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宰相是什么时候废除的?丞相,

丞相,宰相是什么时候废除的?丞相,

宰相的区别?
丞相,宰相 分别 是什么时候废除的?

丞相:
西汉初,为相者多为开国功臣,位尊职重,敢于直言进谏,如吕后欲封诸吕为王,王陵即当面表示反对;景帝时周亚夫曾反对封王信、废栗太子等事。到武帝时,擢用公孙弘为相,开以后布衣登相位的先例。随着君主集权加强,武帝重用内廷近臣,对丞相不甚信任,其在位者如薛泽、赵周、庄青翟、石庆、田千秋等人,皆谨小慎微,庸碌无能。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到西汉末,大司马权势在丞相之上,而大司马多由外戚充任。西汉晚期,丞相职权为内朝所取,已无所作为,如韦玄成、匡衡等,在君主和权贵面前,阿意曲从,以保持其禄位而已。
汉成帝时,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烦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汉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
汉献帝时董卓为相国,强梁跋扈,俨然在众官之上。后来曹操(见魏武帝曹操)又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并自任丞相。董卓和曹操都是大权独揽,和君主无异。
魏晋南北朝在易代之际有时也设丞相或相国,性质均与董卓、曹操时无异,并非正常官制。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极重,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再恢复。
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宰相并不是一个官名,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
南宋初,左、右仆射加同平章事,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两省侍郎改为参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后,正宰相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复参知政事。此外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6
朱元璋废除的

《大明王朝纪事》——
朱元璋时代的洪武十三年。这一年,是为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奸党一案,杀宰相胡惟庸,前后牵连至死者,凡两万余人。与此同时,朱元璋对帝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与以往世代比较起来,帝国政治制度与机构设置均变得极其简单明了,其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力最终毋庸置疑地全部归到了皇帝手上,即所谓“大权一归朝廷”。其直接后果,则是一目了然,皇帝的威权变得空前之巨大;同时,其负担当然也变得空前巨大。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中记载说: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之中,全国共有1160件各种文书报告送到朱元璋案头,其中涉及各类事项3391件。平均计算,该人每天需要批阅文件字数约20万字,处理事务423件。就是说,即便此人24小时不吃不睡,一个小时也要阅读8000字以上,并在20多件国家事务上作出决断。这种情形称得上令人畏惧。就算皇帝是真龙天子,就算他体力、精力、智力、能力都超群绝伦,就算他无限热爱此种工作,这样的工作量应也是形同苦役。
为此,朱元璋曾从民间征召过几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做自己的国事顾问,称春、夏、秋、冬四辅官。其间效果如何,记载相当委婉而暧昧。推想起来,这些来自乡村的老学究,若真能做到不是越帮越忙,真能顾好这个问,倒确实是政治史上的奇观。于是,朱元璋设置了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等大学士,挑选那些品级较低、年纪较大、政绩平平的文史官充任,帮自己处理文书报告,以备顾问,但不能参与政事。
到永乐年间,燕王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之后,开始让这些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置。虽然其官阶仍只有五品,没有部下,没有统辖机构,甚至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既无宰相之名,又无宰相之实,但这些人全是皇帝的亲信近臣,每日侍奉于皇帝身边,奔走于殿阁之下,特别是可以参与机务,看起来却很像宰相。为避开宰相这个已变得不祥的字眼,加之其名称为“入值文渊阁”,在内廷办事,人们含混地称之为“内阁”,算是有了内阁制的大模样。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

丞相,该制度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惠帝、吕后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称为相。

总体而言,丞相和宰相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和清朝的大学士一样,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官职;

唯一有区分的,在于朝代,早期的封建王朝设丞相、中后期的封建王朝设宰相;在有一个就是封建制度的发展,随着王权的渐渐集中,相权也在慢慢削弱,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宰相的实权没有丞相大。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991925.html?si=5

第2个回答  2008-11-17
朱元璋时代的洪武十三年。这一年,是为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奸党一案,杀宰相胡惟庸,前后牵连至死者,凡两万余人。与此同时,朱元璋对帝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
更多精彩请访问:http://www.zhiji.com/

参考资料:http://blog.zhiji.com/blog/readblog_1286188.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11-17
《大明王朝纪事》——
朱元璋时代的洪武十三年。这一年,是为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奸党一案,杀宰相胡惟庸,前后牵连至死者,凡两万余人。与此同时,朱元璋对帝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与以往世代比较起来,帝国政治制度与机构设置均变得极其简单明了,其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力最终毋庸置疑地全部归到了皇帝手上,即所谓“大权一归朝廷”。其直接后果,则是一目了然,皇帝的威权变得空前之巨大;同时,其负担当然也变得空前巨大。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中记载说: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之中,全国共有1160件各种文书报告送到朱元璋案头,其中涉及各类事项3391件。平均计算,该人每天需要批阅文件字数约20万字,处理事务423件。就是说,即便此人24小时不吃不睡,一个小时也要阅读8000字以上,并在20多件国家事务上作出决断。这种情形称得上令人畏惧。就算皇帝是真龙天子,就算他体力、精力、智力、能力都超群绝伦,就算他无限热爱此种工作,这样的工作量应也是形同苦役。
为此,朱元璋曾从民间征召过几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做自己的国事顾问,称春、夏、秋、冬四辅官。其间效果如何,记载相当委婉而暧昧。推想起来,这些来自乡村的老学究,若真能做到不是越帮越忙,真能顾好这个问,倒确实是政治史上的奇观。于是,朱元璋设置了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等大学士,挑选那些品级较低、年纪较大、政绩平平的文史官充任,帮自己处理文书报告,以备顾问,但不能参与政事。
第4个回答  2008-11-17
明朝 朱元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