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在2000年-----2007年的变化

如题所述

人民币汇率自1949年至1952年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在1953年至1973年期间,中国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但由于当时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性有限。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也相应调整,以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转变和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
从1980年至1994年,中国大陆实行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施双重汇率制度,官方汇率为2.80元人民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受内外因素影响,人民币官方汇率从1981年的1.50元逐步调整至1984年的2.30元。1985年至1991年4月,中国大陆恢复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调整,从2.30元下调至1985年的2.80元,之后又多次下调。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然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8.7元。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1994年起,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汇率在1美元兑换8.27至8.28元人民币的范围内浮动。1995年至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包括扩大浮动幅度、引入一篮子货币机制等。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变相升值2%,并不再与美元挂钩。
2005年至2007年,人民币汇率机制进一步完善,包括扩大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批准银行开展做市商服务,引入询价交易方式等。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的浮动幅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