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孕早期:在确诊怀孕后,在停经12周内到相关妇产科机构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
    孕早期主要是记录既往病史、药敏史、家族史、月经史、妊娠史等;了解有无影响妊娠的疾病或异常情况;全身检查:血压、体重、身高、心、肺、肝、脾、甲状腺、乳房等,了解孕妇发育及营养状态;妇科检查:子宫位置、大小,确定与妊娠月份是否相当,并注意有无生殖器炎症、畸形和肿瘤;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肾功、梅毒筛查等及心电图检查。

    2

    孕中期:每四周进行一次产前检查(16、20、24、28周)。
    孕中期主要是每次体格检查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率,并注意有无下肢浮肿;复查血常规及时发现妊娠合并贫血,复查尿常规及时筛查妊娠高血压病和妊娠;孕15-20周建议做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血清学筛查;孕20-24周建议做B超筛查胎儿体表畸形;孕24~28周建议做妊娠合并糖尿病筛查 (50g葡萄糖筛查试验)。

    3

    孕晚期:孕28-36周,两周检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
    孕晚期要继续孕中期体格检查,注意检查胎位,如发现异常及时纠正;记数胎动并记录;建议定期做胎心监护;适时复查B超,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及成熟度、羊水情况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0
1.听胎心音:怀孕第12、13周时,已经能听到胎心音。听到胎心音即可表明腹中的胎儿为活胎。
2.测宫高、腹围   每次产检都要测量宫高及腹围,根据宫高画妊娠图曲线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是否诱发与迟缓或巨大儿。   
3.血常规检查   检查血色素,判断准妈妈是否贫血。检查血型,防止新生儿溶血症,如果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血,孕妇为O型血,生出的小宝宝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   
4.尿常规检查   检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提示有无妊娠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   
5.检查病毒感染   准妈妈在妊娠4个月以前如果感染病毒,胎儿都可能先天性畸形,甚至流产
第2个回答  2020-01-07
1.病史检查 了解孕妇有无病毒感染及用药史、射线接触史。有无心、肝、肾及结核病史。对有遗传病家族史或异常胎儿分娩史者要进行绒毛培养或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降低有先天性缺陷及遗传病儿的出生。 2.妊娠情况 询问年龄、胎次(妊娠次数,包括本次妊娠)、产次(妊娠28周以上自阴道分娩的次数)、本次妊娠情况(有无头痛、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心慌、气短、水肿及阴道流血等)、过去的分娩史(有无难产及产后出血史、胎儿大小及存活情况)以及既往健康情况(如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等)作为对本次妊娠及分娩处理的参考。
第3个回答  2020-04-23
你还在为怀孕产子的过程而烦躁吗?还不知道产前需要做什么检查吗?不急,今天妈网给大家带来了大招数。盘点了产前检查项目大全,有了这个东西,你再也不用担心啦,赶快把它背起来吧。
1、第一项要检查的就是孕妇的.身高、体重,对于身高这个过程是在产前就测定,之后就不用测了。但体重是每次产检都要测量。因为是想知道孕妇的增重情况,增重太多易出现并发症,并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增重太少又会导致胎儿营养吸收得不够,影响正常生长。
2、接下来要检查的就是血压啦,据我们所知,血压高是妊娠高血压的症状之一,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所以量血压是每次产检的必检项目。
3、尿常规这个是每次都要检查的。为了检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酮体、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尤其是尿蛋白的检测,有这些数据,就可以提示我们有没有妊娠高血压等疾病。
4、血常规也要列入检查之中,但多次测量,一般只取第一次。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型(ABO)、巨细胞、风疹、弓形体病毒感染、梅毒、艾滋病(HIV)等检查。
5、同时医生想要了解孕妇的心脏功能,排除心脏疾病,以确认孕妇是否能承受分娩,有问题要到内科及时治疗。这时候就要做心电图才能看的出来了。
6、还有一个就是b超检查,这个检查主要是确定胎儿的情况。以及胎儿的结构,预防出现一些问题。
妈咪们必须明白一点,产检是为了了解自己以及宝宝的健康状况,所以一定要认真配合医生做检查,做检查时也一定要按质按量的完成。
第4个回答  2020-10-07
答:产前检查项目,根据月份不同,检查项目不同。
孕12周之前需要查一下B超确定子宫内孕囊以及胚胎发育情况。胚胎发育良好可以建卡,首次建卡需要全面检查身体,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术前四项,优生四项,白带常规,心电图等。
以后医生会建议定期产检,主要检查项目有,孕16-21周中期唐筛,孕22-28周之前四维彩超,孕24-28周之间查糖耐,孕28周后确定胎位。每次检查都需要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