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不立遗嘱——影响老年人遗产处理的心理因素求答案

如题所述

  立遗嘱的意义自不待然,然而还是会有不少老年人是不愿意立遗嘱的,尽管他们可能知道这么做是必要的。当然,这些老人也会讲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立遗嘱不吉利啊,立遗嘱会引起子女们的不和睦了,怕子女们对遗嘱不满意了……诸如此类的理由,看起来都是些很实际的问题,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的说法,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心理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分析,一是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对立遗嘱的影响;二是家庭结构及成员关系对立遗嘱的影响。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立遗嘱的行为影响:正如俗语所讲“人过中年,天过午”,老年人面对一系列的担心,面对无法承受的丧失和死亡恐惧,再加上个性本身差异的因素,在立遗嘱的问题上呢,就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一种情况是,个性素来强势的老人,会通过把握财产来努力维持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维持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另一种情况是,个性比较依赖的老人,由于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怕子女们对自己不满意、怕子女们的离开让自己陷入孤独,进而就会产生看子女的眼色,甚至去讨好子女的想法。因而在财产问题的处理上就总想着讨大家欢心,让每个孩子都满意,最后搞得自己左右为难、苦恼不堪,甚至由于无法面对和处理家庭中潜在的矛盾和争端,干脆采取逃避态度,放弃责任、听天由命。
  另外一个影响老年人立遗嘱的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的关系状况。从家庭结构来讲,无论是哪种家庭结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接纳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爱的,还是相互对立的、排斥的甚或是相互鄙夷、猜忌、仇恨的。如果是前者,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就有了大家自由、透明、公开讨论遗产处理问题的环境,就能够保障家庭成员的公平参与和相互理解,就可以实现“既谈钱又不伤感情”。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年人能够比较放松地谈论自己的善后问题,也可以坦然安详地面对生命的结束。如果是后者,遗嘱如何立、财产如何分将成为这个家庭的最大秘密和一颗不知何时引爆的隐形炸弹。家庭气氛或是表面一团和气,暗地各怀心事;或是横眉冷对、剑拔弩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年人内心充满了凄凉、不安和绝望,会更加避讳谈论遗嘱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3
立遗嘱的意义我们的律师朋友已经讲得很详细了,然而还是会有不少老年人是不愿意立遗嘱的,尽管他们可能知道这么做是必要的。当然,这些老人也会讲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立遗嘱不吉利啊,立遗嘱会引起子女们的不和睦了,怕子女们对遗嘱不满意了……诸如此类的理由,看起来都是些很实际的问题,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的说法,我们能不能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心理因素呢?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做一个分析,惟愿它能给到大家一些新的视角。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做分析,一是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对立遗嘱的影响;二是家庭结构及成员关系对立遗嘱的影响,最后稍带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行为分析
正如俗语所讲“人过中年,天过午”,中年是人的生理成熟和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过了这个巅峰时刻步入老年,特别是退休以后,无论是人的生理机能还是事业发展都会进入一个逐步萎缩的时期,虽然萎缩的速度和频率有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相比于以发展为主要任务的婴幼儿、青少年期和成年期,老年人比人生的任何时期都面临着更多的丧失——各种生理机能的衰退、至爱亲朋的离世、社会角色的丧失、经济收入的减少,社会活动空间变得狭小——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丧失期”。
丧失给老年人带来的最大心理影响就是自我价值感的降低和自信心的丧失。很多老年人会哀叹自己越来越没用了,或者会敏感于周围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担心别人嫌弃自己,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对自身逐渐老去的不接纳和不认同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如果一个人把对自己的不接纳、不认同投射到周围人身上,就会担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会不会降低?担心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会不会降低?担心周围人是否对自己真心?担心会不会有人照顾和帮助自己?
面对这一系列的担心,面对无法承受的丧失和死亡恐惧,再加上个性本身差异的因素,在立遗嘱的问题上呢,就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一种情况是,个性素来强势的老人,会通过把握财产来努力维持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维持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不放手,攥着拳头让大家猜闷儿,似乎这样才可以把家庭成员聚拢在自己身边,才能更多地得到儿女们的“孝顺”。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不会让自己真正获得内心所期盼的温暖亲情、满足感和收获感,反而会加剧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更为促使家庭成员的相互猜疑、背弃,乃至整个家族的分崩离析埋下隐患。叱咤港澳几十年的赌王何鸿燊对此会不会深有体会呢?我们虽然不得而知,但众人看到的是其家族为巨额财产而展开的一场激烈纷争。
另一种情况是,个性比较依赖的老人,由于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怕子女们对自己不满意、怕子女们的离开让自己陷入孤独,进而就会产生看子女的眼色,甚至去讨好子女的想法。因而在财产问题的处理上就总想着讨大家欢心,让每个孩子都满意,最后搞得自己左右为难、苦恼不堪,甚至由于无法面对和处理家庭中潜在的矛盾和争端,干脆采取逃避态度,放弃责任、听天由命。其结果呢,跟前一种情况不会有任何不同。
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其一生所获得的成就(社会地位、财富等)大小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甚至越是那些曾经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人,退休之后失落感会更强。当然并不是说,越平庸的人就越幸福。通常来讲,能够感觉自己过得比较幸福的老年人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身体机能虽然衰退,但不受太大的病痛折磨。二是能够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的慢慢老去。三是无论自己一生取得的实际成就如何,还能对自己的一生比较满意,没有太多的遗憾和后悔。四是对下一代及周围的人抱有信赖和欣赏的态度。五是有温暖的家庭氛围,有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机会。
让自己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比获取财富和地位更难得的能力,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接纳和信赖。有了这种能力,遗产问题所带来的一起麻烦都将迎刃而解。
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状况的影响
另外一个影响老年人立遗嘱的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的关系状况。从家庭结构来讲,核心家庭通常比再婚家庭和多妻室家庭的情况简单很多,但并不能说明核心家庭不存矛盾和纷争。无论是哪种家庭结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接纳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爱的,还是相互对立的、排斥的甚或是相互鄙夷、猜忌、仇恨的。
如果是前者,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就有了大家自由、透明、公开讨论遗产处理问题的环境,就能够保障家庭成员的公平参与和相互理解,就可以实现“既谈钱又不伤感情”。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年人能够比较放松地谈论自己的善后问题,也可以坦然安详地面对生命的结束。
我们说,老年人是否立遗嘱、如何立遗嘱受着家庭的氛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的影响。反过来,我们还要去思考为什么有的家庭成员之间亲密温暖,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疏远冷漠,甚至敌视仇恨?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心理、社会等多层面的原因,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详述。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你期盼着家庭成为幸福的港湾时,你要想一想自己为这个梦想做了什么。你花了多少时间在你的家人身上?你又花了多少心思去有效解决家庭中的矛盾?家庭不单单是用来索取爱和温暖的,更是用来耕耘和经营的,而且要从家庭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越早下功夫越好。否则,家庭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会比其他任何人际冲突所带来的伤害更深、更痛、更持久。
我的小看法最后,说一说我个人在遗嘱问题上的观点,聊作供大家指点的靶子。
个人认为,亲情至上是订立遗嘱的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说要亲情之上呢?因为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区别在于成员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永远不可能因为相互的背离而使血缘关系消灭。亲情至上是符合人性的要求和家族发展需要的唯一选择。当然,在一些帝王之家或者富豪之家,成员之间为攫取权力、地位和最大利益而将亲人残害致死的事情并不鲜见。个人认为,这样的家庭关系已经政治化了,这个家也已经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家”,所有以人性扭曲和泯灭亲情为代价的胜利,必将在精神的酷刑中收场。
第二,颐养天年的前提是坦然面对丧失和死亡恐惧,接纳渐渐老去的自己。这个前面已经说很多了,不再赘述。
第三,对于中青年人,我想说,多珍惜一些自己的家庭吧。经营好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包括和自己子女的关系以及和自己父母的关系)是家庭中的重中之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