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地主被称为员外,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清朝地主的员外称呼是如何来的?

员外本来是一个官名,相当于副手。比如说,隋朝的尚书省有24司,每个司有正职一名,再设员外郎(副手)一名。到了清朝,没有了丞相,六部尚书的权力也大大缩水,员外更不用提了。慢慢地,员外就成了皇帝赏赐给官员的虚衔,掏点钱也可以当。地主和商人有钱,他们往往用钱给自己捐一个“员外”当当,所以便以员外指代地主。接下来,我们详细描述一下员外的演变过程。

中国最早出现员外这一官职是在三国两晋时期。三国时,曹魏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南北朝时期,又有员外将军等官职。但这个时候,员外为帝王贴身进侍,并不在外朝为官。隋文帝统一之后,员外的职能发生了变化。隋朝的中央有尚书省,尚书省之下有六部,六部之下又有二十四司。二十四司的长官除了正职以外,还设立员外郎,又称为副郎。从此以后,这个制度便延续了下来,三省长官的副手称之为侍郎,二十四司的副手称之为员外郎。用现在的话说,“员外”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实际上确实高级官员的副手,职权也很大。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丞相,权力分到了六部,六部权力较大。但到了清朝,清朝在六部各设汉、满两个尚书,副手也就是员外的权大大缩水,成为了皇帝赏赐给官员的虚职,捐钱也可以当。清朝的老百姓便把地主和一些富商称之为员外。

所以说,员外本来是皇帝进侍,后来发展为外朝官员,到了清朝成为虚衔,以后成为了地主的代名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3

员外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在三国时期,魏国就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是在散骑常侍之外设置的一种职务。虽然只是一种闲职,没有多少实权,但能够担任这种职务的人,不是宗室子弟,就是达官贵族,因此在朝廷里面非常威风。

到隋朝时,隋文帝在二十四司各设置一名员外郎,“以司其曹之籍帐,侍郎阙则摄其曹事。”相当于各司的副官。员外郎简称为“员外”。那时候,官员虽然号称“员外”,实际上已经是编制内人员,级别还不低,不是今天的临时工可以相提并论。 可是,清朝时期,许多地主也被称为“员外”。原来,古代之所以设置“员外”,

是考虑到科举考试进人的速度大于官员淘汰的速度,而官员编制是一定的,因此有必要设立候补官员制度,安排那些通过科举考试但又没有正式位置可安排的候补官员。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和官制改革,员外逐渐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闲职。清朝时,朝廷将员外等闲职拿出来,提供给捐纳的有钱人。这时候,只要舍得拿钱出来,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从而免去十年寒窗苦读。对于更多的地主和富商来说,他们买一个员外的官职,只是想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不是真的想去补缺任职。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员外只是一个头衔,没有什么实质性权力和好处。 可是,这些地主和富商周边的老百姓不清楚这一点,他们也分不清员外和地主的区别,久而久之,就把所有的地主都尊称为“员外”——这也给了大家一种有钱人就是“员外”的错觉。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员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衔。隋朝时,隋文帝在24司各设定一位员外郎,等同于各司的副官。自此,唐代、宋代、辽国、金朝、元朝、明代、清代都承接了这一规章制度,将员外郎或郎中作为各职能部门的副职。员外郎统称为员外。

中国古代之所以设定“员外”,是考虑科举制度进人的速率超过官员淘汰掉的速率,而官员编制是一定的,因而有必要设立候补官员规章制度,安排那些通过科举制度但又没有正式位置可安排的候补官员。

后来,伴随着时间推移和官制改革创新,员外逐步形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闲职。清代时,朝廷将员外等闲职拿出来,提供给捐纳的富人。这时,如果舍得拿钱出来,大地主和生意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衔来做,从而免去十年寒窗苦读。

清代中期的名臣李卫,因为不是念书的材料,就花了大笔总数颇丰的银两,买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官做。但是,李卫念书不好,做官还有点本事,仅用了十年时间,就从一位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升职为从一品的浙江省总督(闽浙总督前身)。

但是,对更多的大地主和富豪而言,许多人买一个员外的官衔,仅仅想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不一定真的想要补缺就职。因而,对许多人而言,员外仅仅一个称号,没什么实际性权利和益处。

但是,那些大地主和富豪周围的普通百姓不明白这一点儿,许多人也分不清楚员外和大地主的差别,长此以往,就把全部的大地主都称呼为“员外”,这也给了大伙儿一种富人就是“员外”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19-09-03
因为清朝有一种候补官职叫做员外郎,这种官职地主们是可以花钱买到的,所以很多地主做了员外。
第4个回答  2019-09-03
原来是从科举制度延伸过来的,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和官制改革,员外逐渐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闲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