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条纹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如题所述

鉴别寄主:

①玉米:基于温度的差异,玉米在接种后4~7d,先在最幼嫩的叶片上出现褪绿点或褪绿线条(Gingery et al.,1981;Greber,1981)。随着叶片的展开,褪绿点或褪绿线条融合形成粗细不同的褪绿条带。在侵染后期,叶片的大部分发生褪绿。植株矮化,并且一般在顶部表现严重弯曲。若在生长早期受到侵染,则许多病株死亡。

②筒轴茅:叶部症状与玉米的相似。

③水稻与小麦:不侵染。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45~50℃(Gingery,1985)。

②稀释终点:10-2~10-3(Gingery,1985)。

③体外存活期:在室温下短于24h,4℃条件下为3d左右(Gingery,1985)。

血清学特性:本病毒(MSpV)粒子与非外壳蛋白均为良好的免疫原。可利用ELISA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受侵染植株或单个带毒介体(Chen et al.,1993)。本病毒与水稻条纹病毒(RSV)有微弱的血清学关系,但与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GSV)没有血清学关系(Gingery,1985)。虽然本病毒的粒子与RSV有血清学关系,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两种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也有血清学关系。RSV的提纯制剂不仅含有与玉米条纹病毒(MSpV)类似的直径为3nm的核蛋白纤丝,还含有重叠的分支状的纤丝和直径为8nm的纤丝粒子,但MSpV从未发现类似粒子结构。其他具有直径为3nm纤丝结构和伴随的核衣壳蛋白的病毒有RGSV、水稻白叶病毒(RHBV)与欧洲小麦条点花叶病毒(European wheat striate mosaic virus)。这些病毒看来与MSpV均没有血清学关系(Gingery et al.,1981)。

电镜观察:该病毒核蛋白质具有螺旋结构的细链粒子,直径约为12nm。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体玉米条纹病毒,可通过蜡蝉、灰飞虱持久性传播,对玉米、高粱生产可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10分,为高危有害生物。国内尚未发生,且无人为传播途径,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地理分布:该病毒病为世界性病害,发生于玉米与传毒介体(菲岛)玉米蜡蝉共存的大多数热带玉米种植区。已报道该病毒发生的国家与地区有:美国佛罗里达(Tsai,1975)、委内瑞拉(Trujillo et al.,1974)、秘鲁(Nault et al.,1979),瓜德卢普岛(Guadeloupe)(Migliori&Lastra,1980)、尼日利亚、圣多美(Sao Tome)、肯尼亚(Kulkarni,1973)、博茨瓦纳、毛里求斯、留尼汪(Autrey,1983)、澳大利亚(Greber,1981)哥斯达黎加,可能还有菲律宾(Exconde,1977)。在中国台湾岛,该病通常于冬季在白玉米(white corn)上发生流行,在玉米种植面积小并且少用或不用杀虫剂的条件下尤其严重(Chen et al.,199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