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如题所述

每一个作为教师的人都知道。导入新课是上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把小学数学新课的开头上好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粗浅做法和见解。以求教于同行。
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就好象一条很长的铁链,前后的知识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先复习旧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如在教学“用一位数除三位数”时,可以先复习“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商是整十的除法。”时。为了 使学生懂得被除数的第一位数比除数小时,该怎么办?为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二位数”打下基础,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新课的内容,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选择不同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使新课教学开好头。1 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比如,在讲授分数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述父亲分饼的故事:“三个同样大小的饼干,每个人只能吃一块饼干的四分之三或八分之六或十二分之九。贪吃的三弟说我要吃十二分之九,老大说我要吃八分之六,老二就只好拿四分之三的饼了。”同学们,你们说,三弟,老大,老二三个人谁吃到的饼干最多?”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争论四分之三,八分之六,十二分之九这三个分数哪个最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完成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创设了情境。2 谈话设疑,创设情境。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比较强,对于实物直观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分香蕉”一节课时,教师先边和学生谈话,边出示一串香蕉。问学生:“你们喜欢吃香蕉吗?”学生回答:“喜欢。”教师接着说:“我这里有12根香蕉,准备分给3个人吃,我们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才使他们满意,你们知道怎样分吗?”在学生疑问时引出课题,导入新课。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 更换条件,创设情境。在教学“乘除法应用题”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更换应用特点一个已知条件,“把今年爷爷的年龄63岁。”换成“爷爷的年龄是我的9倍。”教师可以提问:“爷爷今年有几岁?”怎样计算出来呢?使学生能通过上下题的联系,认真思考,轻松,愉快地学习新知识。
三、 直接揭题,导入新课。如,在讲授“时和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面的图画,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接着提示课题:时和分的认识。又如;在讲授“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请三位学生上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图形呢”接着出示课题::看一看,这样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在实际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合适0的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