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起源于1923年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地方类型,活跃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数千年发展,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多种类型。分布范围主要在黄河上游地区,以及甘肃和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
以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代表,马家窑文化得名于马家窑遗址,约在距今5000年到4000年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在马家窑遗址的发掘中首次揭示了这一文化。遗址位于洮河西岸,甘肃省博物馆在1957年后对其进行了多次调查,确认马家窑文化在地层上晚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以发达的制陶业著称,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点,但更为精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比仰韶文化更高的艺术成就。陶器主要用泥条盘筑法制作,以橙黄色为主,表面打磨精细。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中期开始加入红彩,晚期则多用黑、红二彩。彩陶的大量生产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制陶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标志着专门制陶师的出现。
马家窑文化遗址遍布甘肃中南部,中心区域包括陇西黄土高原,东至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南至四川省北部。重要的遗址如东乡县的林家遗址、康乐县的边家林遗址和广河县的地巴坪遗址,展示了马家窑文化的多样性。
林家遗址,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发掘出的青铜刀和粟粒等遗物,揭示了当时居民的生活状态。彩陶在林家遗址中的发展,从早期的粗犷到晚期的精细,清晰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工艺演变。边家林遗址和地巴坪遗址则进一步展示了马家窑文化向半山类型的过渡和发展。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不仅是艺术瑰宝,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观赏和收藏价值。彩陶的制作技艺,图案设计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都使得马家窑文化成为史前文化研究的焦点。其彩陶图案的多样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艺术宝库,备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遗址。马家窑文化或马家窑类型由此得名。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城西南 10公里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南面。面积约 9 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包含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其中以马家窑类型最为丰富。该遗址对研究马家窑文化及黄河上游地区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