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队的故事

帮帮忙,都可以

雁翎队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

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包运船。

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

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雁翎队利用冰上水上优势,与敌人交战70余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

扩展资料:

白洋淀雁翎队以水性好、善游击著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雁翎队在冬日的冰面上依然穿梭自如。冬日里白洋淀百里冰封,日寇认为芦苇打光了。

雁翎队队员们无处藏身,正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但恰恰相反,机智勇敢的队员们通过自制冰橇在冰上行走如飞,而日寇的车辆无法驶上冰面,仅有的马匹也在冰面上打滑。

雁翎队利用敌人的这一弱点,一次次取得胜利。雁翎队频频获胜,离不开平日里的刻苦学习和训练。

虽然白洋淀的渔民们都很会游泳,但为了能负重游得更远,他们在平日里一直坚持练习。队员们为了防止枪支弹药受潮,一只手将枪支托出水面,反复练习单臂划水。

此外,队员们能够一次次将敌人击溃于水面上,与平日里认真学习军事理论也大有关系。正是因为善于运用游击、佯攻等战术,雁翎队也被人们赞为水上飞将军。

白洋淀的男儿们在前方打仗,后方妇救会会员们也没闲着。为雁翎队队员们缝补衣物,照顾负伤队员是她们的日常工作。

雁翎队之所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还能成功消灭日寇,依靠的就是人民战争:渔家儿女团结一心,男女参战,形成强大的抗敌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雁翎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6
  ——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
  雁呵,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
  唱着这样的歌,冀中白洋淀的渔人和猎户,在敌人的小汽船扰乱了湖面的平静,把每年三千万元的勒索,
  和无止境的奸淫烧杀加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饱含着辛酸的眼泪,放下了渔网和雁袋,划着渔船掮着猎枪,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开始聚集起来了。一个月,两个月……
  无数的渔船和猎枪,在打雁人殷金芬的奔走号召下,“为着咱们的白洋淀,也为着咱们的大雁和鱼虾……”的誓言声里,组织起来了。打雁人拿出了他们美丽的雁翎,把它作为一个共同行动的标志,插在每一个船头上,从此,“雁翎队”光辉的名字诞生了。在这纵横百余里的广阔的湖面上,随着这个名字出现的,是无数只插着雁翎,载着武装,使敌人惊慌失措的“硬排子”(注一),和一个个用白毛巾裹头的战士。
  他们在白洋淀的每一个港汊间,为敌人撒下了缜密的埋伏网,猎枪从每一片芦苇的背后瞄准了敌人的汽艇、包运船和粮队。白洋淀湛蓝的湖水,被枪声翻搅起来了,一望无际的荷莲和紫菱遭受了空前的蹂躏;傍晚再听不到饲鸭人嘎哑的吆唤,清晨再听不到那幽美的采菱歌。
  秋天,数十里深深的芦苇在呼啸着,漫天飞舞着苍白的芦花,偶尔一条银色的鱼带着泼刺刺的水声,欢愉地从莲叶间跃出水面的时候,一群群潜伏的水鸟和野鸭,便带着低沉的鸣叫,来回地从湖面掠过……这是白洋淀上美丽的季节,也是水上英雄们活跃的好时候。
  在1944年的抗日夏季攻势中,冀中白洋淀雁翎队员驾起战舟,从四面八方汇成包围圈,打击了来犯日军。(石少华摄)
  他们依仗着惊人的水性和射击,依仗着芦苇和水藻的保护,三三两两驾着行驶如飞的硬排,到处分散活动,袭击敌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一声呼啸,几发信号枪,周围所有的雁翎船,便立即从四面八方同时出动。有时为着某种必要,他们也曾在夜雾和晚风飘拂着的湖面上,将成百的雁翎船集中起来,趁着月色,悄悄地掩护着我们的水上运输物,安然行进。有时他们也会在一个橘色的黎明,突然包围了敌人的水上据点给以猛烈的袭击。
  冬天,白洋淀广阔的湖面为明净的冰块凝固,我们又将看见无数只插着雁翎的冰橇,像一枝枝的飞箭,在湖上穿过。
  一九三九年的初秋,为了截击敌人一个运输汽艇,他们以十几只硬排,二三十个勇敢的队员,潜入了赵北口至葛利口的中间地带。那里是一条长十里,宽半里至一里的水路要道,两旁长满了密密的芦苇和蒲草,他们巧妙地隐藏了船只,脱去了衣裤,全部跃进水里去,在芦苇的边缘,派出了一个侦察哨。为着不使目标暴露,放哨者在水藻的伪装下,仅仅把两只眼睛露出水面,让湖水不断地从他的鼻孔下静静地流过。不久,一只巨大的拖船用绳索拖拉着那喑哑了的运输艇,近来了。突然在芦苇的边缘,一声凄厉的口哨,惊起了几只潜伏的水鸟,接着两旁芦苇的深处,激荡着一片水声和呐喊,两排长筒的“排炮”(注二)和雪亮的马刀,便威严地排列在押船敌兵们的面前了。
  这样,他们安然地割断了两船之间的绳索,捆绑了所有的五个敌兵,用自己插着雁翎的船只,满满地装载了白糖、香烟、罐头和大米;最使他们欢喜的却是缴获了三枝三八式,和一挺昭和十一年制造的轻机枪。
  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勇气,继续着这样的战斗……
  不久,敌人高叫着“平靖湖面”,向雁翎队复仇,砍倒了芦苇,刈割了蒲草,用大批的汽船和木船巡逻湖面。同时在每一只船上,高高地竖起了梯凳,设立了了望哨,依仗着他们优越的火力,使二百米以外的大小船只不能靠近一步。这时,我们的雁翎队,便不得不转变他们的战斗方式,采取更分散的行动,实行村庄伏击。就在散布于白洋淀广阔湖岸,像无数岛屿似的村庄边缘,雁翎队的队员们,化装成包着头巾的洗衣妇,或是悠闲的垂钓者,在相隔不远的距离内,默默地工作着。一遇到了单独的敌船,或其他可乘的时机,呼啸一声,很快地从岸边隐藏地里,拔出自己的枪枝和马刀,一面用猛烈的火力向敌人射击,一面泅水前进,直到完全消灭敌人的抵抗为止。有时候,他们也用衔着空心的苇秆透换空气的方法,带着武器,作数小时以上的水底埋伏,以待机颠翻敌船。虽然他们的血,也常和敌人的血一同染红着白洋淀的湖水,但这样自发的群众自卫战争,更激起了他们对敌人的憎恨,使他们对敌斗争更加坚决。
  一九四Ο年间,随着冀中平原斗争的日益残酷,在八路军的直接帮助下,模范的农村共产党员殷金芬同志,把这些勇敢的雁翎队员们集中起来了。经过许多次船上座谈会,和八路军的一些教育和训练,雁翎队开始变成了一支有组织的队伍,选出了自己的队长和政治指导员,在殷金芬同志的率领下,有计划地行动起来。这中间,他们曾发动了湖上的乡亲们,用下沉大树的办法,封锁了白洋淀中的每一条水道,又配合着我八路军水上部队,用无数的船舶搭成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浮桥,这样不仅使我们的首脑机关得到屏障,而且在一旦发生敌情时,更可使我们的部队通过这些浮桥,迅速地增援……
  在洪水第二次淹没了冀中,波浪泛滥的白洋淀上,我们光荣的雁翎队的弟兄,从年轻的采菱者,到白发苍苍的打雁人,又全部投入了险恶的战斗。他们曾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创造了大批能漂浮于水面的“葫芦水雷”(注三),把它们普遍的埋伏在每一条航路的水藻下,人不知鬼不觉地爆炸了无数只往来于天津保定间横行无忌的敌船。
  这样,在保卫白洋淀的战斗中,雁翎队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白洋淀周围的群众,在整个夏季和秋季,除去每日回家做饭外,已长期的生活在船上,配合着雁翎船和八路军的水上部队,向敌人战斗。
  四五年来,我们勇敢的雁翎队兄弟,就是这样灵活的与敌人战斗着,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因此在这个长长的时间内,白洋淀始终是冀中最坚强的堡垒之一,它同着千万只神出鬼没的雁翎船,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让我们遥向雁翎队的兄弟们致敬吧,如今又是芦苇丛密的时候了
  --------------------------------------------------------------------
  中文名称: 雁翎队
  外文名称: The Goose Detachment
  类别: 传统舞剧
  剧情介绍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进一步入侵华北。国民党军急于“围剿”红军,弃华北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素称“鱼米之乡”的白洋淀渔民们,在日寇汉奸的淫威下,拖着满载仇恨的“贼船”,拉着沉重的绳索走着、走着……“任敌人宰割么?”“不!”渔民大海在与自己的爱人水仙不期而遇时,奋起与敌人搏斗……在这时,挺进敌后、英勇善战的救星八路军来了。他们帮助白洋淀的渔民们建立了人民游击队——雁翎队。
  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大海、水仙等当地英雄儿女的参与下,英勇地深入虎穴,营救乡亲,机智地寻找战机,打击敌人。在一次敌人的突然袭击中,大海掩护群众转移,自己却不幸落入敌手。
  斗争处于艰难时刻,严冬来到了白洋淀,雁翎队在冰天雪地中坚持斗争。水仙在梦中追忆着往事。一幕幕的斗争生活展现在眼前。这时大海正在魔窟里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他像一棵青松迎风挺立着。
  雁翎队终于潜入准备杀害大海的刑场,在激烈的战斗中把他营救出来。大海与战友们重会了,胜利归于顽强战斗、英勇不屈的人民……
  场序
  第一幕诞生
  乌云滚滚,淀水沉沉,日本鬼子打来了,国民党军逃跑了,谁来救中国?敌后方来了八路军,白洋淀成立了雁翎队。
  第二幕巧计
  水仙等巧扮艺人,潜入虎穴,献艺,敬酒。一霎时刀光闪闪,雁翎队精神抖擞,日本鬼子、汉奸队休想逃走。
  第三幕喜悦
  跳起那雁儿舞,唱起那织网歌,欢庆雁翎队的胜利。
  第四幕卧雪
  冰封、雪盖,一件棉衣传递着革命的友爱。妻子水仙在梦中重温着往昔的岁月,英雄大海在牢笼里经受着烈火的熬煎……战友们要冲破寒夜,迎接黎明。
  第五幕胜利
  刑场、刀枪屈服不了钢铁汉子,大海要为人民慷慨就义。战友们设巧计、劫法场救出英雄。哪怕鬼子再疯狂,要叫这沉沉的淀水把敌人埋葬。
  责任者
  演出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歌舞团
  责任描述
  创作者编导:黄伯寿、汪兆雄、梁文绾、刘忠恕。作曲:王竹林、王引龙。作词:洪源。舞美设计:王复光、胡良玉、张漩。
  演出者主要演员:孙加宝、朱金铎(饰大海A、B),李慧丽、郭宝贤(饰水仙A、B),黄振炎(饰老鸿),朱金铎(饰八路军连长),何树桓(饰日军小队长)。乐队:战友文工团管弦乐队;合唱队伴唱。指挥:唐江、李德友。
  演出介绍
  演出大事记
  《雁翎队》原为中型舞剧(编导汪兆雄、刘忠恕、安虹、刘丽娟),曾参加1959年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1962年改编为大型舞剧,10月参加北京市舞蹈会演,1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刘少奇主席等领导人出席观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