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学学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今天遇到一位很着急的家长,他说他的孩子今年9月份就要升小学6年级了,可是他的孩子,偏科很严重,数学成绩特别差,而且感觉自己的孩子,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做题的时候也很容易走神,对自己孩子明年的小升初考试很是担心。
这位家长的担心和焦虑,相信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读书太不容易了,繁重的课业压力、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竞争力,就连挤进校门,也要付出昂贵的择校费、赞助费等等。然而,我们都还是普通人,无法改变现在的课业、升学压力,唯一能做 ,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在不耽误孩子学习 前提下,还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毕竟,如果连童年都没有,那100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数学是开发思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技术的基础,如物理、化学、机械、计算机、光电技术等都需要数学做基础,数学不学好,学这些时就困难了。所以,数学一定要学好。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数学思维差、成绩提高缓慢、计数慢,很是苦恼。笔者认为,数学思维,应当是一种从小培养的思维,对数学思维、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在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儿童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学概念,比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利、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对他们的种种变化由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
然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数学敏感期,就应当开始像孩子灌输关于算数的知识,其实,幼儿数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帮助孩子理解数的概念、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务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有一些简单的数学操作技术(如自然测量)等多方面,这几个方面不分轻重,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还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针对数学敏感期,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1、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
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幼儿对某件事感兴趣或有疑问,我们应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创始问题情景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猜想、讨论、实践等,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感受到相互学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2、抓住数学敏感期,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
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由感官的训练,进一步让孩子借实物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加、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让孩子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联想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3、巧妙选择操作材料,指导孩子操作,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在活动中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在家庭数学活动中,我们选用材料要考虑能引起孩子思维的积极性,防止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家长可以提供多样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供孩子自由选择,并保证孩子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时间。在家长的启发下,让孩子带着问题操作,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学习探索,这样,不仅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主体性也得以充分发挥。
如排序,给孩子3根不一样长的长棒让他排排队。观察一下孩子可能会横着排,也可能会竖着排。先别忙着纠正他。因为孩子对长棒的长短序列已经有了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排列。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不断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帮助引导他得出正确的多种排序的形式,如按长短排,按高矮排。当孩子已经掌握了以上的排序后,你也可以再添给他2根长棒,让他重新再排。在孩子已有的排序经验基础上,帮助孩子整理得出一端对齐来比较长短的方法以及以地平线为标准线来比较高矮的方法,以使孩子能获得有关排序的感知经验。
如要求孩子“给图形分类”,家长先出示两个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和两个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让孩子进行比较,帮助孩子明确“相同”的含义,并寻找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家长给孩子一组图形,引导孩子从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自主地给图形分类。这样,孩子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有关分类的感性经验,又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这些操作性的材料,都是通过孩子的各种感知觉来达到的,它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各种感知觉,也相应地提高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及认识,同时又在活动中发展了孩子的数学思维。

当然,如果您的孩子已经错过了数学敏感期,在小学阶段基础学习,也是相当的重要的。有一部分家长会认为,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很简单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不用担心,等以后上了初一,再补习也不晚。其实,这样的想法,只会在最后,进一步影响你孩子的成绩。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的数学思维的开发,也是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如果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日后的理科学习将会更加的吃力,那么,在现代社会这种学习竞争下,孩子会更加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更应当密切注意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首先,我们应当认可孩子,并陪伴孩子、鼓励孩子;每个班都会有10%左右的同学学习数学非常困难,他们成绩不好,上课听不懂,老师在和家长交流时,往往抱怨孩子不爱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作业)、学习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但是,这些抱怨,都是在把责任推到孩子的身上,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认真学习,没有认真听讲。然而,实际的教学情况是,认真听课的同学中也有数学差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每个孩子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本来就弱,这就和有的孩子天生运动的协调性比较差是一样的道理,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允许这些孩子比大多数孩子学习的速度慢一些,帮助他们体会在数学中成功和快乐的感觉。设计适合这些孩子的联系,让他们在完成专门的练习中不断进步是很好的方法。与其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认真学习,不如每天抽30分钟陪孩子完成数学作业,并肯定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告诉他“这个题目,你做对了,真棒,这可是比较难的题目哦”。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多听、多记、多看、多做、多问、多动手、多复习、多总结。
通过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可以很好的集中上课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做对自己有用的课堂笔记,不仅能使孩子在上课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这一部分课堂笔记,还能很好的帮助自己日后的复习。对重要题型结构、概念、公式的记忆,也是相当的重要,对于对于重要题型结构的记忆理解,能大大降低孩子在考试过程中由于对重点题型不熟练而失分的情况,还能帮助孩子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而概念、公式的记忆,更是解题的基础。多问,善于发问,是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扫盲,有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发问甚至是害怕发问,家长和老师们就要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并在孩子提问后做出肯定和认可,不要给孩子“你怎么可以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这样的表情或感觉。当然,充分的预习+课后练习+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唯一途径。
最后,培养孩子建立自己的错题录,也是很好的提分方法。指导孩子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在错题本中做好登记,并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总结出自己做错的原因,定期的复习,定期的纠错和检查。建立错题本是一个繁琐而又枯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因为枯燥、繁琐而中途荒废,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定期检查,最好是能和孩子一起做这个错题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2
要想轻松开展幼儿数学教学,给孩子一个靠谱且有趣的学习方式很重要,以此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1,用游戏来进行思维启蒙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
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
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
孩子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可以锻炼孩子发展数学思维,循序渐进,寓教于乐。
第2个回答  2018-07-23
用“语音口算速算练习”软件来给小孩练习,这款软件对小孩数字不好非常有帮助,你可以试试,软件在百度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