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老师要怎么做?(一)

如题所述

要带好小班的小朋友要有“两心”,即“爱心”和“耐心”。
1、爱心,就是要关爱每个孩子,让孩子们信任老师。首先是记住每个孩子的姓名及特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是受到老师关注的。其次是爱护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呵护他们,和他们一起成长。耐心,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浓厚的感情来对待和关心他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都有积极的一面。
2、耐心是最重要的,孩子不光有可爱的时候,也有调皮的时候,有些适应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哭闹的时间会长一些,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要有耐心来面对这样的时候,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或者不高兴的样子,这样可能会吓到孩子,影响他们上幼儿园的积极性。 在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很快地,老师发现孩子们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一旦感觉老师离开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就会嚎啕大哭。为了解决这种尴尬的状况,老师采取了玩玩具和做游戏的方法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减少孩子们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长时间奏效。在向园里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后,老师终于找到了新的方法。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由以往的“坐椅子、靠桌子”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坐在泡沫垫上进行教学活动。没想到这点小改变,却起到了大作用。孩子们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加上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向孩子们灌输竞争意识,同时也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孩子们,这样孩子们玩游戏的热情比以往高很多,不仅哭闹的现象消失了,就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小朋友也积极加入到了各种游戏活动中。令老师感动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叫老师“老师妈妈”。 老师暗自感慨,只要给孩子们爱心和耐心,孩子们的笑容还是会一直绽放的。一个月下来,老师与孩子们已经建立了深厚感情。每天看到可爱的孩子们,听到他们喊着老师妈妈的时候,心里觉得这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8
小班的幼儿入园前,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咪精心缔造的爱心小屋之中,长辈们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可谓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入园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幼儿不但要适应新的环境、生活方式,还要适应新的学习活动。原来无拘无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个体生活,不得不宣告破产。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之中,幼儿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胆怯、不安、无助、焦虑、哭闹等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在所难免的。进入幼儿园小班,是幼儿一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开端,教师能否正确缓解与疏导幼儿入园初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使之在最短的时间里愉快地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加入集体学习活动中,是宝贝们在整个幼儿阶段乃至一生身心能否健康、和谐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每个新学期的开始,面对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教师又该怎么做呢?笔者就自己几年带小班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初正确对待幼儿的各种不良情绪,做好新生入园的安抚工作,是小班幼儿入园以后的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1、活动室的布置以及玩具的投放 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耀眼、外形夸张逼真的图案,童话故事中的小白兔,树林里的小鸟,天空中的红太阳、河里的小鱼……都是他们喜欢的形象。而这些图案他们虽然知道但只能在小人书或电视上看到。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就将活动室布置好,并注意材料、色彩及图案的选择和搭配,让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就看到一个新鲜而美丽环境,从而萌发上幼儿园的愿望。 2、每天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用微笑面对幼儿 小班的幼儿之所以喜欢小兔子却害怕大灰狼,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小兔子的形象很温驯,而大灰狼的形象很狰狞。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一听到“大灰狼来了”就会本能的叫喊、躲避。试想:宝贝们入园后每天面对的都是老师凶巴巴的面孔,相信他们会象讨厌大灰狼一样讨厌老师的,更不要说喜欢幼儿园了。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情绪与表情很重要--你的表情是高兴的,宝贝们也会因为受到你的感染而开心,而你的笑脸更会让宝贝们感到你的友好、善良而愿意和你接近。所以,也许你不漂亮,但你可以用微笑来点缀你的脸庞,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宝贝,用自信、善意的微笑缩短你和宝贝心灵的距离 3、给幼儿以母亲般的拥抱和亲吻 小班幼儿入园时均只有三周至三周半的年龄。入园前,他们已习惯了在父母亲的怀抱里撒娇、发嗲等的生活方式。而入园后,这一可靠而又安全的屏障不复存在。所以在幼儿无助或伤心惶恐而闹情绪时,牵牵他们的小手,及时的给宝贝们一个热情而母性的拥抱,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对他说:妈咪是否这样爱你的啊?老师也象妈咪一样爱你。这种具体而又直观的形体语言不仅能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教师母亲般的关爱,而且能让那些还来不及转变自己的角色的宝贝无助的心灵暂时得到安慰,使他们感到即使离开了父母亲的怀抱,他们依然是安全的。从而在心理上对教师建立起一份信任,愿意和教师一起参加教育活动。在某些时候,对于什么爱哭闹流眼泪的胆怯内向的幼儿来说,这一举措比说一大堆安慰的话更实用。 3、适当的运用注意转移或冷处理的方法 针对小班幼儿的情绪较容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幼儿哭闹不止时,引导幼儿去注意一样新鲜的物品、好玩的玩具或是其他幼儿劳动成果等:“你今天的衣服真美,它是什么颜色的呀”,“你看,天线宝贝正在找你做朋友呢”,“呀,这珠珠项链真好玩,我们也来串一条吧”……利用外界刺激转移并中断幼儿依恋家长的心理。而对于个别任性的幼儿,不妨让他呆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且安全的地方,告诉他:大家可爱不喜欢这种大灰狼一样难听的声音。有的幼儿闹了一会儿,见没有人理会,自然而然的也会停止哭泣,等你再看他时,他已经在同伴的邀请下高兴的加入到游戏的行列之中了。 4、注重晨间接待与晨区谈话的作用 在晨间接待中,教师主动与新入园的幼儿进行交谈,可以是简单的问候语或是非智力话题,如:你今天来的真早,你今天的衣服很干净,你早饭都吃了啥了,你今天会很乖的对吗等等轻松的话题,让幼儿一进园就消除了对教师及幼儿园的陌生感、恐惧感和距离感,给幼儿一个一天学习的良好的开端。在晨区活动后的晨区谈话中,教师及时的对那些入园或晨区活动幼儿好的行为进行肯定,让幼儿觉得自己很棒、自信的同时也给其他幼儿树立起了榜样作用,使他们知道明天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第2个回答  2013-11-06
小班的幼儿入园前,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咪精心缔造的爱心小屋之中,长辈们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可谓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入园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幼儿不但要适应新的环境、生活方式,还要适应新的学习活动。原来无拘无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个体生活,不得不宣告破产。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之中,幼儿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胆怯、不安、无助、焦虑、哭闹等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在所难免的。进入幼儿园小班,是幼儿一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开端,教师能否正确缓解与疏导幼儿入园初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使之在最短的时间里愉快地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加入集体学习活动中,是宝贝们在整个幼儿阶段乃至一生身心能否健康、和谐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每个新学期的开始,面对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教师又该怎么做呢?笔者就自己几年带小班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期初正确对待幼儿的各种不良情绪,做好新生入园的安抚工作,是小班幼儿入园以后的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1、活动室的布置以及玩具的投放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耀眼、外形夸张逼真的图案,童话故事中的小白兔,树林里的小鸟,天空中的红太阳、河里的小鱼……都是他们喜欢的形象。而这些图案他们虽然知道但只能在小人书或电视上看到。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就将活动室布置好,并注意材料、色彩及图案的选择和搭配,让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就看到一个新鲜而美丽环境,从而萌发上幼儿园的愿望。2、每天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用微笑面对幼儿 小班的幼儿之所以喜欢小兔子却害怕大灰狼,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小兔子的形象很温驯,而大灰狼的形象很狰狞。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一听到“大灰狼来了”就会本能的叫喊、躲避。试想:宝贝们入园后每天面对的都是老师凶巴巴的面孔,相信他们会象讨厌大灰狼一样讨厌老师的,更不要说喜欢幼儿园了。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情绪与表情很重要——你的表情是高兴的,宝贝们也会因为受到你的感染而开心,而你的笑脸更会让宝贝们感到你的友好、善良而愿意和你接近。所以,也许你不漂亮,但你可以用微笑来点缀你的脸庞,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宝贝,用自信、善意的微笑缩短你和宝贝心灵的距离3、给幼儿以母亲般的拥抱和亲吻小班幼儿入园时均只有三周至三周半的年龄。入园前,他们已习惯了在父母亲的怀抱里撒娇、发嗲等的生活方式。而入园后,这一可靠而又安全的屏障不复存在。所以在幼儿无助或伤心惶恐而闹情绪时,牵牵他们的小手,及时的给宝贝们一个热情而母性的拥抱,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对他说:妈咪是否这样爱你的啊?老师也象妈咪一样爱你。这种具体而又直观的形体语言不仅能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教师母亲般的关爱,而且能让那些还来不及转变自己的角色的宝贝无助的心灵暂时得到安慰,使他们感到即使离开了父母亲的怀抱,他们依然是安全的。从而在心理上对教师建立起一份信任,愿意和教师一起参加教育活动。在某些时候,对于什么爱哭闹流眼泪的胆怯内向的幼儿来说,这一举措比说一大堆安慰的话更实用。3、适当的运用注意转移或冷处理的方法针对小班幼儿的情绪较容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幼儿哭闹不止时,引导幼儿去注意一样新鲜的物品、好玩的玩具或是其他幼儿劳动成果等:“你今天的衣服真美,它是什么颜色的呀”,“你看,天线宝贝正在找你做朋友呢”,“呀,这珠珠项链真好玩,我们也来串一条吧”……利用外界刺激转移并中断幼儿依恋家长的心理。而对于个别任性的幼儿,不妨让他呆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且安全的地方,告诉他:大家可爱不喜欢这种大灰狼一样难听的声音。有的幼儿闹了一会儿,见没有人理会,自然而然的也会停止哭泣,等你再看他时,他已经在同伴的邀请下高兴的加入到游戏的行列之中了。4、注重晨间接待与晨区谈话的作用在晨间接待中,教师主动与新入园的幼儿进行交谈,可以是简单的问候语或是非智力话题,如:你今天来的真早,你今天的衣服很干净,你早饭都吃了啥了,你今天会很乖的对吗等等轻松的话题,让幼儿一进园就消除了对教师及幼儿园的陌生感、恐惧感和距离感,给幼儿一个一天学习的良好的开端。在晨区活动后的晨区谈话中,教师及时的对那些入园或晨区活动幼儿好的行为进行肯定,让幼儿觉得自己很棒、自信的同时也给其他幼儿树立起了榜样作用,使他们知道明天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