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薛宝琴为什么撒谎?

如题所述

第五十二回,薛宝琴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谎,可惜,被林黛玉揭穿了。这是为什么呢?先看原文:
  宝琴笑道:"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 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 此时那里去取来?"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面。"黛玉笑拉宝琴道: "你别哄我们。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 宝钗笑道:"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的。"黛玉道:"若带了来,就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 "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那个里头呢! 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
关于这段话,包含的信息是很丰富的。今天我们先来探究薛宝琴为何要撒谎?不就是一个外国女孩写的诗吗?贾宝玉又不是要要?薛宝琴至于要撒谎吗?说难听点,还住在人家家呢。这么小气?
  不是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这样来看。要理解薛宝琴的撒谎,应该注意到两点:
  1.贾宝玉的生活方式,正如王夫人所说,即使在王公贵族家庭也是罕见的。一个大家公子,成天和女儿们厮混在一起,本来就不合时宜;
  2.薛宝琴与梅家定过亲的,本来就是上京来完婚的,作为一个已经订婚的女孩,她必须有所顾忌有所注意。注意什么?注意影响呀。
  所以,大家想想,外国女孩那副字,虽然只是一幅字,但毕竟是薛宝琴,一个闺阁女子的“私密物”呀,怎么好随随便便拿出来给大家看呢?这是合乎礼教的一个大家女子的必须有的“矜持”。看来薛家的女孩,无论是薛宝钗还是薛宝琴,都是很有教养的。
所以,薛宝琴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谎,企图把不知道进退的贾宝玉瞒混过去。可惜,还有一个明眼人呢,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可不是那么好蒙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9

古时候对于祖先宗祠极为看重,很少有人家会让外人进入自家宗祠,这种事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违礼制的。可是贾母却偏偏允许薛宝琴进屋观礼,这就看的出贾母对他的喜爱程度了。那么问题就来了,贾母为什么这么喜欢薛宝琴,甚至还动了将她配给宝玉的心思呢?

有人猜想,一是因为薛宝琴的确极为优秀。 在才貌上远胜薛宝钗不说,关键是身体健康,这一点又打败了黛玉。老祖宗认为,薛宝琴才是那个最配的上贾宝玉的人,所以才处处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另一种说法是,贾母提出将薛宝琴配给贾宝玉,是她有意为之。实际上她是知道薛宝琴,早就许配给了梅翰林的儿子了的。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将宝琴配给宝玉的打算,实际上是为了让薛家看清楚,打消将宝钗塞给宝玉的打算。毕竟薛宝琴是薛宝钗的妹妹,越过姐姐,反而看中了妹妹,不久说明她根本没有想将宝钗配给宝玉的心思吗!贾母这样做,既能警醒薛家之人,又将黛玉隔离于外,不染丝毫纷争。
  对于薛宝琴这么一个得到作者很大喜爱,近乎完美的人,她的结局如何也引得众人争论。关于她的最终结局,作以下几种猜想。
因为宝琴定亲了,没有直接的利用价值,也没有可冲突的利益关系,那么在贾母眼里,她就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孩子。所以老太太喜欢。说谎就说谎吧。

第2个回答  2017-10-18

 红楼梦贾瑞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是作者曹雪芹对封建礼教和儒家文化教育的一种讽刺。  
  贾瑞是贾府的一个宗亲,他的爷爷贾代儒是贾府的一位长者。贾瑞自小父母就死了,由他爷爷抚养和教育。或许是因为他父母死得早的缘故,所以贾代儒渴望孙子成材的愿望比任何人都要迫切,因此对他管教什么严格。
  贾瑞生来是个爱贪便宜的人,经常勒索学中的弟子。而当他爷爷有事外出的时候,贾瑞也会帮助他爷爷管理学中的事情。
  正值青春期的他,爱上了少妇王熙凤。便假装偶遇,勾引王熙凤,但是王熙凤很讨厌这个人,当面又不好斥骂他,便假意约他半夜相见。贾瑞心花怒放,等到夜半时屁颠屁颠地去了。结果被王熙凤放了一个大鸽子,不仅冻了一个晚上,回到家还被他爷爷一顿训斥,打了三十大板后,罚他在寒风读书。
  但贾瑞对王熙凤的爱意却有增无减,第二次王熙凤约他的时候,又兴致勃勃的去了。这一次,不但被淋了一头大便,还被迫写了五十两银子的欠条。从此便一病不起。
  跛足道人来医治他的病,给了他一面叫“风月宝鉴”的镜子,让他自照反面,不能照正面。谁知贾瑞偏巧照了正面,却见镜中王熙凤在对着他招手,他就进入镜子,和王熙凤几番云雨。最终当旁边的人发现他的时候,发现他早已一命呜呼,身下却流了一大摊精。
从《红楼梦》贾瑞的遭遇可以看出,作为资深学者的贾代儒对其孙子的教育是失败的,也反应了当时封建体制的落后和黑暗。

第3个回答  2019-01-22
第一种结局,嫁给了梅翰林之子。
书中从薛宝琴一出场,就交代了她许了梅翰林之子。在高鄂续本中只有由王夫人交待几句:“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听见说丰衣足食,很好。”
单就薛宝琴个人性格方面说吧。与宝钗相比,世俗的礼教观念对她约束较少,思想自由,天真纯净。有她做的诗《蒲东寺怀古》、《梅花观怀古》为证。这两首诗借怀古之名,歌颂了主人公爱情故事,反映了宝琴的自由爱情的追求。我个人认为嫁给了梅翰林之子不符合曹雪芹原意,也不符合《红楼梦》整体结局,也不符合薛宝琴个人性格。而从小许于梅翰林之子,应是父母之命吧。如果嫁与梅家,怎么能体现出爱情的悲剧?当然,事事不能全料。尽管薛家败落,或许梅翰林之子并非是王仁之流,依旧按婚约娶了宝琴也是大有可能。

第二种结局:与柳湘莲海外仙游
书中暗有交代,她那首吟柳絮的《西江月》词中有句曰“明月梅花一梦”,恐怕是暗示着她最后并未能如约嫁到梅家。我认为她那十首怀古诗的最后一首恰是说她自己的:“不在梅边在柳边”,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之“冷”(指冷二郎)和“香”(谐音“湘”),也就是说,她最后的归宿,竟是与柳湘莲结合了。然而又一想,尤三姐为情而屈死后,柳湘莲随跛足道人出家云游四方。由此说是嫁与柳湘莲大约不可能。更应该是薛宝琴与柳湘莲出家, 云游四方。其实书中早有暗示:说宝琴出身在一个豪商之家,从小跟着父亲走遍三山五岳,到西海沿子上买过洋货,还接触过真真国的女孩子。这是不是命中早就注定是漂泊呢?
不过这种推断,也有些牵强之意。
第三种结局:嫁与花自芳。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宝琴作了一首《咏红梅花得“花”字》的七律诗。请注意,宝琴与“‘花’字”有关。无独有偶,同回再次说到了“‘花’字”。李纨出了个“萤”字谜让众人猜射一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这里,作者再次点出宝琴与“‘花’字”有关。我想,“‘花’字”就是宝琴结局的重要暗示,她的夫婿姓名中应有一个“‘花’字”。遍查红楼中所有男性,有“‘花’字”的只有袭人之兄花自芳。
宝琴最后与花自芳结缘,这有可能吗?此事说来“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据脂批透露,贾府败落后袭人与蒋玉菡夫妇救济宝玉与宝钗夫妇,宝琴乃宝钗之妹,花自芳乃袭人之兄。三春去尽之后,宝琴也同样伦落了,由袭人牵线将她与自家亲哥哥结缘,似乎顺理成章了。

第四种结局:嫁与贾宝玉。
在第五十回,贾母有意为宝玉求配宝琴。书中这样写:“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
不仅贾母有意,就是王夫人也是十分喜欢宝琴的,并将她认作干妇儿。咱们再看宝玉眼中的宝琴。“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样了,倒象是宝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更有他总是与宝琴形影查随,一同赏梅花。
另外,第五十三回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按说薛宝琴是外姓女子,又没有嫁到贾家为媳,她是不该在场的;倘若她可以在场,那么为什么薛宝钗、邢岫烟等不去参观?但书中却写到偏只有她一个外姓女子随着贾氏诸人进入了祠堂,从容旁观。早在清代就有评家指出这样的描写不合当时的风俗礼仪。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难道是疏忽,还是暗指以后嫁给宝玉呢?
第4个回答  2017-10-19

读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关于薛宝钗的妹妹薛宝琴,相信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薛宝琴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在大观园众女儿中极为出色,是个近乎完美的女子。
关于薛宝琴的美的表现,除了第四十九回中,宝玉说:“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见他这妹子,还有大嫂子的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来了。”以及探春“据我看来,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的话外,大部分都是通过贾母对她的喜爱来展现的。

 在《红楼梦》第五十回中,贾老太君在忽然看到宝琴披着那件凫靥裘,站在山坡背后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雪坡儿上,配上他这个人物儿,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那个谎体现了她的天真烂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