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14万,看重空间,家用紧凑级轿车!思域/轩逸/大众朗逸怎么选

如题所述

文/磊磊

随着消费升级的发生,已然到来的当下,正成为一个火热竞争的风口。各家车厂,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遇,推出许许多多款新车。它们都是些怎样的车型?将去往怎样的市场?今天,就由小编为大家一探究竟。

日产轩逸 

相较前代车型,全新轩逸抛弃了车系一以贯之的低调内敛,采用偏向运动的整体设计。V-MOTION家族式大嘴前脸设计颇具气势,时尚动感,前脸肌肉线条更明显,中网和前大灯的设计更大气,下方的进气格栅加强了运动感。

全新轩逸的车身长度和轴距相比现款分别加长了10mm、12mm,宽度增加了55mm、车身高度降低了56mm。整体比例上的改变使它相比前代具备起极为明显的运动风与低趴感。 

车身侧面使用凌厉的上扬腰线,插入C柱的运动饰条,也在不损伤乘坐空间的基础上,将轿跑这件事模仿得绘声绘色。尾灯采用回旋镖造型,尾门微微上翘,提升了车辆的动感。

内饰层面,皮质缝线、异色拼接、炮筒状空调出风口,已大大颠覆了我们关于一台轩逸、一辆日产的既有认知。

全新轩逸内饰整体具备强调现代精致,鸥翼状中控台构型也具备极强精致度与设计感。仪表字体并非炫目。但足够清晰易读。轩逸从第三个配置——官方指导价12万元的“2020款 1.6L XL 手动悦享版”。悬浮式大屏支持导航、多媒体播放、蓝牙互联等多项功能。设置档把前方的金属色点火按键,也具备较强精致度与运动感。

基于2712mm的超长轴距,空间似乎是全新轩逸上最无需担心的问题。自古以来,轩逸就是一款较为舒适的紧凑级三厢车。靠背倾斜角度较大,座椅材质柔软,整体具有较为强烈沙发感。中等身材的成年男性,可以在它身上获得三指以上的头部空间和两拳以上的腿部空间。

只是需要到全车系第四个配置——官方指导价12.99万元的“2020款 1.6L XL CVT悦享版”上才装配的空调出风口,略微欠缺厚道。并且全系均不支持的后排椅背放倒功能,也与轩逸车款偏向实用的整体人设略有相悖。

动力层面,在踩下全新轩逸的第一脚油时,我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尼桑味儿”,油门线性且轻快,动力响应足够积极。日产全新升级的HR16 1.6L全铝发动机和全新调校的XTRONIC CVT变速箱合作,把动力调理得颇为干爽,而当我丢开油门滑行时,车辆的减速也足够自然、轻盈,不存在那些令人不快的“拖拽感”。整体感觉足够平顺自然、富有秩序。对日常代步而言,这是一辆非常轻松的车。

操控层面,新轩逸整体调性偏向舒适。相比起前代车款,它的悬架设定没有“一软到底”,而是保留了更多一些的支撑感。高速路段相比之前的轩逸,确实安稳放心了许多。但这一变革强调的只是与安稳有关的质感,日常驾驶时给予足量的信心,激烈驾控时提供点到为止的满足,仅此而已。换句话说,新轩逸依旧是那台讲求舒适的日产,只是这种舒适换了一种表达方式罢了。

本田思域

外形层面,轿跑化的整体风格,无疑是10代思域最大的吸引。改款车型应用的熏黑中网、下置式排气等风格元素,让它在推出几年后的今天依然潮流新鲜。

内饰层面,思域整体设计偏向运动,但屏幕、按键等元素排布相对分散,未被收纳进一套足够完整的视觉语言当中,整体略显凌乱。大面积软质包裹的中控台,拥有还不错的质感。分区式全液晶仪表的字体和配色,多少有一些激情。

车机系统层面,推荐车款搭载一款7英寸触控液晶屏。常规功能实现没有问题,但UI设计颇具年代感,响应速度也不是很快,有点让人想起几年前的安卓手机。另外,这套车机只支持CarPlay,不支持CarLife。

基于较低的坐姿,思域的乘坐空间表现并不差。后排腿部空间,思域在同级中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后排头部空间也并不特别局促。座椅形制宽大,内里填充物柔软,坐着很舒服,有一点懒洋洋的“下陷感”。但值得一提的是,这辆13.99万元的220TURBO劲动版,是今天四款车中唯一没有后排出风口的一辆。

驾驶层面,思域搭载的1.5T发动机,动力响应相当积极,177马力的动力储备提供了足够充沛的后劲。敏捷的CVT变速箱,日常表现出色,只有在跑山等激烈驾驶状态下会拖一些后腿。

底盘调校偏向舒适,拥有不错的滤震能力。但与此同时,底盘对操控动作的响应仍然相当积极,给人韧性十足的感觉。全系标配的可变转向比和灵活自如的转向手感,也保证了这台“超跑”的容易上手。

大众朗逸

外形层面,上汽大众的设计师在老朗逸的基础上,刷了一层不够妥善的绿漆。

具体来说,朗逸启航的车侧、车尾与前代朗逸近乎毫无分别,线条走向规整得体,但也很能触发受众与审美疲劳的联想,站在2020年的当前,无疑有着明火执仗的古旧。全新设计的多幅式前格栅略有新鲜,但也谈不上活色生香,仅停留在略有新意而已。

进入车内,朗逸启航有着一股浓烈的古典大众味道,T形中控台设计风格实用,中控台上下部虽是全硬塑料材质,但足够工整的材质表面处理与材质拼接也没让它显露太过浓烈的塑料感。

车机系统层面,推荐车款搭载一台支持USB、AUX、SD卡与CD机的多媒体主机,有着今天三款车中最为厚道的“六喇叭扬声器”(轩逸/凌派推荐车款均为四喇叭扬声器)已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驾驶中最低限度消遣。手刹侧与档把旁预留的零钱盒与双杯架,也让这套内饰有着说得过去的实用性。

聊到空间,则无疑有触及到朗逸启航的薄弱环节。首先,三款车中最短的2610mm轴距,让朗逸启航的后排处于一个恰好够用级别,谈不上逼仄,但也绝非舒展。

其次,座椅层面朗逸启航也略有一些“不合时宜感”。较短的椅垫,会让你长途通勤中的大腿颇有一些“凭空吊着感”,硬朗的椅面与椅背,虽具备相当不错支撑,但确实不太符合传统认知中的“舒适”。但三款车中唯一支持的后排椅背放倒功能,却让它在装载空间这一项目上完满胜出。

动力层面,推荐车款搭载一款最大功率112马力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爱信6AT变速箱。就账面数据来看,这套动力总成完全处于同级平均水准线上,但实际体验,却颇有些“一言难尽感”。首先,这款车油门调校十分慵懒,需要踩到二分之一行程,才能感到动力的逐渐露出,这首先降低了驾驶愉悦度,其次也让这款车的“抗插队能力”有些弱势。而在踩过二分之一行程之后,这套动力总成也没有怎样的爆发,国道高速时的超车,也确实需要一些时间等待,总而言之,开着会比较不爽。

操控及行驶质感层面,这款出自PQ34平台的朗逸启航相比同门新朗逸、新速腾这些MQB新车有着明显的松散感与单薄感,隔音性也略有差距。但另一方面,这套底盘也尽力维持着一台大众车系的体面,悬挂对于较大颠簸有着较强的化解能力,快速冲过减速带时也能相对柔韧地处理,方向盘手感难言精准,但足够轻盈跟手,几乎毫无上手难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