆的浓度适中,豆香味足。

——浸泡黄豆的用水量

黄豆浸泡时加水要尽量多些,避免泡发过程黄豆变大,而部分裸露空气中浸泡不到。其次,浸泡的时间不能低于6小时。还有如果是白天浸泡,且没放冰箱的情况下,注意每隔一小时换一次清水。

——内酯的用量必须掌握准确!

多了的话,豆浆会成絮状,豆腐与水分离,如同白醋做的般,因此,前面说不建议用白醋制作豆腐脑,是有原因的,况且稍有差池有股馊味,就算做成功,豆腐脑口感也是粗燥的,不细腻,偏硬!比老豆腐还硬。

内酯放少了则凝结不了,或呈半凝结的状态,嫩过头也不行。

内酯的比例与豆浆的量有关,而不是跟黄豆或者清水的用量。例如上面的这个方子,清水虽是加了1200ml,但榨汁、过滤、煮浆等过程都会耗损不少,实际豆浆为1000克。因此,豆浆与内酯的比例为100:0.25为宜。

——消泡的重要性

煮豆浆时会冒出许多泡泡,关火后撇干净,若是不处理,凝结成的豆腐脑有蜂窝眼,这不单是影响美观的问题了,还涉及到其口感!所以,务必多留意,用心做的豆腐脑倍棒!

——豆浆放电饭煲的原因

主要是电饭煲的保温效果强!能提高成功率!毕竟我们做的量不多,像传统做法用瓷缸装,显然大材小用,不合适。谈到温度,不得不提“点卤”的问题了,豆浆倒入内酯水时,当豆浆的温度过高,也会出现发酸、泄水的现象,以及产量大幅度下降。

豆浆温度低于70度,则会有另一种情况,凝结不成型。

内酯版豆腐脑介绍到此结束,那么不用内脂该怎么制作呢?

美味豆腐脑(鸡蛋版)
此做法颇为简单的,外观和口感与内酯版的相差无几,味道方面挺好的,带有淡淡的蛋香味。与其说是豆腐脑,不如说是鸡蛋豆腐羹为形象!

食材用量:鸡蛋3颗,豆浆600ml。

上面已经讲了豆浆的制作过程,这里不再赘述了。

首先,把煮熟的豆浆放一旁自然降温,到什么程度为好呢?摸着不烫手,温温的即可,35度左右为最佳。

然后,鸡蛋磕入碗中,充分打算,讲究的人则把鸡蛋液过滤一遍,为了更细腻。

接着,将鸡蛋液与温豆浆混合搅拌均匀,倒扣上盘子,或者封上保鲜膜都行。

最后,水烧开放入,转中火蒸25分钟,再熄火焖3分钟,完成。

豆腐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而且在家自己也能做,做豆腐脑一般都会用到内脂,要是没有内脂的话,怎样做豆腐脑呢?下面我就分享下不用内脂,做豆腐脑的做法;

准备好用料:黄豆适量、清水适量、白醋适量。

步骤:

1.黄豆提前清洗干净,侵泡一夜;

2.将泡好的黄豆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清水,打成豆浆;

3.将豆浆放进锅里煮开;

4.碗里加入清水和白醋,白醋和清水的比例大概是7比3就可以;

5.将调好的醋水,分次慢慢的倒入热腾腾的豆浆中并不停的用勺子搅拌,然后停止两分钟,打开盖子看看,豆腐脑就出现了。

还可以用白醋,卤水点豆腐的,先把黄豆放缸里用水侵泡,冬夏时间不一样,把泡好的黄豆用磨磨成豆浆,倒入锅里,用火烧开,再倒入厚沙布里过滤,也可以先过滤再加热烧开,把调好的卤水或白醋慢慢倒入豆浆中,同时要用大勺子慢慢搅动,等到豆浆里出现米粒式的颗粒时就停止搅动,也不要再倒卤水了,静止20分钟左右,就用勺子把静止好的豆花舀到豆腐模具里,模具里要先铺上密实的沙布,把豆花倒在铺在模具的纱布上,再用多于的纱布盖在豆花上,上面再压上重物,压出豆花里多于的水分,大约30分钟豆腐就成型了。注意,点豆腐时豆浆温度要在90 左右,高了也不好,太低点不成。

没有内脂,怎样做豆腐脑?
豆腐脑,又叫豆花,以前读书的时候,是我最喜欢的小吃,还记得当年,特别是夏天的午后,大约3点左右,小巷深处,远远的就能看到卖豆腐脑的摊贩,挑着担子走来,从小到大豆腐脑给我们的印象都是甜的,撒上2-3勺白砂糖,搅拌均匀后食用,口感非常嫩滑;

3年前的春节,二十多年没有回家乡过春节的三伯伯带着全家回武汉,头一天我们全家都带着三伯伯全家去户部巷品尝武汉的特色小吃,吃过热干面、豆皮之后,来了一碗豆腐脑解渴,哪里知道,我堂弟却喜欢吃咸味的豆腐脑,一碗放了白砂糖的豆腐脑,让我的堂弟感到莫名其妙,这时,我大致能够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就连一碗普通的豆腐脑,也能吃出不同的花样;

看到题主的这道问答题,让我感兴趣的是, 做豆腐脑时使用的内酯是什么? 想必大多网友,应该和我有着同样的疑问,那我也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二:

1、内酯并不是普通的油脂,而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2、它的作用是帮助新鲜食物稳定、防腐和保鲜;

3、它有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名字,葡萄糖内酯;

4、是一种无毒的白色粉末状结晶,无色无味不能被人体吸收;

5、用它来制作豆腐,细嫩有光泽,口感好,同时还易于保存不容易腐败;

没有内脂,怎样做豆腐脑?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俗语,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所以,在没有内脂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做豆腐脑的,我在此也能纸上谈兵,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二:

1、泡发黄豆,大致的时间是1个晚上,泡发的同时,还可以去除黄豆中的杂质;

2、如何判断黄豆是否泡发成功,可以用手去捏一下泡发的黄豆,捏出黄豆中的硬芯就说明泡发好了;

3、搅打成豆浆,用家中的料理机,按照1份黄豆,10份多一点的清水,搅打成豆浆,之后过滤掉豆渣;

4、将过滤后的豆浆,在锅中煮沸,之后冷却5-10分钟,温温的状态;

5、在没有内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白醋;

6、将白醋盛入勺子里面,慢慢放入豆浆中,搅拌均匀;

7、1-2分钟之后,豆浆中的水变清了,盛出后简单版的豆腐脑就做好了;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豆腐脑是一种传统的小吃,依据不同地方口味,北方多吃咸的、南方多吃甜的,四川爱吃麻辣口味的豆腐脑;

其实豆腐脑和豆花也没有太大区别,但细究起来,它们却还是有着少许的不同,用豆浆制作时,最先的状态是豆腐脑,软嫩,需要用汤勺盛出,等时间再放长一点,就是豆花,口感比豆腐脑更加的凝滑,如果将豆花放入模具中压实凝固后就是豆腐;

自制豆腐花不用内脂的做法:

1.

原料:干黄豆200克(充分泡发后约为500克左右),水2500克,酿造白醋 2大勺(1大勺=15ml)

2.

需要准备的辅助工具: 1、一个可以滤水的容器(蒸笼、洗菜篮都可以)。 2、一个与滤水容器形状相同但小一点的容器做压豆腐之用。 3、纱布1块。

3.

开始制作: 1、黄豆用清水泡一夜,充分泡发之后再洗一下即可使用。 2、用搅拌机把黄豆打成生豆浆,泡好的黄豆与水的比例为1:5。

我是依依,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没有内酯不要紧,给您推荐你一款简易豆腐脑,简单快手,尤其作为早餐特别方便,3分钟搞定。

原料:内酯豆腐一盒

调料随意:我一般是放香菜末,紫菜末,虾皮,味达美,甚至剩菜汤浇上也很好吃。

做法:将内酯豆腐盒子底部四个角剪的小洞,能够将内酯豆腐完整的倒出到碗里,也可以直接用勺子挖出。上面撒上虾皮,紫菜末,香菜末,倒上一点味达美,放到微波炉里高火2分钟,拿出来就可以吃了。

这样一碗做出来口感一点不比专门做的豆腐脑差,省时省力,我经常用它来搭配早餐。买上几盒内酯豆腐放冰箱冷藏,随时都可以吃豆腐脑,赶紧试试吧。

我们北方做的传统豆腐脑是用卤水做凝固剂,作出的豆腐脑又叫豆花。名字好听,味道也很好。我常常回味起那儿时的美味,于是就动手亲自做了。

过程都一样。

1.泡一晚上豆子。

2.按豆:水=1:4的比例用料理机或豆浆机把豆打碎。

3.把豆渣过滤出来。

4.烧豆浆,在电饭锅里烧开4,5分钟,关掉电源。

5.把卤水倒到勺子里,一点点地试着点豆腐,只要豆花出现,水与豆花分开即可。

6.吃剩的豆花可以倒到细布上,包起来,压上重物,即成豆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